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完美的幻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完美的幻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前期投入是人民币六千万,最后的收益(广告费和版权销售)达到了三亿,同时在2012年9月30日的“巅峰时刻”创下了高达6.109收视率奇迹。由此可见,把它称为2012年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显然不会受到太多质疑。它成过去一年里一个席卷一切的神话。“今年它又来了,而我们需要换个角度来‘听’”。

“好声音”里的“声音”是狭义的,单指歌唱之人声。而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声”和“音”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

构成声音的是声源,构成声源的是能量,而能量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振动——使空气分子和其他分子产生摩擦,声音就此出现。

请不妨运用想象视觉化一下这个只有一瞬间的“漫长过程”——能量的碰撞产生声音(振动),通过或远或近的空间——声源与你耳朵之间的媒介(通常就是大气),以每秒害。现在,声音的振动传送到了幽暗潮湿的内耳。分子的机械振动变成了液体振动,海螺团的混沌整体条分缕析地拆解成一根根声音组成的最细小的声音丝线,重新组合。刹那之间,声音完成了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神经元的能量电流在我们的头脑中雷声四起、纤毫毕现——声音由振动变成了大脑能感受到的信息——声音的物理属性到此结束,而接下来的征程则变得愈加波云诡谲。

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声音就存在。自然状态下的声音是一回事,这种状态可以经由仪器进行测量得出形形的量化数据。但是经由测量的可见的视觉化数据却不能够切实反应我们对声音的感觉。因为声音在人的脑中的状态,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

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听觉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声音,而我们的大脑对声音进行分轻重缓急进行组织排序,有选择地过滤、注意、集中、记忆然后再做出反应,亦即,我们对声音的反应其实是我们的“欲望”——大脑的偏好对声音所做出的。要不然江州司马如何会在听了一曲其实并无太多过人之处的琵琶曲后青衫尽湿,随后触景生情地写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揉搓麻将牌的“哗哗”声反之在牌友的耳朵里恐怕就有提神醒脑之效了。

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为什么同样的声音有的人甘之如饴,有的人却苦不堪言?《尚书》有云“耳之察和也,在清浊之间。其察清浊也,不过一人之所胜”。

话虽如此,也还是有些放任四海皆准的标准。

其一,清晰地感知。

亦即:首先音量要在普通人正常的音量感知范围内,同时也不需要太过专注就能听得很清晰。就好比主人做了一桌饭,却来了两桌客人,这饭不是没法吃,就是吃得不痛快。不过耳朵感受不到的声音可以由人类的身体感知,不过那绝对不是什么让人感觉良好舒适的体验——比如极低频和极高频的制造者中最出名的就是地震和起飞中的喷气机。

其二,如前所述就是符合人类对“好声音”的心理预期。

这又取决于两个方面:声音本身的组织状态和人类大脑的偏好。声音的相位分布要符合我们的“听觉习惯”,比如当面对着你说话的人的声音只有你的左耳或右耳听见,那么我想大多数人会觉得很别扭的。同样地,如果我们在听一首歌的时候人声只有右耳能听见而伴奏只出现左耳也是完全不符合人们心理预期的。

声场分布合理后,其动态变化要符合人的心理预期,这个也是我们觉得“好声音”的一个必要的标准。同样歌曲为例,如果歌手唱两句要跑调七八个字,而没有一个字是在节奏乐器上的,而到了高潮部分,伴奏中的乐器的力度都在加强,织体乐器都铺开的时候,而主唱的力度和音量却远低于整体音量,而且在随着高潮逆向衰减最后干脆哑掉,要是一首歌唱到这个份上,那么我想很多人还没听完就会觉得天都要塌了吧。

反之,一个声音若在节奏、强度、音调、音色、声速、音型等方面都被组织地十分均衡,均衡得和大脑所想象的“完美的声音”(或许可以将这个完美的声音解释成:一个曾经听到而没有产生过视觉接触的声音)近乎一致。那么我们耳朵和大脑就会见证奇迹时刻的到来——你会觉得这声音如此完美、宛若天籁,我们仿佛对这声音怀着无穷无尽的欢欣、温存、同情以及由始至终的深深爱慕之情——直到它被另一个更接近“完美的声音”所代替。这样的声音我们称之为“和谐”。这,就是所谓符合心理预期的声音。

在笔者看来,完美的声音就是在碧波万顷的脑海中翻腾地幻觉浪花,最完美的声音就是最完美的海市蜃楼——一种存在于大多数人想象中的共同体。实际上声音的作用更像是冰箱里的灯,在它不亮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它的作用。

我们的体内有一种用来预防感冒的免疫细胞叫做“免疫球蛋白A”,威尔克斯大学的教授卡尔·卡内特斯基和弗朗西斯·布里南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其中包括让四组人进行听音测试:

第一组人听30分钟由录音带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我们可以称其为符合人类心理预期的“好声音”)

第二组人听同样的音乐,只不过播放媒介由录音机改成收音机。

第三组人听30分钟的尖叫和滴答声

最后一组人,在静默中花30分钟思考人生。

实验得出以下结论:聆听录音机播放“好声音”的那组人,其体内的免疫球蛋白A的数量有所增加,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变得更加健康,更确切地说法就是不容易感冒了。

也许另一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我们更为熟悉,索尔仁尼琴的梁赞同乡伊万·巴甫洛夫用一个频率为500Hz的铃铛和一盘食物反复结合后,把铃声就成为食物的信号,转化为条件刺激。此时,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过程就被巴甫洛夫称为条件反射,后来这一实验结果被大量使用于刑讯逼供。

与耳朵相比,眼睛是一个更趋理性的存在,眼睛无法从光线中提炼出韵律、眼睛无法感知到已经被混合的光线中相对独立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事实上,声音经过感性的大脑创造出了更多单纯地视觉化无法比拟的内心影像。要知道,热恋中的人们处在最亲密的时刻时候,他们的眼睛往往是闭上的,但是他们的耳朵却是一直“睁开”的,由于兴奋而促使感官发出的种种声音被一览无遗的同时又被进一步强化,再强化……直到犹如迈克尔·杰克逊那首歌——《战栗》。

在视觉物尚未泛滥的不久以前,文字和声音是交流的主要方式,古老的故事通过文字和声音代代相传,我们也总是在晚饭后用各自的声音其乐融融地讲述自己一天的故事。而现在,用“有的”来造句的话就是——我们有的一脸不屑地埋在沙发里吐槽着电视里糟心的电视剧、有的在一边装模作样地陪看一边飞快按动手指给另一个“伴侣”发短信、有的则在关上房门的小间里玩着必须把所有同类杀光才能通关的游戏。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称之为“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