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川芎嗪对实验性脑血栓栓塞大鼠血浆磷脂酸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川芎嗪对实验性脑血栓栓塞大鼠血浆磷脂酸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川芎嗪(TMP)对大鼠脑血栓形成后血浆磷脂酸(PA)的影响。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直接插管注入凝血酶建立脑血栓形成大鼠模型,并预防性给予TMP,观察大鼠脑血栓形成后PA的水平。结果:实验验对照组血浆PA水平(10.51±0.73)μmol/L与正常对照组的(3.77±0.28)μmol/L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给予TMP提前干预的川芎嗪组可以明显降低血浆PA水平,为(4.28±1.02)μmol/L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理盐水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急性脑血栓形成后血浆PA水平升高,预防性给予TMP可以抑制血浆PA水平的升高。

关键词:川芎嗪;大鼠;脑血栓形成;磷脂酸

中图分类号:R743.P 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9-0846-02

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致死病因之一,而脑卒中事件中80%为脑梗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磷脂代谢的中间产物血浆磷脂酸(PA)和溶血磷脂酸(LPA)是重要的第二信使,在(心)脑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脑卒中时血浆中PA水平的增高与氧自由基的过度形成有关,PA水平的高低反映脑缺血缺氧的程度。目前针对PA的药物干预的实验报道尚比较缺乏,研究表明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功能,以及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取得较好疗效。基于以上作用考虑川芎嗪是否有可能降低血浆PA的水平。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腑血栓形成模型,并预防性给予川芎嗪,观察大鼠脑血栓形成后PA的变化以及对PA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1.1 实验动物:健康Wistal大鼠30只,体重280 g-300 g,雌雄不限.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1.2 药品、试剂及仪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2 mL含盐酸川芎嗪40 mg,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血栓诱导剂凝血酶(500U,长春海王药业),LPA测定套试剂(北京泰福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其余普通试剂及仪器由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实验室提供。

1.2 方 法

1.2.1 大鼠脑血栓模型的建立,本实验动物模型,参照张兆岩等的方法并加以简化改进。术前禁饮食12 h,大鼠用1%戊巴比妥钠(30 mg/kg-4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颈正中部纵向切开皮肤,切口约2.5cm,分离颈部肌肉,游离出右侧颈总动脉(CCA),从CCA分叉处向上分离颈外动脉(ECA)和颈内动脉(ICA)。结扎ECA,然后向颅底方向分离ICA,在颅底处小心分离出翼腭动脉,并结扎其根部,仅保留ICA入颅底主干,结扎CCA,暂用2只微型动脉夹间隔一定距离夹闭ICA,在近心端CCA处用眼科剪剪一小口,插入导管(内已抽好血栓诱导剂凝血酶20 U加入生理盐水0.01 mL)固定后,移去近导管端血管夹,少量血液流入导管头端,放置约10min形成一小栓子,然后移去另一只血管夹,缓慢将此栓子和凝血酶注入ICA后,拔出导管,并将CCA切口处结扎,缝合切口;术后单笼饲养(假手术组手术操作过程同上,只是不注入血栓栓子和凝血酶,而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

1.2.2 实验分组:实验动物共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予以假手术,术后3 h,采血检测PA;实验对照组,参照上述方法建立模型,术后3 h采血检测PA,川芎嗪组,0.2 ml/kg养血清脑颗粒以生理盐水溶解,术前每日1次灌胃,连续7 d后建立模型,过程以后同实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实验前每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7 d,其余过程同实验对照组。

1.2.3 血浆PA的测定:使用专用试剂及特殊过滤器,按照操作规程,经腹主动脉取全血约4 mL,置于加有专用抗凝剂的抗凝管中,4 000 r/mm离心10 min,准确吸取上清1 mL,抽提磷脂成分、浓缩、分离、过滤。最后加入显色剂于90℃水浴5 min,取出于室温放置35 min后经754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OD)值,单位用μmol/L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PA值=(OD观测值-OD对照值)×标准浓度30/(OD标准值-OD)对照值)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法,P

2 结 果

假手术组PA水平为(3.31±0.44)μmmol/L,实验对照组血浆PA的水平呈现升高趋势,结果为(10.51±0.73)μmol/L,与正常对照组(3.77±0.28)μmoI/L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列照组相比,大鼠脑血栓形成之后,实验列照组PA明显增高。在正常情况下,脑内自由基被内源性酶类迅速灭活。脑缺血后首先出现能量代谢障碍,短时间内ATP、磷酸肌酸(CP)、葡萄糖、糖原等均减少,乳酸明显增加。缺血时cAMP增加,cGMP减少,由于cAMP上升可导致磷脂酶(如磷脂酶A2,磷脂酶C,磷脂酶D和鞘磷脂酶等)激活,激活后的磷脂酶可以分解磷脂膜,生成多种脂质第二信使,如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DAG)、PA等。PA是PLD作用的直接产物,在细胞激活状态下,PA能引起钙离子动员,激活或协同激活细胞内多种酶,如磷酸二酯酶(PDE)、蛋白激酶C(PKC)、还原型尼克酰胺腺膘呤二核昔酸磷酸(NADPH)氧化酶等。在此基础上PA产生各种细胞效应。因此PA的增高可能是由于缺血缺氧后,氧自由基大量释放,使磷脂酶活性增高磷脂膜受损所致。所以从理论上讲如果缺血始终得不到改善,氧自由基的释放得不到抑制,PA就一直释放,处于高水平状态。

川芎嗪组PA水平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川芎嗪对PA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川芎嗪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抑制自由基连锁反应、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等作用。

本实验亦观察到川芎嗪能降低血浆PA水平,表明川芎嗪在防治血栓形成中具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