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堂教学与格物致知精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教学与格物致知精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中有言“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也许古人“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意于“平天下”。但这里我想把这里的“格物致知”引用到我们的课堂中来,我倒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还欠缺这样的东西,或许在正是老师烦教,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之所在吧。我想,如果把生活实践与教授知识组合这一起,我们的课堂会是怎么样的呢?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就是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开展,或者干脆就带上学生通过实验再概括收获知识,这样所得的知识应该是有兴趣的、刻骨铭心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做到既能关注学生个体的日常生活,同时又需要去建构学生个体的可能生活,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于此,我们应该把握教育与生活、教育与学生的可能生活所存在的关系。

首先,“教育即生活”,我们应把“课堂生活”变成“改造的生活”。同时又不能把教育教学当成是日常生活的简单重复。我们的教学其实是经过简化、提炼、平衡了的生活。课堂教学生活也是这种特殊的生活,它应是改造的、进步的、健康的生活。 那么,在学习中我们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把它们作一个有机的组合。其实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重点指的就是学生的生活化。学生生活具有生长性或发展性目的,具有游戏性质。我们的课堂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学生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从而让他们“敬学”、“乐学”。

其次,教学中我们还要多多关注学生的可能生活,把握他们生活的发展趋向。尽管学生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但他们不会满足于已有的现实生活,他们是会不断地超越现实性生活,追求可能性生活的。可能生活是一种有意义的、幸福的、充满动力的生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有意识地将教学生活分割成智力生活、实践生活等碎片,应该把之视为一个整体过程,从而把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到实验生活中去,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之目的。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呢?

首先,我们可以在教学内容方面多做做文章。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现代教育明显追求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教育内容不仅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内容,而且这些教育内容基本上也是按照科技理性的内在逻辑进行组织和编排的。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应抓住教学内容中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切合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其次,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生活。从授受到体验。中国传统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把课堂教学的目的看成是对知识理论的传递,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平行移动活动。这种状况使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课堂教学也因此仅仅停留在知识灌输和记忆上,而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当然会对学习失去他们发至内心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经验进行联系,另一方面还要为学生的体验创设一定的实践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验,从而让学生在自我动力下读书、在快乐中学知识。

总之,格物致知就是要求我们要重视实验精神,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求我们与学生一起在实验中去学习,再把所学用到生活中去,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让学生爱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