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静养式阅读”随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静养式阅读”随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手在桌上抄起一张阅读材料,署名王栋生,难得一些空泛的会议上会发这么一张言之有物的文章。王先生主张一种近乎“无为”的静养阅读,要而言之,不计功利地读三年书,沉淀成一种趣味,一个学校如果有五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的读书人,或许读书便会蔚然成风。词意恳切,闻之动容,其间包含一种诗意栖居之美,一如他常常所说的那句话,此生来到世上就是为了看那美丽的夕阳。

三年时间饱读一批文质兼美的闲书,时间的量上无意间倒恰好符合了“一万小时定律”,理论上可行,可就我一个小城的知识贩卖所伙计的肺腑感触,却是一肚子苦水要倒。静养式阅读举步维艰。

静养式阅读,先求“无为”,然后求“有为”。这“无为”是一种开卷有益的嗜好,一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习惯,是一种易为人讥讽为迂腐的斯文的沉沦。但世人一谈到“无为”,往往只注意“无”字,而忽略了它是一种“为”;而“有为”往往误读为功利性十足的阅读。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一书的题词中说得很妙:“急匆匆生活,来不及感受。”这也恰好是当下的写照——忙碌喧嚣功利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虽然我们也知道想要缓慢,甚至比缓慢还要缓慢,就像一杯茶需要泡开,思想需要沉淀,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现实生活中,往往和利益挂钩的文字活动才受青睐,比如言之无物泛泛而谈乃至复制粘贴的所谓获奖论文,比如在职的研究生学历,明知无甚是处,但至少可以金灿灿招摇成一种履历,趋之若鹜者甚多,即便内心鄙夷,但为了职称,也未能免俗。

领导要的是成绩,恨不能杀鸡取卵,而语文原本是一种慢教育,快不起来,但对于一张试卷而言,能立竿见影乃至立于不败之地的题型则是一些基础知识。语文功利化于此表现为一遍遍练默写,一次次做基础题,既可堵领导的嘴,也可以见成效,至于读书这样水磨的功夫,还是缓一缓,这一缓或许就是一辈子给耽误了。

不客气地讲,语文教师多数是不喜读书的。我所知道的一些同行,捧着一本《读者》《青年文摘》这类压缩饼干读物,便底气十足地以读书人自居,以蠡测海,坐井观天,一听说要写一篇下水作文便面如土色唯恐避之不及,难怪学生瞧不起语文以及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至少可以解一解题,英语教师一口外语至少唬得住人,这语文教师背起诗来不外乎课文里的几篇,照本宣科解读一些内涵,少有语文的外延,作文难有传彩之笔,课堂不见清谈隽语之妙,只有基础题里行行重行行的折腾,这语文的魅力何在?

不敢标榜自己多爱读书,自忖是个诚诚朴朴的读书人,藏书千卷,喜读闲书,天涯网站之“闲闲书话”亦有“来生恐在书蠹”的读书专贴,见文笔隽永或绮丽的学生随笔则私心偏爱,往往于混沌中为其指出性灵一路散文。虽然知道于语文成绩一时半会无益,但假以时日,必有醍醐灌顶之时,遂踽踽独行,正是,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

有关不读书的美丽误会,兹举一例。钱穆先生在新亚书院中提及中国知识分子必读的几本书中,就有六祖慧能的《坛经》,犹记苏教版语文读本上也曾有过惊鸿一瞥的选段,后来不知何故,又杳无踪迹。曾机缘凑泊,得《坛经》一册,闲闲翻翻,感慨良多,给学生一点启悟时稍稍抄了神秀和慧能的两首偈(“菩提本非树”),恰好有一学生转班后念念不忘又在某篇作文中提及此偈,不料某位好心的语文教师花容失色,课后语重心长地劝那学生,年纪轻轻,何苦要看破红尘呢?我后来偶然听到这个笑话,只好点点头当成苦涩的笑话来听,不知道她是否知道六一居士、东坡居士、易安居士等居士的来由。不读书的美丽误会由此可见一斑。

静养式读书,我的心得是,不妨抄书,不要电脑打印,而是手抄稿,不拘品类,喜欢的就好,用一段寂静浪漫而奢侈的抄写时光来滋养一颗诚诚朴朴的读书的心,身体力行,桃李不言,——假以三年,庶几功德无量。

(盐城市明达中学;2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