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对当下中国语境中建筑设计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对当下中国语境中建筑设计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对于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现代主义’”的讨论,在今天看来或许这是一个即老套又繁杂,同时也是难以明确界定的一个命题。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在今天的语境中来讨论“现代主义建筑”的相关问题会是一个过时、不明确、难以确立其新的意义的问题。关键看我们从什么角度去介入、怎样去思考、采取那种方式去分析。在具体分析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知道,在当下的世界转型的时代中,需要在“现代主义的相关思想中”去寻找有益的支持,联系时代的精神、相关的学术思想、新的技术、材料和媒介等,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同时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现代建筑设计在今天世界的发展,主动的去把握其可能发生改变的方向;并坚持中国本身的文化本体的精神及其在传统建筑中应该并需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予以考虑,在此基础上联系从当下的有益设计思想及其表现方法从(传统)中去找到能够以体现新价值的有益的形式、元素、思想等具体的运用到自己的建筑设计的体系中来,让自己的体系更加完善。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当下语境;启示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06-03

对于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现代主义’”的讨论,在今天看来或许这是一个即老套又繁杂,同时也是难以明确界定的一个命题。

首先,就相关论述形成的所谓“成果”而言,相关的讨论实在是多如牛毛,无论是普遍意义上的通识读本,还是具备学术意义的专著、论文等,或者是具体的建筑设计作品及其创意文本、图样等,都以各种方式予以发表、呈现,其相应的信息随之得到传播并被广大受众所熟识。就简单的以其从20世纪20、30年代的发生、成熟到今天的发展过程而言,即使考查在中国大陆以最基本的类似“发展史”这样的命题呈现的文本,都会是一个复杂而难以完全收集的工作,更遑论考查以其它语言、其它方式研究的得到的资料,当然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分梳则会是一个巨大工程。

其次,就其所讨论和涵盖的内容来看,又可大致归于“理论、史论、实践及其相互关系”的几个大的方面来予以考查,其中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又可具体的细分到如下的一些内容进行分析——既有对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也有对其社会、文化背景的讨论,还有通过介绍、分析其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前理清其内在文脉的努力,“现代主义与现代”的关系比较,现代主义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主义运动、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构成主义等的联系、区别、关系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分别的相关内容即丰富又多元的构成了有关“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现代主义’”命题的讨论的内容的方方面面,并最终形成各种的文字、图版、建筑等具体的形式。

再次,从相关讨论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而言,或许相比较“美术、艺术、文学”等更大的学科性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其方法可能在传统意义上的辨伪、断代、考据等基本手段的运用上不会那么繁复,因为毕竟“现代主义”即使站在人文学科的角度其经历的历史时期实在有限而且离今天很近,要用类似于“考古”的方法会显得牵强、而且其脉络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相当清晰的。但是,既然站在“今天”的当下角度,我们又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短短几十年时间中,西方在其学术研究中与“现代、后现代等”共同发展起来的——诸如:形式分析、视觉分析、社会学研究、性别理论、后殖民主义等——新的研究手段在有关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现代主义’”的探讨中的运用。这些研究方法或多或少的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延续或是对它的回应。所以,当这些研究方法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现代主义’”这一命题中的任何一个内容的探讨时又会从横向的衍生出新的内容、新的问题、新的研究“成果”,这无疑的使得本来纷繁复杂的问题更加庞大。也正因为此,所以王受之先生在其《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在对“现代主义”进行介绍和分析时一再强调:

“……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建筑,是影响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设计活动。它兴起于20 世纪20 年代的欧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发展迅速,最后影响到世界各国。所有文明国家,可以说无一幸免,都受到现代主义设计的深刻影响,对于这个设计风格的反应,又产生了当代的许许多多新的设计运动,产生出形形的新风格、新流派,因而,如果没有一个对于现代主义的真正了解,想要认识现代主义以后各种风格的发展,各种流派的产生,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不少设计工作者和建筑师急功近利地希望知道什么是“最新”的潮流,如果从设计史的角度来看,这是见木不见林,只追求对内容的了解,不注意形成内容的文脉。认识的肤浅倾向,往往会流干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和形式主义,是不可取的。”①

而且,我们还应该清楚的是王受之先生在这里还主要是在一般史学意义上的论述,并未涉及更细分的研究。因为毕竟在这里仅仅只是通识知识的陈述、评析,而非是新型研究方法的学术性论述的建构。既然如此,从上面关于研究方法的探讨中我们基本能对其所需要运用和了解的新的研究手段带来的对“现代主义及其建筑”的探讨有一个相对形象的认识。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的是在近来的国内的研究中这些方法和成果也逐渐的引入国内,即使是以汉字呈现的文本也是很多的。

或许,从上面三个方面的论述中,我们基本能够承认关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现代主义’”的讨论是一个即老套又繁杂的问题。其老套因为“现代主义”涵盖或牵涉了“现代”的方方面面,这在“现代主义”之后的勿用多说,即使在此稍前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以及大致同时期的以法国为中心的“装饰主义运动”,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说也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其产生影响或关照。同时,即使“现代主义”概念本身的界定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广义上来看它更多的偏重于从20世纪初期开始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转变(比如工业革命,阶级成分转变等)所引起的“文化、思想、社会等”的转变或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意识形态的革命”,其所涉及的范畴涉及了哲学、心理学、美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表演、诗歌等几乎所有的学科;而即使从狭义的“现代主义建筑”(因为现代主义设计其开端在此)的形式特征都只能用“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这样的抽象概念来予以表述,就可以看出其复杂的程度绝非一两句话能够表述清楚的。所以其“繁杂”性也不难理解,当然这也无疑的是一个难以明确界定的命题。

但是,承认其老套、繁杂、难以界定并不代表着在今天的语境中来讨论“现代主义建筑”的相关问题会是一个过时、不明确、难以确立其新的意义的问题。更何况,承认其老套其实还有一个潜在的含义,是说在我们能够考查到的有关于这一命题的讨论中,特别是一些普适性的陈述中有太多类似的东西,以大家最常见的所谓“学术论文”为例,如果谈现代主义建筑,最常见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概念的界定、然后例举其思想内涵外延、代表性艺术家等——往往是一种知识的重复和累积,而不是建设性的思考、论述和论证或作品的呈现。这样的文章或作品当然让人厌烦并觉得无意义,所以,或许老套的是人自身而不是具备“可延续发展的内在理路的”学术或建筑设计艺术本身;所以,或许我们更应该扩展自己的视野,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论证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而事实上,在上面几段的相关讨论中,特别是用新的研究方法对该一问题进行相关思考和论述的结果,我们其实应该已经能达成这样的共识了,因此,不用对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中重新探讨该一命题的意义产生怀疑,关键看我们从什么角度去介入、怎样去思考、采取那种方式去分析。

那么,当下中国的语境是怎样的呢?它与现代主义建筑的文化背景有什么联系?“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表现又为何,它们对当下的中国又有怎样的启示呢?我们又该以怎样的角度去切入相关的讨论呢?

我们先就当下的语境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产生的背景做一个简要的比较。关于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在这里我不做过多的陈述,抛开其时代的“权、利的分配”等所谓阶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论调不说(虽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因素,无论从其产生的原因还是其“民主、平等”的设计理念和特征,我们都很难跳开或很难说与其没有关系,但是,正由于相应的论述太多,在此把其作为一个基本的共识来予以对待,而且“完全归结到此的讨论或学说”其实在现代主义之后就一直广受诟病;同时,就设计言设计,可能更有益于也更符合现代建筑设计本体的学术体制的建构,这也正是现下尊重学理本身理路的一个体现;此外,现代主义思想体系中对“平等、民主”等源于意识形态的诉求,其实更多的体现在这一时期“怀有理想主义的精英知识分子”比如柯布西耶等人的设计中,而不是这一时期所有的建筑设计中,无论中外其实都是如此),仅仅就设计本身的理路来看,其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对待“工业化”的态度问题以及与“所采取的态度相适应的设计风格、技术、理念”问题之外,还有设计本身所需要的转变,犹如“纯艺术”本身的发展需要。

对于前者,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以及装饰主义运动”的得失,分析出相应时代的要求需要新的(技术的)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正是这个要求所产生的结果,而在其后来的未来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等从某种意义是则可视为是在意识形态、商业需要进一步强化的结果。对于后者,则可以把其放在“大艺术”的环境中进行考查,毕竟这一时期,从艺术的发展来看,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等艺术形式,无论在理论还是艺术形式的探讨上都给予了“新”的设计形式必要的参考,即使在以“设计”为中心的理论构建中,都无法跳开这些艺术活动,虽然这些理论构建更多的是把这些活动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某种表现来看待的,但是事实上,真正“现代意义的设计”的概念的提出和形成可能还是在所有艺术活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脱离传统艺术范畴的。

而这所有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产生的条件,大致可以用“时代、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人(阶级等)、媒介(新工具、新材料等)的转变”来予以概述,事实上这与今天的世界格局的转变也有着太多雷同的东西,或许这从根本意义上为我们今天设计的发展或转变提供了起码的历史依据。而且,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考查现代主义之后发展的“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对此做出恰当的论证,只不过后来的发展受到的“社会”的影响不再那么明显,更多的表现为“设计”学科内部的转变,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因素其实都是在一起起着作用、缺一不可。同时由于当下时代的转变在现代人的眼中并不像工业时代那么的突然转弯,而是逐渐过渡到信息时代,多元的人文和社会环境的形成也是在前一时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人的要素仿佛也未有大的变化,或许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唯一会承认的是“媒介”的转变,比如所谓“多媒体时代”到来在信息传递上的转变——3G手机、网络等的运用。但正如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所表明,媒介的转变本身也会引起其它因素的转变,即使以3G手机的运用为例,它起码改变了我们当下生活的很多内容诸如工作、人际、信息传递等等,其在设计上首先就引起了围绕着“虚拟”世界平台而展开,比如游戏、动画、平面广告等,只不过在(现代主义时期主要的设计形式)建筑设计上的表现还不那么明显。然而,随着其它设计、文化等在形式和观念上的转变,建筑设计还是需要去认真的面对并思考相应的问题。因此,虽然我们不能就立马肯定“在当下的世界时代和环境的转变必然引起设计的转变或革命”,但是起码在设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就“媒介等因素的转变引起的新的社会文化等的转变”以及“设计自身的发展需要”这两个方面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这里得到很多启示

同时,我们还需要清楚,上面讨论的语境更多的还是站在“世界”的角度来分析的,那么中国呢?首先,我需要明白,在发展到全球化的今天,就文化语境多样性而言,正如巫鸿先生在“美术史”的研究是所论述的,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特别是中国大陆受到多年的之上而下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之后,这尤显重要;其次,也不能据此否定中国(建筑设计历史)传统的连续性,而且这在多提“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口号中,对传统建筑设计、文化的提炼更显重要。②联系中国本土建筑设计的发展,包括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反映——无论是被称为“摩登式”、“万国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等的,在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还是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刊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的传播。都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从一开始就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影响到了中国的建筑设计,中国的建筑设计师并做出了相应的回应,中国近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联系,虽然这种联系在今天看来并不符合应有的理性或科学精神——的史实及其内在规律,再关照整个世界的文化语境,或许这正就是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所有设计、艺术、文化等活动的共同语境。这种关照,照样可以予以我们“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讨论现代建筑设计的‘现代主义’”许多有益的启示。

既然如此,这些启示我们自然可以从“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找到一些有益的依据”及“联系中国自身建筑设计传统”两个方面找到突破口。

第一方面,那么“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是在20 世纪初期逐步形成的,与其说其是一个思想不如将其看成一个庞杂的思想体系:既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的内容,也有乌托邦主义的成份。任何希望一两句话对其进行综述式的努力都会显得片面。所以一般通过考查对这个思想体系形成贡献最大的几个人物设计理念及其作品来予以表述,其中主要包括勒·科布西耶、沃尔特·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弗兰克·赖特、阿尔瓦·阿图等人,并认为他们奠定了现代设计思想的基础,影响到全世界设计的发展,因此,对他们的设计思想的理解,是了解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着眼点。整理其中四位的设计思想及其在现代设计上的贡献,大致可以表述为:

1、勒·科布西耶,代表了希望利用现代设计来避免社会革命,利用设计来创造美好社会的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思想;

2、米斯·凡德洛,终生追求所谓的单纯建筑,提出并主张“少则多”的原则,在该一原则下甚至可以违反功能要求的地步,从而把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基础变成一种变相的形式主义;并认为设计教育的核心应该是非政治化、以建筑为中心的;

3、弗兰克·赖特,美国现代主义先驱,具有70年的独立设计经验,其风格从自然主义、有机主义、中西部草原风格、现代主义,到完全追求自己热爱的美国典范,每一个时期都对世界建筑界造成新的影响和冲击。其设计具有相当大的个人表现成分,他的探索基本可以说是个人的,非社会化的,艺术型的;

4、阿尔瓦·阿图,芬兰现代设计奠基人,20世纪30年代前后,提出有机功能主义的原则,把现代主义单调面貌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正,奠立了斯堪的纳维亚现代主义的形式,对世界影响很大;他代表了与典型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不同的方向,在强调功能、民主化的同时,探索一条更加具有人文色彩、更加重视人的心理需求满足的设计方向.他的设计理论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信息理论”(information theory)、“表现理论”(expression theory)和“人文风格”(the humanist approach)。③

其实仔细分析他们的设计理念及其典范作品,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持怎样的观念,这些思想都与同一时期相应的某种文化对应,并把“建筑”看着一个完善的“生命体”(或机器),这一“生命体”承载了艺术家对社会、文化、人、设计的所有认识,他通过“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陈述传达他的思想并以之影响世界(包括后来的几乎所有设计的风格、流派、主义)。所以,我们认为现代设计的所有都必须要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的清晰认识之上。那么,联系前面讨论的,在当下的世界转型的时代中,我们自然也要在这些思想中去寻找有益的支持,联系时代的精神、相关的学术思想、新的技术、材料和媒介等,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这或许,才是作为具体的设计者考查“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现代主义’”这一命题的真正意义所在。

第二方面,紧承第一方面的论述,并关照上一部分有关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的相关讨论,在此我还是愿意借用巫鸿先生对“美术史”研究的态度——“‘开’与‘合’的驰骋”④——开放的对待现代建筑设计在今天世界的发展,及主动的去把握其可能发生改变的方向;并坚持中国本身的文化本体的精神及其在传统建筑中应该并需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予以考虑,在此基础上联系当下的设计思想从(传统)中去找到能够以体现新价值的有益的形式、元素、思想等具体的运用到自己的建筑设计的体系中来,让自己的体系更加完善。

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态度、设计理念和方式,都需要我们真切的身体力行,这也正是“现代主义”及其思想的奠定者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中仍然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2002年9月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4页.

②巫鸿.美术史十议.2008年6月第1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8,66页.

③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2002年9月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10-124页.

④巫鸿.美术史十议.2008年6月第1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8,65-66页.

参考文献:

[1]巫鸿.美术史十议.2008年6月第1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8.

[2]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2009年4月第1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巫鸿.废墟的故事.2012年11月第1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吴焕加.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2007年1月第1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