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升探究创造的自信心的几点见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升探究创造的自信心的几点见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生自信心所产生的内在动力对其学习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自信是超越自我,是探究创造的动力。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理念,引导学生敢于展示自我,质疑创造,在对等的学习环境中提升探究创造自信心,体验成功,享受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尊重差异;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提升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40-02

自信心源于不断超越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而言,除了本身具有的素质外,很重要的一点来自源于教师的启迪培养:对每一个学生萌发的一点点自信都倍加爱护,促其茁壮成长,对学习数学有信心,产生兴趣,甚至影响他一生的工作与为人。我们都知道学生自信心所产生的内在动力对学习有一种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探究创造的自信心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尊重学生差异,树立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恰恰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欲望显得更为强烈。对学生而言,他们期望通过活动获得收获,期望自己的智慧有用武之地,体验到探究创造的快乐。而在他们获得成功时,喜悦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他们的情绪是多么亢奋,其跃跃欲试的神情足以说明成功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课前研究学生,课中把握学生、肯定学生。给不同的学生合适的角色,让其在各自适当的位置尽情发挥,获取成功,体验快乐,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后做巩固练习,本着面向全体的精神,安排三道不同层次的笔算题目:①56+27=。②37+18+29=。③64-29+16=。练习时,请一个基础较差的学生板演第一题。第一题虽然大家都能正确完成,但相对学习困难的同学来说那也是道坎。在讲评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能正确解答第一题的加以表扬,让他们从中体验到自己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有信心参与下一题的解答。第二题请中等成绩的学生板演,有部分学生把第二题算成74。对于这个答案我不急于评价,而是分析他的竖式,让他悟出错在哪里,并肯定他第一步37+18=55是正确的。对于他在解题过程中的成功进行鼓励,让他在不断的探究创造中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三题请成绩优秀的学生板演,讲评时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有的按顺序解答,有的先算64+16再算80-29,……,通过讨论,带动成绩中等、学习困难的学生认识更多解法,体验数学的乐趣,同时也让基础好的学生有了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感。这样的三道题,不仅巩固了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体验到探究数学的乐趣,体验创造的快乐。

二、体验快乐的合作学习,增强自信心

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水平、个性差异等条件各不相同,因而利用集体思维可以大大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范围,新课程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一个人没想到的事,另一个人也许想到了;一个人提出的观点,会激发另一个人提出另一个观点,或提出改进意见。另外在集体中还存在着一种“社会促进”的现象,看到在完成同样任务的人,工作起来会更快些,更好些。而这种现象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展示自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探究创造的自信心。例如教学用1、2、3、4这四个数组合成几个不同两位数,我安排四人为一个小组来讨论解决问题。开始时,某个小组的一个同学说他已完成,组合出4个数:12、23、34、14。我就说:“再想想,还有呢?”另一个同学说:“我都已组合了8个数了,你肯定是少了”“对,你肯定是少了,我十位上是1的两位数就有三个(12、13、14),十位上是2的两位数也有三个(21、23、24)……”“嗯,你看我的,个位上是1的有三个(21、31、41),个位上是2的也有三个(12、32、42)……”最后通过讨论确定可以组合成12个不同的两位数(12、13、14、21、23、24、31、32、34、41、42、43)。在这个活动中,小组成员人人参与,相互启发,相互交流,解决问题。当得到表扬时,整个小组一起欢呼。因为他们之间的协作互助,相互尊重,有利于树立个人对探究新问题的信心,同时带动整个班级上一个层次,让学生在探究创造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的成功喜悦。

三、改变评价方式,提升自信心

第一是多用肯定性语言评价。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就成了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树立自信心。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地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若老师总是说“你真棒,你很能干”,那么他就会越来越有信心,遇事更敢于自己动手去做;若老师总是讲“你真笨,笨得要死”,那么他就会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所以老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应多用上肯定性语言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去积极地探究创造。第二是从多角度评价学生。我认为评价学生不应单看成绩,而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加以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鼓励。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第一步做对了,而第二步做错了,我就不全盘否定,而是先给予肯定,再指出错误让其领悟。这样,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升自信心。

四、敢于质疑,主动探究

探究创造需要有勇气,有胆识,敢于向司空见惯的行为和公众认可的标准答案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小学生来说,相信教师,相信书本是他们的习惯。有时明明是教师错了,他们却不予以改正,搬出“这是老师说的”,教师、书本是他们心中的权威。对此,老师学会认错,培养学生敢于向教师、书本提出质疑的勇气显得特别重要。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的巩固练习中,我出了一道简单应用题:有24本练习本,分给6个学生,每位学生几本?题目一出,大部分的学生很快就完成,而有一小部分同学还在思考,其中一个同学举起手说:“老师,你题目出错了吧?”“应该没错吧!那你能说出错在哪吗?”“题目中‘分给6位学生’到底是怎么分呀,每个人有可能都一样,有可能不一样?应改成‘平均分给6位学生’才对。”“哇,林越同学真是火眼金睛,看出了这道题出错了,这是老师故意出错的。我们大家以掌声感谢她!”这道题不仅检验了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懂得教师或书本也可能出错,应该相信事实,相信真理。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积极鼓励、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使学生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对称轴的理解,我让学生拿出自备的学具,让学生用剪刀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剪完汇报后。我问:“你们对轴对称图形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有两个学生分别问:“为什么他的对称轴和我的不一样?”“为什么对称轴只有一条?”我表扬这位同学问得好,让他们两人把剪好的图形进行展示,得出轴对称图形不一样对称轴有可能不一样,对称轴因图形而异,有可能一条或是更多的结论。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更乐于提问题、探究问题。

总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平等的心态面对学生,改变传统理念,创新教学。引导学生敢于展示自我,质疑创造,在对等的学习环境中提升探究创造的自信心,体验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佐锋,周淑芬.小学数学教师知识扩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豫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