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影响因素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影响因素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访谈的方式,在前期分析与讨论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里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因素作了相关探讨,要使流动儿童尽快适应城市生活,需儿童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关键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046-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流动人口保持强劲的势头快速增长,家庭化流动趋势、移民定居趋势逐步明显,流动人口中流动儿童的比例也逐年上升。与其父母相比较,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的适应性能力较差。通过前期对昆明市流动儿童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有很大差异。调查中的YT中学是一所接受流动儿童的公办学校,流动儿童占70%左右。而SY中学则是一所典型的民工子弟学校,所有的学生都是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对就读于不同类型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适应性上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一、流动儿童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性格特征的影响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以心理活动的倾向将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类,内倾型和外倾型不同的性格特征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表现为外倾型特征的流动儿童,适应能力稍强,来到流入地后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充满新鲜感的城市,性格开朗的他们也容易在陌生的环境里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他们很快就能从心理上适应新的环境。

而内倾型的流动儿童,多不善于他人沟通,适应能力较差的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为被动,人际关系的建立较为困难,在陌生的环境里如果缺少知心朋友,那他们极易产生人际焦虑、也较容易变得孤僻、忧郁和敏感,适应的过程较漫长。

(二)年龄特征的影响

初中阶段的儿童容易产生情绪问题。初中阶段的儿童大部分在12至16岁,正值青春期,情绪不稳定,自尊心开始变强,渴望被尊重,被理解。流动儿童由于周围环境的经常性变换、人际交往圈的变化,更容易变得焦虑、烦躁,出现众多情绪

问题。

初中阶段的儿童容易产生行为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有强烈的自我体现意识,主要表现为好奇心强、好逞强、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在此年龄段,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导,极易产生许多社会问题。作为外来者,流动儿童受城市居民排挤的现象不乏存在,年轻气盛的他们对城市居民的言语和态度特别敏感,使双方极易产生冲突,这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过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极为

不利。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分析

(一)流动频率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影响

由于流动儿童父母工作的不稳定性,流动儿童跟随父母经常变换环境,这使得流动儿童不断地尝试熟悉新的环境,并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流动频率深刻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过程。

流动儿童YQX老家在江苏,在问及频繁地搬家对他的影响时,他说:“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有好多玩的好的伙伴,后来去浙江,跟以前的伙伴就不联系了。一开始到浙江没什么朋友,每天放学呆在家里,觉得很孤单,后来在学校里认识了几个朋友,感觉好多了。再后来到了广州,城市人多又大,周围的人说广东话又听不懂,到处都觉得陌生。现在来昆明一年多了,认识了几个新朋友,但班里有几个男生因为我个子小,又是新来的,老是欺负我,每天想到要去学校心里就很烦。”

频繁的流动极易造成流动儿童认识上的“疲劳”,不愿与新同学交往,从而形成孤僻的性格,最终使他们不愿去熟悉适应新的环境。

(二)父母职业地位高低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影响

职业地位高低,往往决定了经济地位的高低,一个家庭的经济成本和社会资本越高,往往越有利于流动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流动儿童的父母进城后,多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不高,就业稳定性较差。

流动儿童较差的经济条件,使得家庭能够为儿童提供的物质和资源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流动儿童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同样是流动儿童也会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彼此之间的城市社会的适应程度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三)父母文化程度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影响

按照布迪厄的观点,一个人所生活的家庭中,拥有的文化资本越多,这个人或者这个家庭就更容易、更快地积累起新的文化资本。由此,父母的文化程度决定了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帮助的多寡和优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流动儿童学业成绩的好坏。

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如图1所示,所调查的流动儿童父母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及以下的水平,其次是初中水平,高中以上学历的父母所占比例明显偏低。从性别来看,母亲的文化程度低于父亲,而通常意义上,母亲陪伴子女的时间要多于父亲,可以说母亲在流动儿童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更大。

图1 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构成情况

受教育程度又影响着父母的教育行为,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教育方式中的溺爱、忽视、专制、惩罚、父母之间教育行为不一致等行为的发生频率,要高于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而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则更具有民主性(张文新、林崇德,1998)。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很大程度影响着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能力以及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从而间接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能力和心理适应

程度。

(四)闲暇时间安排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影响

闲暇时间的安排,从某种程度上体现流动儿童家庭的社区参与度及与市民的互动情况。流动儿童的父母平日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安排流动儿童的闲暇时间,子女的闲暇时间多由子女自己安排,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父母就不会过多的干预。也有父母坦言,子女的闲暇时间其实不多,因为父母太忙,子女有空的话要做家务,或者帮忙做生意,等忙完这些,天差不多都黑了,也不想再出去玩了。父母下班后,多在家看电视、或者邀约朋友喝酒、打牌,很少带子女去公园、体育馆、书店、展览馆这类可以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的地方,更别提给子女报名参加各类兴趣班或者特长班,流动儿童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很少参与城市活动,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及城市儿童的接触机会不多,这强化了其与城市儿童的现实差距。

三、学校因素的影响分析

(一)学校硬环境的影响

学校的硬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场所、教学设备等,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学校硬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他们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水平。

学校的教学设备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关乎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水平的提高。调查的SY中学,教学区是一栋破旧的两层简易平房,教室内光线昏暗,课桌椅陈旧,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没有配备,语音室、实验室更是无从谈起,而先进的教学设备往往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拓宽其学习的渠道,掌握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这对其学习适应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影响着最终的学习成果。

(二)学校软环境的影响

学校软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文化氛围等。民工子弟学校师资缺乏,教师流动性大,且素质普遍较低,频繁地更换教师极大的挑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调查中的SY中学初中部包括校长在内,一共有5名教师,承担了三个初中年级所有的课程,师资力量严重缺乏,但由于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聘请更多的教师,只能让每位教师同时兼任几门课程。

调查中的民工子弟学校,班内的学生是清一色的流动儿童,使得这些流动儿童的交往伙伴也限制在流动儿童之中,虽然背景的相似性会使得就读在民工子弟学校里的流动儿童人际焦虑较低,但这样的环境中缺少与城市孩子的接触机会。在这样环境中的流动儿童,即使人际关系很适应,但也只是与其他流动儿童之间人际关系的适应。

四、社会因素的影响分析

(一)流出地与流入地社会文化的差异

流动儿童进城后,不仅是空间意义上的移民,也是一种文化上的移民,流动儿童在流入地面临的文化差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差异。流动人口家庭之所以选择城郊结合部或者城中村居住,除了房租便宜外,还因为这些地方多居住当地农民,在城乡文化差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更接近他们原本的农村生活环境。二是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南北之间,内地和沿海之间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且文化本身又不断发生变迁,因此流动儿童在适应文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二)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

流动儿童居住的地方,往往聚集大量的流动人口,这些地方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甚至可能充斥着行为失范,比如偷盗、赌博、打架等不文明社会现象,在 “标签效应”的影响下,城市居民多会对流动人口产生偏见与歧视,并从心理上排斥和歧视流动儿童。殊不知“排斥”和“歧视”极易导致流动儿童产生自卑情绪,偏见的存在可能会使少数人群从他人的评价中,看到一个消极的自我形象,从而倾向于较低的自尊水平,这就影响了流动儿童对自我和城市社会的认知,影响他们融合行为的选择。

五、结语

从影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因素来看,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能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都会产生影响,各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流动儿童的整个适应过程,如果能通过流动儿童自身和其他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定能使得流动儿童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实现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杰,高燕,等.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8-56.

[2] 张萌.初中生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 申继亮,胡心怡,刘霞.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对其自尊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6):113-160.

[4] 陆桂芝.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探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9).

[5] 鲍蓉.从文化与制度角度看流动儿童的城市化过程[J].法制与社会,2009,(33).

[6] 鲁中华.流动儿童面临的社会教育问题及对策[J].科技文汇,2006,(26).

作者简介:符翠丽(1987-),女,云南保山人,保山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徐娟(1979-),女,云南新平人,保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自然灾害防治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石安平(1979-),男,云南丽江人,昆明市五华区云铜中学地理教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