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省“掐尖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省“掐尖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背景资料

这是一个据称盛产优质生源的国家级贫困县,我们姑且命名它为“优生县”。每年6月、7月,甚至是更早的时候,就会有来自省城、周边县高中的招生老师蜂拥聚此。这些外地人的一只手中,握的是以中考成绩排名的优秀初中生的名单,另一只手里则提着装有“诚意金”信封的包裹。

这些外地人的到来,让“优生县”的高中校校长们感到无可奈何,憋在肚子里的气发也发不出来……终于,在这年的夏天,出事了。

2012年6月,中考的最后一天。在“优生县”C中学的门口,两位来自省城D中学的招生老师向过往的考生、家长发放着传单。

传单上的内容,是D中学高中“希望班”招生通知。“希望班”是经省城教育局批准设立的,面向省城辖内范围招收家庭贫困、学习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而“优生县”属于省城辖内。

不过,这两名招生老师明显属于不受欢迎的人。突然之间,两名老师被一伙不明身份的男子围攻,汽车玻璃被砸碎,招生通知也被收走……第二天,这件事上了报纸。

事实上,这在“优生县”里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并非新闻。

作为“优生县”里最被倚重的高中校,C中学面临的最棘手问题并非单纯的教学问题,或是财政问题,而是应对来自省城、外市、邻县重点中学发起的跨区“掐尖战”。

尽管从2005年起省教育厅一再强调“禁止高中跨区招生”,但是,C高中明显深受其害。2011年,“优生县”中考前200名里,只有不到60人留在了C中学;为了刺激成果效应,“优生县”还曾多年坚持发文表示十万元奖励一名“北清”考生,可是事实就是根本没有机会兑现。

优质生源流失的直接后果,便是C中学升学率的直线下滑。这所曾经显赫一时的县中本科上线人数也曾接近于200人,但是现在却连20人都不到。

更严重的局面是,“优生县”的考生人数正在因为人口减少、流动而减少,从最多时的4000人下降到1300多人。

所以,不难理解的是,尽管D中学的招生符合辖内限制,但是这依然触痛了“优生县”脆弱的神经,一场冲突由此而发……

无效的规定

“优生县”并非“掐尖”中单独的一个据点,这样的局面事实上遍及全省。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教育市场的发育完善,学生流动就读明显增加。到本世纪初,“掐尖”就成为了“正常”的“不正常事件”。

在很多时候,“掐尖”往往滋生教育腐败。一些有实力的中学在招生片区之外设立诸多招生点,聘请招生代表,到各县,深入乡镇,向优秀学生许诺金钱与优惠就读的条件;而为了拿到初中尖子生的信息和联系方式,向初三老师行贿是必不可少的。

2005年,鉴于“掐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省教育厅仿照国内其他省的通行做法,做出了限制性规定,要求公办普通高中不得跨地区招生,同时对挖生源的行为进行限制。这其中还包括:不得在规定招生时间之前,以任何形式提前录取或给拟录取的学生做出承诺(如减免学费、照顾分班等);不得以金钱、实物或其他形式收买或变相收买学生等。

2008年,为了强化这一规定,省教育厅组织全省200多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校长签订了《规范招生承诺书》。公办高中不跨市招生成为首条要求,此外还要求不擅自招生广告、不委托个人或中介参与招生等,如违反承诺,校长负全责。

不过,情况似乎并没有得到改观。

C高中仍然经常截获数也数不清的“战利品”,都是从违规进入“优生县”招生的人员那里“缴获”的。里面有“优生县”一些初中平时测验考试的成绩单,学生家庭住址与电话册,还有一些学生报考意向备注。

其中还有不少“重金承诺”,有些甚至就是在签协议现场被C中学的老师们截获的。比如规定学生就读他校可以减免学费、住宿费;还可按中考分数享受校方从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补助;若考入清华、北大,学校奖励学生本人十万元(含入学时一次性补助)。

当这些证据被上交相关部门后,一些学校受到了通报批评的处理,一些学生还被退回。但是涉事学校的标准回复口径永远是:招生系教师个人行为,与学校无关,学校早已杜绝出现违规行为。

对省内的“超级中学”而言,省教育厅的规定则更加无力。

由于省教育厅规范招生的文件针对的是公办普通高中,却对民办高中毫无限制,所以一些“超级中学”便利用自身实力创办了“公办民助”分校,以民办学校的身份,打着公办名牌学校的牌子跨地区招生。从规定上而言,这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优生县”的教育人士强烈希望规范公办民助高中招生行为,也曾向更高部门提出过建议,如公办与民办高中的招生应分开,不得相互代招,公办学校不得参与民办学校招生,民办学校不能以举办、参与举办或参股公办学校的名义招生,也不得为公办学校招生……不过,这牵涉到太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类似建议从未激起平板一块的水面上的一点涟漪。

不过,这些对“优生县”而言都还不是最大的打击――最严重的问题是,看着一个个邻居家的孩子被送往外地读书,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发出疑问:“凭什么不让孩子出去读书呢?”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优生县”与任何一个省教育厅事实上都面临的问题是:教育部从未明确规定过高中的招生范围。而且从法理上讲,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学生应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事实上,已经有家长把这样的问题抛给教育官员,官员的回答只能是“主要是配合省里规范秩序”:省教育厅下决心解决普通高中招生的乱象,主要是限制招生行为不规范的情形,如派人到非招生范围内进行招生宣传、设招生、给予金钱物质奖励诱惑招生、自行组织招生考试等行为――但是根本找不到一部上位法。

早在几年前,“优生县”的一些当地网络论坛便开始流行讨论外地高中就读信息,一些有此经验的家长还会成立QQ群,与其他家长交流心得。对于一些最好的中学而言,目前他们已经不再需要主动出击地寻觅尖子生,而是坐等他们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