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培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4—0071—01

一、通过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让学生感知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美的体现,如作品中描绘的景物,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中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教师可以抓住以上这些景物描写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通过字、词、句的讲析让学生理解美

通过字、词、句的讲析,使美育有机地渗透到语言分析和字词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理解美。课文的思想内容,是通过有逻辑关系的字、词、句、篇表现出来的。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使学生受到理想、情操的教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就必须讲出文章本身的语言美,带领学生“披文以入情”。如《藤野先生》一文开头的一节中,说樱花“像绯红的轻云”,辫子“宛如小姑娘的发髻”,是比喻;说“实在标致极了,”是讽刺;而“头上盘着大辫子”,“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则把比喻、夸张、讽刺综合地运用上了。略作分析,那些出国镀金,捞取名利的浪荡子弟们的丑态就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对这样的形象,学生是会油然而生厌恶之情的。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风格,自有名句。”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我们讲析作品,就得通过语言分析,设身处地,把作者描写的“真景物”“真感情”再现出来,用深刻的思想、高尚的情怀和生动的画面、高度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感染学生,唤起他们丰富的联想,使之动心动情,接受作者借作品体现的审美的感情,逐渐形成自己有血有肉的美丑、正邪、是非等观念。

三、通过反复吟咏增强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多读多练”是教学诗词的一个特点。反复吟咏,方能读出韵味来,细细体味诗中蕴含的意境,之后让学生口头表达出来。如教《朝发白帝城》,这是李白在唐朝元二年春天遇赦,离别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全诗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画面。我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此诗的基础上表达出来。如我的一个学生的口头表达是:“清晨诗人辞别朝霞满天的白帝城,乘着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而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山峦叠嶂,夹道相迎……好一幅三峡行舟图啊!”全诗展示了三峡美景,洋溢着诗人遇赦东归时轻松、喜悦的心情。从而使学生与作者思想感情交融,感受了诗文的意境美。

四、启发学生想象,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人类的发明离不开想象,学生的审美活动中也同样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启发想象是促使学生产生美感的重要方法。学生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正确的审美想象,能使静态的文字符号变得生动、丰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所受到的审美教育也不再是空洞和肤浅,而是更加具体和深刻。如教学古诗《暮江吟》时,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咏读诗句的基础上,根据诗歌的特点,结合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露似珍珠月似弓”的特定镜头去想象“夜晚”的可爱。并且让学生将想象出的景致画下来。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绘画,自然加深了对美的理解和欣赏,也使美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当然,以上所谈的审美感知、情感与理解、想象,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