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方文山歌词创作的审美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方文山歌词创作的审美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综观方文山为周杰伦写的歌词,不难发现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能够以现代白话入诗词格律,辅以丰富的修辞手法,通过创设意象,以境传情。由于其歌词用语奇特、形式新颖、辞藻华美、意境深远,故而总能令人耳目一新,进而也激发了不少文人学者对其词作研究的兴趣。

情感美

方文山的文字常常回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苦难与辉煌。在情歌词作方面,他仍不脱传统题材之轨,沿袭着缠绵悱恻的情思情泪、魂牵梦萦的离愁别怨之类的传统。在感情生活中,爱情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描写对爱人的思念、忠贞乃是自古以来诗词创作的热门题材。爱情和思念,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记述离别时的情景,回想相聚时的欢愉,寄寓别离后的相思是自古以来爱情题材的主要内容。方文山的诸多歌词中,仍不乏有这样的题材出现。

方文山在《娘子》中,向读者展示出两幅画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娘子溪边折柳,桥头而望夫的盼归图。“我”于塞北飘泊,承受着江湖恩怨的重负,身不由己,归期难料。而娘子每日折柳一枝来寄托对飘泊在外的“我”的思念之情,默默无言却难以消受。折柳计日,溪口望夫,作者把娘子对夫君的思念描绘得真实可感。其次,展示在读者面前的第二幅画面与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中所呈现的秋思图颇为相似。“景色入秋/漫天黄沙掠过”,秋天的萧瑟跃然纸上。漫天的黄沙渲染了塞北荒漠寂寥的景色,也暗喻着“我”长期飘泊在外,缺少爱情滋润的心境。“塞北的客栈人多/牧草有没有/我的马儿有些瘦”,两句看似与主旨不相干,但“我的马儿有些瘦”一句,表现了“我”缺少娘子的关爱和照顾,侧面表达了“我”对娘子深深的怀念。此两句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有异曲同工之妙。品至此处,那词眼“断肠人在天涯”便不期而至了。“世事看透/江湖上潮起潮落/什么恩怨过错/在多年以后/还是让人难过心伤透”,字字珠玑,深沉地流露出“我”只身浪荡江湖,恩怨是非已伤透“我”心,更需要娘子的关怀与抚慰。想到爹娘渐渐苍老的身影,娘子独自一人在家为“我”尽孝道,而“我”却身不由己在人海中飘泊,越想越觉得“我”欠娘子太多太多,于是相思、孤苦、愧疚、感伤之情汇做一汪辛酸的泪水,对娘子难以言表之情,只得“语沉默”。行文至末,笔势陡转,以红豆寄“我”对娘子的相思之情,希望娘子能够理解“我”。

《千里之外》则以主人公的一场梦魇,抒发了对曾经的别离的愤悔之情,对爱人无尽的怀念,同时也托梦言志,道出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再看《台》,堪称怀旧的老传统题材的爱情诗。歌词以外出征战的将军与独自在家守候的妻子互相思念为题,一方面是写将军只身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但却怕终有一日埋没战场,再也不能见到自己的爱人。另一方面是写妻子面对着惨白的月光,除了担心、盼望,就是独自的哀伤,谱写了哀惋而惆怅的一曲动人的旋律。

方文山的情歌词作绕开了你爱我、我爱你的狭隘流俗的创作空间,独辟蹊径,仿佛打开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老影集,把一叠叠泛黄的老照片再创作给我们欣赏。

意境美

朱光潜先生在其《诗论》中谈到关于诗的意境的问题时认为,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凸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

方文山在《娘子》一首歌词中,清晰可辨的意象就有三处。作者先立折杨柳这一意象代指离别,每日折柳一枝,十分形象地让读者感受到娘子那祈盼夫回的一往情深。小溪、望夫的意象一出现,那深切焦急的情感便深深地浮现在脑海。其思之切,其情之痴,真使人惨然欲涕。《娘子》中“景色入秋/漫天黄沙掠过”。“我”离开娘子,背井离乡本已是憔悴、离索,秋意正浓,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加之浪荡塞北那荒无人烟之地,“我”骑着瘦马孤身在漫天的黄沙中穿梭,此一番大漠羁旅孤行图又包孕了几多伤逝的感慨呢!在文坛上,传统的评论家认为,获得象外之象,具有意境的作品,方属上乘之作。意境主要是能创造一个言外之意、弦外之响。在作者的引领下,听者插上联想的翅膀,大可入境品味作品,玩味余意,此乃方文山惯用的手法。

通过创设意象使读者从跳跃性的文字中充分展开想象,联想有多丰富,这词作的意境就能有多么深远。方文山善于以境传情达意,充分调动读者参与再创造的作词方法实为其不凡之处。

韵律美

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质、音色、和声、复调、调号、调式等,而在歌词艺术中能发挥作用的只有节奏、音乐与力度(声调),而旋律、速度等则明显被排除在歌词之外。汉字由于有四个声调和平仄的区分,所以词作家们能很好地利用汉字的这些特点,写出具有上述音乐性的歌词来。方文山的词作几乎通篇有韵脚,也基本不转韵,而且还加入新诗的格律,颇有音乐美。如《台》歌词:

你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 x x ― x x―

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 x ― x ―― ―

夜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 x ―― x

是谁在阁楼上 冰冷地绝望 x x x ― x x x ―

花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x ―― x ―

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 x ― x ―― ―

愁莫渡江 秋心折两半x ―― x ―

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x ― ― ―

谁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 x x ―――

我一身的戎装 呼啸沧桑x ― x ―― ―

天微微亮 你轻声地叹x ― xx ― x

一夜惆怅 如此委婉 x x ―― ― ①

很明显可以看出来,句与句之间存在着对称,阕与阕之间也基本上存在着较大的相似。节奏的协调化一,可谓方文山许多成功词作通有的特点。有学者曾经为我国诗歌的格律进行归纳,总结出三点:第一,句中节奏有规律地安排;第二,句的字数相对地均齐;第三,押韵。通观这首《台》,第二条首先符合,至于节奏有规律地安排,据笔者分析也基本符合。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这首词的成功呢?我们再对其押韵情况做以分析,这首词的韵脚:伤、往、霜、望、窗、香、样、黄、淌、央、双、晃、桑。中途还有转韵,它们分别是:乱、断、烂、半、叹、婉。一则押ang韵,一则押an韵。尽管歌词的语言接近文言,也大量引经据典,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阻碍人们对词义的理解,但几乎通篇的押韵和朗朗上口的节奏,不仅使词作浑然一体,更使得读者读罢一遍便念念不忘。

语言美

如果把意境比喻为诗词灵魂的话,那么语言或许就是读者直接可感、触手可及的诗的躯体了。方文山的歌词运用了象征、比喻、夸张、比拟、排比、对偶、设问、反问、通感等修辞手法,但他常能冲破某些约定俗成的范式,有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弃俗求新不落窠臼。

象征。与运用传统的象征手法不同,新潮词作家借鉴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及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成果,拓展象征指意的空间,使象征体构成的意象表现出更宽泛、更具覆盖性和包容性的意义价值指向,因而象征义的内涵更朦胧、更具有多义的不确定性,致使他们笔下的象征意象及其负载的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

《东风破》中的“一盏离愁”,油灯,原象征着黑暗中的光明与希望,作者却拿一盏被移了情的油灯象征情人惜别时涌上心头的愁绪。“一壶飘泊”,酒,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所钟爱之物,酒象征着医治愁苦的药引子,而这里,作者却拿酒象征爱人离“我”远去飘泊在外而留给“我”的隐痛。“一盏离愁”,“一壶飘泊”这种移情笔法和充满奇思妙想的搭配堪称妙笔。《台》中的“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一生何以在纸上?其实指功名就在这战场的指挥图,皇上的升官榜,象征着功名利禄。“残/满地伤”,菊能傲霜,本象征着傲岸不屈的人格,在这里,作者却拿象征着离别,来表达思念哀伤的感情。

比喻、通感与比拟。方文山的歌词中,比喻的新奇之处让人叹为观止,“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泛黄的只能是记忆,是一种想象,而这里用来形容“你”的笑容,显然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七里香》)中的比拟,显得俏皮可爱。“她粉嫩清秀的外表,像的水蜜桃,谁都想咬”(《她的睫毛》),俏皮的比喻,清新又自然。

歌词对于歌曲艺术的意义,被方文山诠释得摇曳多姿。在写诗与填词两界,方文山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求异的眼光抒写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顾之情。方文山或许能称为一种现象,一种不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青年作家的现象。

注 释:

①笔者对词的节奏的划分,“x”表示重音,“―”表示轻音,“|”表示句间停顿。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2.王闻中:《歌词艺术本题美建构》,《吉安师专学报》,1994(5)。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