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雕塑与城市公共环境的共融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雕塑的发展环境意识薄弱,各城市的城市雕塑的发展与公共环境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脱节。值得关注的是,无论从城市雕塑的题材还是表现形式来看,城市雕塑都应该与城市公共环境达到和谐共融。如何协调城市雕塑和城市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使之相互共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并对现状问题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城市雕塑;城市公共环境;和谐共融
城市雕塑对城市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公共雕塑的建设被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带动着,为雕塑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遇,而作为城市规划设计中点精之笔的城市公共雕塑,它的创作就显得极其重要。
当代城市建设中,优秀的雕塑作品可以使人们的生活得到美化,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使人的心理诉求得到满足,从而使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有正确的引导。还可以使城市形象得以塑造,使城市气质良好的展示,使精神文明的建设得到促进,从而打造出品牌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对美好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的构建有着重大的意义。
建设城市公共环境的目标
环境是由物质层面、心物结合层面和心理机制层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就城市公共环境而言,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四方面。现代工业化文明带来了丰富便捷的物质生活,也带来了生态危机。城市公共环境建设的重视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改造与保护,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谐人文景观的营造是物质富足的现代文明对精神的更高追求。城市雕塑艺术已成为现代城市公共环境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使公共环境活跃、生动和具有人文气质的精神承载物,对环境起着重要的点睛作用。
城市雕塑与城市公共环境的和谐共生
雕塑自从它走向室外成为城市公共环境的一部分,成为城市雕塑,公共性与开放性就成为其基本的特点,因此它与环境中各要素的关系与融合程度是城市雕塑优秀与否的关键所在。
城市公共环境对城市雕塑的约束与要求
城市公共环境的构成复杂多样,不同的地点、类型、风貌和主要社会功用的环境对置于其中的城市雕塑的影响和要求也不一样。首先,城市雕塑在环境中位置很重要,环境的性质、整体风格和雕塑在环境中的作用是给城市雕塑选择合适位置的直观因素。不同环境对其中城市雕塑的造型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这最基本的是要符合观赏人群的审美观,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人们由于各自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城市雕塑应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城市雕塑形式的设计还要关照自然环境和其周围构筑物的形式,注意与人的行为方式的协调,人才是雕塑所处的公共环境的主体,所有的设施、构筑物,包括城市雕塑在内的艺术品的布局都要以人为本。城市雕塑的大小千差万别,但要考虑背景来确定合适的尺寸以及取得良好的尺度关系。城市雕塑还应根据不同的地域与背景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与色彩,还要考虑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感觉和设计审美的需求。
城市雕塑对城市公共环境的适应
自然环境是一切环境之母体,在进行创作设计时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应得到提倡。沉浸在自然环境中的雕塑创作,在大众生活空间被介入的同时,应从自然生态的地形、地貌等多方面寻求创作的方向;另外利用自然元素来建造或与城市雕塑相结合也是顺应自然环境的途径。城市雕塑还应与其他的人工环境相协调,其中建筑是城市中数量最多、体积最大的人工构筑物,城市雕塑应特别注重对背景建筑的适应,也要特别注重和道路、铺地、座椅等其他小型人工构造物的关系。城市建筑及其它人工环境要素与城市雕塑除了在空间布局和尺度等方面特别关注人的行为方式和心理,还要在形式上要取得协调。城市雕塑作为置身于城市公共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品,要注重公众对作品的参与性、可及性等,使公众由被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的参与,与雕塑形成互动。作为城市中精神承载物的城市雕塑,其设计中应把握住环境的整体美,升华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突出城市的个性,注重民族特色及区域形式美,不仅要满足人们提高自己所居住环境的艺术质量的要求,并要对其反映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的精神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国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
4.1我国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建设现状问题
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有力地推动了城市雕塑直接介入城市公共环境的营造,但短暂的中国现代城市建设史也使中国的城市公共环境建设有急进的情绪。改革开放在为经济和城市建设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西方盲目崇拜的负面影响。很多城市大力倡导建设城市雕塑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而导致了在数量上的追求,进而产生漠视公共环境对城市雕塑批量复制、随意安置的局面。
对我国建设和谐共融的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的建议
首先,高素质的创作是关键。创作的主要源头是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包括价值规律、审美情趣以及由此产生的创作方法与创作原则,传统文化可以由这些方面去继承和发展。
其次,严明的管理与体制上的完善是优秀的城市雕塑创作实现、实施并永久保留的最有力保障。要明确建设管理部门职责,以制度化的方式确保稳定的资金来源,控制作品质量,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做好建成后的维护工作。
再者,城市雕塑是“公共”的艺术,要想公共艺术成为真正的公共艺术,只有艺术家与广大人民群众整体的提高与进步才能实现。因此,专业与非专业的艺术教育需要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真正的进步必须要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总结
城市雕塑与城市公共环境应相互融合而不是磨合,应立足于现代生活的坚实土壤上,坚持创造性,继承传统,有时代特色, 与时代紧密同步。同时又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文化,在环境中体现出雕塑的美感,在雕塑中蕴涵城市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朱蓉. 城市公共环境设计.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2] 马钦忠. 雕塑・空间・公共艺术.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 王枫. 雕塑・环境・艺术.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