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真有才”与“太失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真有才”与“太失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回放】

按照原定的教学预设,我将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圆的画法、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特征。我将教学过程的重点环节放在了开头和结尾,即圆的画法和特征部分,而让圆的各部分名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就是学生不仅能够围绕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同时还生成了许多精彩的场面,尤其是其中的两个环节深深触动了我!

令我“兴奋”的男孩发言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男孩逐渐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学生已经两次准确且简单地回答出老师的问题之后,他又第三次语出惊人。当我问到“利用圆规、圆形物体、线绳和钉子三种方法画圆哪种方法最好”时,学生多数认为同意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最好。这时我举例:“体育老师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做游戏,用小圆规还能解决问题吗,通过这个例子,你能得到什么启示?男孩回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言切中要害。面对多名学生反复不能回答出我所预设的准确答案时,我发自心底地对学生给予了充分肯定:“你的话不多,总是非常精要。”

令我“失望”的女孩回答!

当教学过程进入到圆的各部分名称环节的时候,我原有的预设遇到挑战。凭借以往教学经验,学生都是较为顺利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什么叫圆心、半径以及直径,但这次学生的回答总是稍显生涩,总是不能比较准确地概括各部分名称的要素。

当说到直径定义的时候,几名学生多次回答欠准确,不是说两端在圆上,就是说要过圆心,就是没有人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说。正当我反复引导,多次动员的情况下,一名女孩在冥思苦想之后,果断地举起手,我仿佛看到了救星:“请你说!”女孩声音洪亮地回答:“对称轴是直径。”此时我满脑子都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第一反应就是:这名女孩的回答离题太远。随口说了一句:“对称轴今后我们会学到,请坐!”

【课后访谈】

清脆的下课铃声响后,吴老师走上讲台。吴老师分别对两名学生进行了现场采访,以下两名学生的回答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男生接受吴老师的访谈

师:“今天丁老师对你回答问题后的一句评价是你虽然话不多,却总是那么精要!听了老师的评价后你心里怎么想?”

生:“我真有才!”(学生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神色,全场发出热烈掌声)

师:“那你觉得丁老师怎么样?”

生:“老师更有才!”(学生对教师的充分信任和崇拜之意溢于言表,全场再次发出热烈掌声)

两次掌声不仅对学生和我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将采访的气氛变得活跃而热烈,也感染和打动着每一位在场的老师和学生,当然更包括自己在内!

女生接受吴老师的访谈

师:“刚才上课,当老师提问什么是直径的时候,你是怎样回答的?”

生:“我说对称轴就是直径。”

师:“老师给予的评价是对称轴今后我们会学到,听后你怎样想?”

生:“我好失落!”(学生回答的语气很低沉,学生仍然沉浸在失落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课堂上失落的情绪仍在课后弥散)

吴老师此时把目光投向我,像是说:丁老师你如何弥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遗憾?

我考虑了一下,要对你说:“首先我表示歉意!为了弥补这份遗憾,我在课后会将我的邮箱留下,今后我愿意随时倾听你的心声,盼望你进步的好消息!

说到这,吴老师、学生和我三个人的手不由自主的握在一起,三个人的眼中闪烁着泪花,此时的一切凝聚着一种力量,一种彼此理解的力量,一种彼此促进的力量。

【我的思考】

吴正宪老师在和团队成员进行交流的时候,经常提到“教师一定要努力读懂学生”。读懂学生既体现在教学前的准备中,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读懂学生的发言,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给予评价是教师尤其要积累的经验,要练就的内功。读懂学生课堂发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关注和激励、引导与促进。

1.面对教师评价的迥异感受——“需铭记”

“我真有才!”我对学生的这句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之前这名学生已经两次发言切中要害,而且是惜字如金,但却语不惊人誓不休。到第三次他又以同样方式回答问题后,我的语言中不由自主地流淌出对该生的评价,这次动情的评价源自于我对这名学生是欣赏真诚的。正是这种欣赏的情怀让我不得不用心去评价。吴老师采访时,从学生“我真有才”的回答中,我读到了这名学生已经在我对他的评价中建立了一份自信,流露出一份喜悦,他的情绪中涌动着一股促使他继续喜欢学习数学的动力。正像吴老师所说:“这样的评价是有后劲的!”

“我太失落!”学生语气低沉的话语敲击着我的心灵!不经意间,我打击了一颗本来兴高采烈、洋溢生命活力的童心,学生本来是想得到老师的肯定,但换取的是一盆冷水浇头,如果换位思考,被冷水浇头的是我自己,体会如何?同样会是失落!“失落”二字的分量是何等之重!就让“失落”的声音时刻警示自己吧,课堂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面对的是学生五彩斑斓的思考,我们要时刻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用心灵给予回应,不要用敷衍的套话去打发学生。我在时刻告诫自己:要记住学生心灵的伤害是很难弥补的!为了能将对学生的影响减到最小,课后我与学生互留了电子邮箱。我想用这种方式保持学生对数学的一份喜爱、一份关注!当学生取得了成绩或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可以通过邮箱与我取得联系,我和学生约定有信必复。电子邮箱留给学生一份希望,留下教师对学生的一份期盼!

2.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双刃剑”

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过程,落实在两个学生身上为什么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仔细思考后,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教师面对两名同学时的心态不同,导致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同。我之所以对“真有才”学生的回答给予了充分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回答与我的预设极为一致,同时他的回答三次问题三次都切中关键点;“太失落”学生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已经叫了几名学生回答问题,均没能与预设答案一致,这个时候我有些急躁,导致在瞬间没有分析出学生回答问题的闪光点,一个好的生成资源就浪费掉了!

通过吴老师的点评,我懂得了细节决定学生的情感体验,我感受到读懂学生所说、所思、所做的价值。我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一把双刃剑。要想正确使用好这把双刃剑,需要教师区别对待学生的发言,符合教学预设的发言教师要给予适时的鼓励和引导,不符合教学预设的发言,教师尤其要细心呵护,因为此时学生的发言恰恰是生成资源,这样的生成资源很可能对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将课堂引向精彩和灵动!总之,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倾听学生的发言,思考学生的发言,评价学生的发言,激励学生的发言。

3.课后对学生进行现场访谈——“价值高”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我们习惯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或仅仅停留在教师的理念之中,让学生评价教师的行动跟进相对欠缺。吴老师课后马上对学生进行现场采访的方式,我深刻体会到教学过程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不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扎实,而且要延伸到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需要关注来自学生的声音。正像吴正宪老师在评课结束时所说的一句话:“学生会告诉你怎样做教师!”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一直撞击着我的心灵!是啊,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让我们用心去聆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吧!学生会告诉我们怎样做教师!(作者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