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珠三角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策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珠三角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地区就开始利用其优越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使其经济发展水平跻身我国前列。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2010年达50%以上。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场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珠三角地区首当其冲,导致2009年出口额大幅下降,而世界经济元气恢复后又造成2010年出口额的大幅上升。珠三角地区对世界经济的过度依赖,势必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如何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珠三角出口导向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成为了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珠三角地区出口导向型企业现状

从出口贸易方式来看,珠三角出口产品是以加工产品和贴牌生产为主,大部分产品的生产采用低效率、高能耗的方式,以此来换取市场,相对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产业链中处于下游位置。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主要位置,高新技术产品仅约占出口总额的35%(如表2所示)。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二、存在问题分析

1.产业结构落后,发展模式粗放。出口企业多属简单的加工制造业,收取的加工费用只占出口商品价格的很小一部分,出售的并非产品的真正价值所在。生产低效率、高能耗,造成资源紧张与浪费,加重了我国对国际资源产品的依赖。目前,我国原油、铁矿砂、氧化铝、铜矿石等进口依存度高达40%-90%,制约了对价格的谈判能力,几乎丧失了定价权。粗放发展模式获得的低利润意味着必须压榨劳动力成本,以维持企业的经营,造成人才的流失。同时,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

2.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忽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长期过度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足,使

企业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因而缺乏核心技术,只能处在产业链下游挣扎,利润空间狭窄,抗风险能力低下。

3.检验标准不统一,贸易摩擦致损失。我国在出口过程中与进口国检验标准不统一,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低效率,造成交易双方的利益损失。我国在质量管理、卫生检疫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还未能与国际完全接轨,以及企业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了解不深,重视程度不足,容易造成外贸产品遭受各种贸易壁垒的尴尬局面。

4.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与贸易壁垒的限制。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增加了贸易摩擦,生产成本提高过快,压缩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近年来,各国向WTO通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通报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3月,WTO主要成员共向WTO通报了259项技术性贸易措施,比2月份增加34,2%。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175项,比2月份增加86.2%;动植物卫生及检验检疫措施84项,比2月份下降15.2%。在2009年前三季度,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超过100亿美元。目前,一些国家还在着手对中国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出口恢复性增长的阻力。

三、国外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1.日韩地区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亚洲的企业成功的掀起了第一次国际化浪潮,这些企业大部分来自于亚洲的早期工业化国家——日本和韩国。

①渠道扩张。日本企业的国际化有三种典型的扩张渠道:从日本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再到发达国家;直接从本国市场进入发达国家;避过本国市场而直接在发达国家开办公司。根据不同的产品及其国际竞争优势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拓展渠道,快速精准地抢占市场。如第二种渠道主要营销的产品为高科技产业、计算机、半导体产品等。

②与跨国投资结合。跨国公司几乎都是从国内市场为起点,以本国为基地,逐步走向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优的投资地点,把出口贸易和跨国投资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规避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同时有助于提高本国企业的品牌在其他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力。

③重视研发,提高掌握关键技术的能力。当今世界企业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核心技术的竞争,日本企业相对重视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其研发费用、研发人才和研发的国际化程度长期居世界前列。正是日韩对技术知识的如此重视及产权维护,使得日韩企业的竞争力享誉全世界。

④寻找合作伙伴,建立利益共同体。日本和韩国企业在其国际化的过程中,通常选择与西方国家的企业进行合作,以获得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法,或者通过其合作伙伴获得其准入目标出口国的资格。

⑤充分合理地运用金融手段发展企业。日本在战后逐渐建立了主办银行制度,即主办银行与作为特定客户的企业有着长期固定的资金交易关系,并占有该企业相当大份额的贷款。充分运用金融手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是日韩企业取得成功的又一关键原因。

2.东南亚地区

20世纪90年代和2008年的两次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的出口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多数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急剧萎缩,甚至在某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于是东南亚各国决定针对地区内的商业和投资环境进行改善。

①加强跨区域合作。东南亚国家继续强调和扩大清迈协议框架下的“10+3”双边货币互换机制,加强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加强地区债券市场、债券基金的建设及金融监管,以降低对购买其债务的外国债权人的依赖性。

②扶持中小企业。东南亚大多数国家中小企业所经营的制造业同珠三角的大部分中小企业情况相似,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下游。东南亚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马来西亚央行为中小型工业发展机构注入了2.4亿林吉特的资金,并将贷款年利率降至2%,还成立了专门为微型企业提供融资总额为2亿林吉特的基金,为其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四、策略选择分析及政策建议

日韩和东南亚国家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路径,对于珠三角的企业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其发展时期、扩张方式、政策背景、经济环境都有着明显差别,因而策略的选择需要立足国情。

珠三角出口导向企业现时主要还是以低附加值的轻型消费品制造业为主,其产业结构的形成源于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和经济发展本身自然形成的规模效应,而不是产业创新。受外商控制的资本与企业必然会追求其本身的利润最大化,而不会主动完善产业结构和进行产业升级。

1.渐进式的渠道扩张。珠三角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大部分为中小规模企业,选择立足本地,先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家的渐进式的扩张渠道最为现实,同时也能最大程度上的规避风险。当企业拥有了一定国际认可度且含有相对较高的技术含量与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有品牌之后,也可以考虑从企业所在地直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这种渠道扩张方式。

2.采用多种投资方式,进行跨国经营。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珠三角地区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屡屡遭受不平等的贸易制裁。为了减少贸易摩擦。可采用多种投资方式,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绕开技术壁垒。采取直接或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跨国经营,也可通过合资、独资、收购、兼并等手段,企业本身的国际化规模的扩张同时,带动相关产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3.提高掌握关键技术的能力。在珠三角的IT 行业中,其专利的85%均来自国外,高技术对外的依存度达到70%以上。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把核心技术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与竞争力的产品,进一步开拓和抢占市场。同时注重企业内部管理的创新,使其内部制度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能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加强提供制度性保障。

4.建立产业园区,形成规模经济。依托祖国内地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可建立属于自己企业的产业园。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小型出口导向型企业可以建立合作体一类的组织,形成规模效应,可增加企业的信用评级,为企业获得融资提供了便利条件与担保单位。行业内部本身也可以建立某种程度上的市场信息共享机制,这样企业可以更有效地获得市场信息,使企业及时调整其生产策略与经营思路。

5.扶持中小企业。珠三角地区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其资金周转困难,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更甚。政府应该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的贷款开通绿色通道,引导、支持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总之,珠三角地区对世界经济的过度依赖,势必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如何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珠三角出口导向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成为了重点研究的课题。但是,随着对该地区的政策扶持,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必将成为国家重点经济区。

参考文献:

[1]袁钟.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日韩企业相比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

[2]鲍永升.我国跨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J].理论视野,2005,(3).

作者简介:钟兆亿(1986年-),男,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证券投资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