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净误差与遗漏”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抵消账户,由于我国“净误差遗漏”大部分时候出现在借方,且在经济特征比较明显的时期有一定的解释力,于是人们习惯性地把“净误差与遗漏”的方向与数额作为判断是否存在资本暗流的依据,但是这种观点不完全合理。该文从我国“净误差与遗漏”的实际数据出发,综述国内学者的统计检验结果,最后以我国巨额的“净误差与遗漏”引发的思考结束。

关键词:净误差与遗漏;资本暗流;统计检验

一、形成原因

国际收支表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地记载了在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事项。它运用的是复式记账法,因此所有账户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相等。但是由于不同账户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记录时间不同以及一些人为因素等原因,会形成结账时出现借方或贷方余额,这时就需要设立一个抵销账户―净误差与遗漏,以平衡国际收支表。简单地说,一切统计上的误差均归入净误差与遗漏账户。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有多少数额的资金没被记入国际收支表中。

二、我国情况

1997年-2001年,中国BOP中“净误差与遗漏”一度出现上百亿的负项,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预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资本不断外流,将其称为“资本外逃”,2001~2004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此项又显示为正,将其称为“资本内流”。综合两项,用一个名词Capital flight-资本暗流来概括。

由于上述时期经济特征明显,净误差与遗漏项的数据结果正好和经济现实吻合,具有一定的解释性,于是一些学者经常会把“净误差与遗漏”作为判断是否存在资本暗流的一个指标,这种观点认为,当“净误差与遗漏”项出现较大借方金额时,可能存在异常资本流出,当出现较大贷方金额时,可能存在异常资本流入。

那么“净误差与遗漏”项的借方或贷方余额是否能够作为资本暗流的指标呢?

一般来说,“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或贷方应是随机的,但我国的“净误差与遗漏”余额大部分时候出现在借方,这是否显示出一定的非随机性呢?有学者对“净误差与遗漏”的数据进行了统计检验,郭彦峰、张雪雯(2008)借助游程检验对我国1985~2006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的正负变化进行随机性检验,结果显示接受原假设,即不能拒绝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项出现在借方或贷方的正负变化是随机的,他们运用Q检验方法得到的结果同样不能拒绝“净误差与遗漏”序列呈随机性变化的原假设;张建镇(2008)运用Q检验方法对我国1985~2007年“净误差与遗漏”变动的随机性进行检验,结果拒绝误差与遗漏序列呈随机性变化的原假设,说明我国的“净误差与遗漏”具有明显的偏向性;张晓萌(2010)使用非贸易及FDI资本流动表示短期国际本流动(NCF),对1997~2008年的数据与净误差遗漏项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的分析,其结果显示净误差遗漏项与短期国际流动资本的相关系数为0.709,P值为0.01,相关关系较为显著。

以上结果显示,至少从统计的角度讲,不能简单地以“净误差与遗漏”的余额方向及数额判断资本暗流的情况,必须结合更可靠的现实因素(如相应的宏观经济形势、人民币汇率走势等)进行分析。

三、综合分析

2009年上半年,净误差与遗漏-95亿美元,很多人认为,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贸易和投资资金重新流入中国,同时热钱(或称投机资金)也倾向于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预期下半年可能会逐渐转负为正,但是最后的统计结果却是-435亿美元,达到自1985年以来误差与遗漏项负值之最,2010年第一季度的此项余额就高达-219亿美元,与大家的“流入预期”相悖,如此高额的净误差与遗漏负值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虽然美国不断就人民币升值问题向中国施压,但中方一再表示,中国不会让人民币快速升值,在2010年10月9日举行的IMF年度会议上,世界各国财长也未能就如何控制货币争端升级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其实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低估一直是中美双方汇率争论的焦点,双方各持己见,未有定论。汇率前景的分歧,无疑会影响未来国际资本流向;

第二,经济回暖、住宅房地产整体回暖的背景下,上海商业地产价格却出现下滑。几乎与此同时,国内媒体关于国际投行出售上海物业的消息开始见诸报端;

另外,中国政府调节房地产市场、紧缩的货币政策预期、资本市场走势不明朗,以及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担忧等等,都暗含着未来国际资本可能从中国(乃至亚太新兴经济体)资产上撤出的可能,由此反映的国际资本流向外流风险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参考文献:

[1]保罗.R.克鲁格曼,茅瑞斯.奥博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建镇.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误差与遗漏”项的分析[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4]管涛.净误差与遗漏的负值是否意味着资金流向发生变化[J].中国外汇,2006.

[5]张晓萌.透视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与遗漏项[J].中国经贸导刊,2010,(1).

[6]郭彦峰,张雪雯.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净误差与遗漏项数据性质的统计检与理论说明[J].统计教育,2008,(1).

[7]鲁政委.国际资本流出风险初现[J].新财富,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