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复发性口腔溃疡治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 R276.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171-01
口腔溃疡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1~2周可以自愈。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临床上表现为周期性反复发作,可一年发作数次,也可以一个月发作几次,甚至新旧病变交替出现,缠绵难愈。其病因不明,但与精神紧张、胃肠功能紊乱、病毒感染、内分泌失调、过敏反应、免疫功能以及微循环障碍有关。发病以女性多见。无特殊检查法,只能依赖典型症状和疾病史诊断,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鉴别诊断。笔者在临床中治疗口腔溃疡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1 审症求因,多由肝脾不调
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中医来说将其归入“口疳”、“口疮”等范畴。目前大约有“心火旺盛”、“脾胃积热”、“阴虚火旺”、“脾胃虚寒”及“肝寒犯胃”等几种类型,多认为是外感邪毒,内伤脏腑,化火上攻,引动心脾蕴热,迅经上蒸于口,灼腐黏膜,遂成口疮,或素体阴亏,真阴不足,火失其制,虚火上炎,熏灼口舌黏膜而生疮,是其主要致病因素。而笔者临床中却多见肝脾不调之证,肝主疏泄,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肝主藏血能涵养肝气,使之冲和调达防止疏泄太过而亢奋,使情志条畅,使脾的“在志为思”功能更好,防止情志因素导致口腔溃疡。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气不足必然影响口腔黏膜的功能,影响口腔黏膜的生长与修复,“在液为涎”,明显可见小孩发生口腔溃疡后涎液增多。口腔溃疡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尤其是夏天昼长夜短,气温升高,人们比较晚睡、熬夜,加上现代人习于吃烧烤油腻的食品,使热性体质的口腔溃疡更容易发生。而脾与长夏之气相通,脾的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夏天口腔溃疡的发生,所以肝脾不调是口腔溃疡的主要病机,治疗当以调和肝脾为主。
2 调和肝脾兼以益气养阴
笔者以消遥散为主方兼以益气养阴为治疗大法,佐以清热降火。基本处方如下:柴胡10 g,当归20 g,白术10 g,白芍15 g,茯苓10 g,黄芩20 g,太子参40 g,生黄芪40 g,生地40 g,龙胆草3 g,甘草15 g,辛夷15 g。方中柴胡清轻升散,舒肝理气;黄芩苦寒,善清少阳相火;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清少阳实火,下清下焦湿热,配合黄芩清泻邪热;黄芪、太子参益气补原,且生黄芪有生肌托毒作用,现代药理发现生黄芪有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生地育阴清热生津,生地、黄芩配伍又可以滋肾阴降虚火;当归、白术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甘草、白术有缓肝之急之功;甘草、辛夷在本方中则起抑制过敏,抗炎止痛,调节免疫的作用。口腔溃疡严重,红肿疼痛剧者,可加用金银花、蒲公英、蛇食草以清热解毒,并具有抗炎作用。
3 防止复发,避免诱发因素
本病最大特点是容易复发,故防止其复发是不容忽视的环节。笔者认为方中重用生黄芪和太子参,无论是虚证还是实证均可起到治疗和控制复发的作用。因为人体疾病的产生无不与人体的元气有关,而黄芪和太子参是扶助元气最适宜之品。平时可用来泡服以用来改善人体免疫功能,当然还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①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②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③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④注意生活规律性和营养均衡性。
4 典型病例
XX,女,39岁。自30岁以来反复发作口腔溃疡,此起彼伏,灼痛难忍,发无间隔,当接触刺激性的食物时疼痛更加剧烈,伴心悸失眠,口燥咽干。曾用锡类散,珠黄散等外用,施尔康等维生素类口服,中药也曾服过,疗效均不明显。检查:舌边,两颊黏膜有多处细的小斑点及直径2~3 mm或更大的浅溃疡,表面有淡黄白色分泌物附着,溃疡微微有些凹陷,溃疡周围的黏膜由于充血而呈红晕状,触痛明显。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脉细弦。证属肝脾不和,气阴两虚,治以调和肝脾,益气养阴。药用:柴胡10 g,当归15 g,白术10 g,白芍15 g,茯苓10 g,黄芩20 g,太子参40 g,生黄芪40 g,生地40 g,龙胆草3 g,甘草15 g,辛夷15 g,金银花20 g,远志12 g。服药一个月,口腔溃疡发作明显减少,程度减轻,心悸失眠明显好转。效不更方,再投上方加细辛6 g,服药一个月,口腔溃疡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发作。
(收稿日期:200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