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信息技术在语文情境教学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影像等多种媒体的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就信息技术在语文情境中的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与学习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使学生乐学、学好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情境教学强调学习情境的作用,尤其注重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具有更加人性化的特点。较其他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更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有多种方法,其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具有独特的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影像等多种媒体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情境教学,就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用文字来诠释情境……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引发大量的联想和想象,创设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它的出现为语文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焕发了语文教与学的生机和活力,也给我们语文老师增强了教改的信心和勇气。在此,本文试就信息技术在语文情境教学中的作用谈点粗浅的认识与看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交融的导入情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与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具有组织人们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作用,是人们进行学习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上课开始时,学生还沉浸在课间的兴奋中,新的学习动机处于低谷状态,这时若能巧妙地导入课堂教学,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注意的心向,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而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形象,使声音、图像和文字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情境氛围,便于引导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开展思维,自觉地把注意力转向教学内容。
例如,诗歌《,你在哪里》抒发的是诗人对的痛悼缅怀之情、,由于时空原因,学生很难产生情感共鸣。为了让学生感受诗歌孕育的真情,一位教师就将纪录片《十里长街送总理》制作成教学课件,进行课堂导入:哀乐声中,天安门前,总理的灵车缓缓开过……并伴有沉痛的话外音:“1976年1月8日9点57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长眠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呕心沥血……”那肃穆悲壮的曲调,加上那慢速、低沉的语调,此情此景,催人泪下,课堂里立时充满肃穆的气氛。这就为本诗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并参与到课堂讨论、质疑、听讲、思考、作业、合作等活动中去,学生的注意程度高。
但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式课堂导入应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因为有针对性的导课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简洁性的导课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诗情画意的讲解情境
文学作品,承载着彼时、彼地的信息。学生由于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对作品中的情感把握难免产生偏差。为了真实地再现那些隐含在作品中的文化信息,在多媒体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媒体调控自如的优势,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特殊的情境,来叩击心灵,将学生的情感流向引入轨道,以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在讲解《醉翁亭记》的时候,我选取了中国古典古筝音乐伴奏,在抑扬顿挫的配乐朗读中,结合山泉、醉翁亭、朝、暮、春、夏、秋、冬等流动的画面景色变化,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秀丽的山光水色之中,在体味原文中描写这些景色的语句精妙的同时,加深了对作者寄情山水之情的感悟。如果没有这样丰富的媒体的表现,对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古代名篇佳作,教师的讲解难免会显得枯燥,学生的理解难免会流于形式,就很难再现文章所承载的深刻的思想内涵。教材中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果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和图像就会令其意境全出,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就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感。这是一种溢满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这种情境之中讲解分析,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就会日渐提高。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学习的研究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学习科学研究领域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这正体现了自主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的自主学习的研究情境,优化教学手段,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需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例如,在《爱莲说》教学中,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愿结合,组成以不同内容为研究对象的活动小组,向他们提出不同的任务。如诗词组,负责收集历代有关描写荷花的诗词篇章及其出处并背诵;录音组,负责寻找合适的民族音乐来给课文配乐朗诵,编一首《采莲曲》,配曲演唱;图片组,网上搜集有关莲的摄影图片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资料组,负责搜集有关周敦颐及其作品《爱莲说》的背景资料,了解唐人推崇牡丹的原因、作者生平及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查阅有关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及莲叶自洁、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等方面的图书资料;结构组,负责梳理全文结构;语言组,负责鉴赏本文的语言特点,理解莲的形象,等等。随后,我就指导学生用网络制作软件将所搜集到的各种素材编辑制作成网络课件。
这种既动手又动脑的自主学习,充分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利于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焕发其生命活力;同时这样的课堂也必然会形成学生富有激情、个性和灵性的创造性参与,提高参与的程度、力度,真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学习也就不再是麻木受灌输的苦差,而是一件充满想象、创造、发现、快乐的事情。
四、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身临其境的作文情境
创新离不开“想象力”。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
创造力。”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可见,培养“创新”能力,关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信息技术从多方面为想象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它将文字、图画、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又将影视艺术中时空跳跃、时间倒置、蒙太奇等手法运用于电子文本的合成中,这非常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想象,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从而引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如指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的作文训练时,就可以先展示一幅幅图片,配上一首首优美的曲子,使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感受美丽的景色,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景物的意境中去,用自己的心描绘出一幅幅醉人的风景;也可以让学生作图绘画、编曲欣赏。这样的教学,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韵律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等。
作文是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的过程。根据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从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或间接与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课堂上缺的恰恰是形象,多媒体能突破时空的限制,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形象,再现真实生活,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写作情境,最终达到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目的。如神州五号载人飞行活动刚结束,我便将网上资料下载供学生浏览,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了相关报道和有关人类航天的资料介绍,欣赏了杨利伟邀游太空的英姿,展开了热烈而有见地的讨论,之后学生们都即时在他们的周记本上写下了他们的感受。
情境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语文课堂情境,可以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如此,用信息技术还可将情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强调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从而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统一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而且发展了语言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有关语文教学知识性与工具性的纷争,将语文教学导向了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