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溃结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8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溃结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8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溃结宁1号 溃结宁2号 内服 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乙状结肠粘膜与粘膜下层病变为主的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腹痛、腹泻、粘液血便为主要表现,病程迁延难愈,并发症较多。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溃结宁治疗本病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68例均符合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疗效标准》[1],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20~30岁25例,31~40岁33例,41~50岁8例,51岁以上2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3年。

2 治疗方法

2.1 溃结宁1号:苦参30g,制乳香、没药各10g,制象皮、血蝎各1g,儿茶3g,明矾、蜜蜡各6g。上药加水1000ml,浸泡30分钟后,水煎浓缩至200ml,将38℃左右的药液装入净盐水瓶,输液管下端接18号导尿管,按密闭输液法排空气体,患者取侧卧位,将导尿管后,插入15~20cm,用胶布固定。以每分钟30滴的速度滴入,点滴完毕,静卧30分钟后,再让患者变换静卧。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

2.2 溃结宁2号:黄芪、败酱草、薏苡仁各30g,黄连6g,乌梅、厚朴、白芷、蒲黄各10g。加减:脾虚湿盛酌加四君子汤、砂仁;脾肾阳虚酌加四神丸、附子、干姜;肝郁脾虚加四逆散。每日1剂,水煎分服。另冲服云南白药每次0.2g,30天为1疗程。病情缓解后,为防止复发,坚持服参苓白术散,每次12g,每日2~3次,连用3个月以上。

3 治疗结果

根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标准》[2],68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49例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检查肠粘膜恢复正常);18例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大便常规检查有少量红、白细胞);1例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镜检等检查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8.5%。

4 病案举例

张某某,男,35岁。农民。患者腹痛、腹泻已1年半,并伴大便脓血便,里急后重,灼热。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经用溃结宁1号直肠点滴,隔日1次;溃结宁2号口服,每日1剂。经治疗20天后症状消失,续服参苓白术散3个月。肠镜复查示肠粘膜充血,水肿消失,溃疡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5 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属祖国医学“久痢”、“久泻”、“肠”、“脏毒”、“血痢”等范畴。本病发生多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有关。脾虚可生湿,湿盛可化热,湿热与血搏结,肠络败伤,血败肉腐。故脾虚湿蕴是本病的病理基础,湿热壅滞结肠是主要病理变化,本虚标实是本病的病机。现代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常局限粘膜或粘膜下层,粘膜呈充血、水肿、出血及形成大小不等的溃疡,表面有脓血、炎性渗出物。粘膜修复过程可有假息肉形成。溃疡愈合后有大量疤痕形成时,可导致结肠短缩或肠腔狭窄。以上所见均与中医学的“瘀血”、“痈疽”相似。《医宗金鉴》云:“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故治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腐生肌,自拟溃结宁1号和2号中,苦参、黄连、败酱草清热解毒燥湿、消痈排脓,特别是苦参,因气味极苦,口服多不乐于接受,故采用灌肠,使药物直达病所。据笔者临床观察,苦参为治本病的要药,不可不用,亦不可少用;乳香、没药、血蝎、儿茶可止血、生肌;明矾、蜜蜡解毒祛腐生肌;象皮止血敛疮;蒲黄活血化瘀;黄芪益气补中,托毒生肌;乌梅涩肠止泻;白芷胜湿止痛、排脓生肌;厚朴燥湿消积、行气以除后重;薏苡仁健脾渗湿排脓。冲服云南白药更能增强止血化瘀生肌之效;参苓白术散有健脾渗湿之功,故病情缓解后服用,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由于药证相符,灌肠与口服结合,取效满意。

6 参考文献

[1]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2]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分会.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标准[J].中华肛肠杂志,1998,8(3):42.

收稿日期 200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