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留一处休憩空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留一处休憩空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是一间标准的80年代的公寓,基地位于新店郊区,具有三十多年房龄,处处可见当年因追求高容积率的规划:狭长房子的主要采光源为面向马路一端;入口处设在前室内阳台。在改造中,拥有多年室内家居空间设计经验的Carrie希望能将现代设计融入80年代的手工意念中,留一处休憩空间给自己。新家位于绿树环绕且机能充足的环境,Carrie在入口处打造一处欣赏美景及慢活瑜珈的休憩区域,为忙碌的她找到放缓步调真正感受生活的家园。

为忙碌生活,留一处休憩空间

平时开车上下班的Carrie,为了解泱都市空间的停车难题,也希望有更好的居住环境,于是在熟悉的台北新店地区寻找一楼的住宅,Carrie说:“屋子前面有条河有座山,附近绿树环绕还有公园和运动场,加上合理的价格,从看屋到成交几乎两天就完成了。”长达30年屋龄的老房子占地73平米,室内设计师Carrie这样规划自己的新宅:除自己的卧室外,为父母留了一间卧房,并希望有一间专属的阅读空间。

从里到外都舒适的生活环境

位于一楼的空间一般有采光不足的缺点,因此设计师外推前后阳台,争取获得充足的自然采光,以及更宽敞的活动空间。前阳台以落地玻璃门窗及架高地坪,创造一个连结户外景致的休憩区。在原本格局中,入口左侧挤出一间房间、厨房及客用卫浴,改造后,设计师将整间厨房和厕所往后移至后阳台,卧房改为书房,整个公共空间的活动区域显得更为充足。右侧的卧房没有做太多的更动,只在外墙的材质上加以变化,客厅部分以银狐大理石铺面展现质感,餐厅采用实木皮表现。由于电视墙面尺寸不够对花拼大理石纹,Carrie将大理石统一贴覆右上到左下方向的纹路,卧房则以左上至右下的斜纹,汇集成一个V字型纹理的大器主墙,利用材质与颜色的连续面以延伸视觉,有效地放大了空间感。

忙碌生活中的居家休憩渴望

Carrie的家里规划多处随兴坐卧的休憩空间,除了入口玄关的平台,另外从书房延伸至公共区的架高卧榻,是为了安置后移卫浴管线的巧妙设计,同时也是收纳的场域。务求最精简的动线,餐桌安排在通往厨房的走道,是Carrie在家工作时最常待的地方,利用透明强化玻璃的材质降低了餐桌的存在感并且达到便捷的使用机能,将餐厅巧妙地融合在家庭的核心空间,强化家庭的氛围。最后方正的厨房,由于玻璃屋檐带来自然的采光,部分镜面设计具有放大空间的效果,让空间不觉昏暗狭小。Carrie转移卧房入口方向,保留部分砖墙并上白漆,以粗犷的质感展现空间个性。

工作相当忙碌的Carrie虽已经搬进来一阵子,却还没好好享受家的舒适,Carrie说:“一直幻想自己坐在落地窗前看风景飘移,但到现在还没机会实现。”

空间的三大设计重点

1、重新安排格局,创造更宽敞的活动空间。外推阳台打造对外连结的休憩区域,并将原先左侧的厨房及厕所移至最后方,整个公共空间更为舒适宽阔。

2、整合异材质纹路,呈现大器墙面。由于电视墙面尺寸不够对花拼大理石纹,因此Carrie把大理石统一贴覆右上到左下方向的纹路,卧房则以左上至右下的斜纹,汇集成一个V字型纹理的主墙。

3、兼具用餐与工作的餐桌。餐桌位于通往厨房的过道,以透明玻璃为桌面创造轻盈的视觉,平时作为用餐之外,Carrie也常在这里处理工作。

居家的三大生活创意

1、安置管线所延伸的架高卧榻。书房的架高地坪延伸至公共区成为卧榻,是为了解决后移卫浴的管线问题,并预留了收纳杂物的空间,然而这一处也可以作为朋友来访时随性坐卧的地方。

2、保留砖墙的个性设计。Carrie转移卧房入口方向,保留部分砖墙并上白漆,以粗犷的质感展现空间个性。

3、功能完整舒适的厨房及客用卫浴。规划在最后方的厨房及客用卫浴,因为玻璃屋檐带来自然的采光,部分镜面设计具有放大空间的效果,让空间不觉昏暗狭小。

孟羿CarrieMeng,台北隐巷设计顾问公司共同主持设计师。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空间设计系毕业。设计项目涵盖商业空间、办公空间及住宅空间。凭“桃园洪邸设计案”曾获2010TID单层居住空间奖。

《现代装饰・家居》对话孟羿

请介绍下“新店孟邸”的基本情况。

这套新居是我和父母三人用于日常居住,趋向于现代风格。从设计到竣工花了大约五个月的时间,整体造价近250万新台币(折合50万人民币)。

对建筑室内设计师而言,高频率的工作让您经常奔走于各个不同的国度甚至地区,那么,您回到家后最渴望呆在哪个区域?

最喜欢家中书房的位置,因为可以与家人、朋友一起聊天、享用美食,度过愉悦的时光。回到家中反而不会去刻意继续设计师的工作或是维持设计师的身份,会去享受简单的生活。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需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到不同的城市工作,大多时间为了不同业主的生活考虑而费尽心思,回到家中后更需要的是一个温暖、静谧的角落,可以沉淀思绪,重新积蓄能量。

利落的线条、冷暖色调的搭配,再加上卓别林图像的挂画,让人感到您的新居特别富有个性,嬉笑怒骂似乎都能在室内自如绽放。这种直观感受跟您的性格是否吻合?卓别林挂画背后有没有哪些特别的故事?

喜欢简单的线条以及直接呈现材料质感,空间其实也是主人个性的一种延展。卓别林的画饰是自己特意去找的,曾在学校社团观看过《摩登时代》,本身又喜欢2D Graphic Art,也很喜欢战后艺术飞速发展的年代,欣赏卓别林戏谑却又沉稳的艺术表现方式。这种感觉就如同在面对设计工作时理性与感性并存的一种冲突。

明快利落是您一贯的设计风格,在自宅的设计中似乎也特别能信手拈来,挥洒自如。纵观整个居室配饰,除垫子及桌巾的暖色调外,都十分中性、大气。您觉得在自宅设计中最能体现您个性特质的是哪块区域或是哪件家私配饰?

其实当初设计过程中有许多挣扎,有时会想要在每一处呈现细节,有时又想要全部取消细节,只保留生活所需的基本,在经过许多反覆思考的过程中,也慢慢呈现空间的概念,风格在本案中是最少考虑的,在我看来,真正的设计都是从生活行为规划出来,比如客厅与餐厅、书房的空间关系是来自于舒适与互动的诉求。若要说家中最能呈现个性的地方应该是客厅旁的窗脚位置,因为舒服自然,又可坐在此处看户外自然景致。

把家安在郊区,你曾说因为它有河有山,有公园绿地;虽然购买的老宅容积率高,但户外环境几可弥补这一缺陷。目前,你感觉居住在此交通出行是否便捷?外在环境如何?与您一同居住的父母又是怎样的感触?

老房子能给人一种特殊的感受。或许是台北都市更新的速度缓慢,慢到过去20年像是时光停留般,老房子能明显感受到当时代建筑师对于生活的规划局限,同时也能看到设计的历史转变。改造它,却又同时保留过去的痕迹,其实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在台北生活久了,对都市的生活概念已经深根蒂固,从小就已习惯都市的拥挤,能找到离市中心不远却同时有绿景与生活的空间其实已很满足,它脱离水泥丛林反而能让思绪放空。台北又是一个非常方便的都市,即便离市中心有20分钟的车程,居家附近的便利店、生活配套设施都齐全,属于109钟生活圈。附近不到3分钟的路程有新店溪以及公园,夜深人静时都能听见潺潺流水声,年纪渐长的父母喜欢散步、喜欢健康的环境,所以他们也非常喜欢在这里的生活。

在居室中的白色文化墙非常特别,当时为何要独留这么一个老旧的印痕?

因为老建筑代表一个时代的印记,或许过时,或许不再那样适宜,但是也同时存在于现在的社会中。在拆除的过程中,过去的2B砖墙露了出来,当下的感受就是停止拆除,直接保留下来,因为房子本身不一定都是要新的墙面及材料才能生活,透过建筑本身的结构让空间在新与旧的冲突外,注入一种过往时代的灵魂,这也能避免空间只余装修痕迹,不似空壳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