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悔一下子与后悔一辈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悔一下子与后悔一辈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做错了事情,我们通常会后悔的要死。然而,因无所作为而痛失良机则或许会让人陷入无法自拔的“长期后悔”。

插画 | 盖永仕

很多电影导演热衷于呈现“假如”。在《本杰明•巴顿奇事》里,才华横溢的芭蕾演员戴茜因为遭遇了车祸再也不能跳舞了,于是导演呈现给了我们一系列的“假如”:如果同伴的鞋带没有断,如果货车早开走几秒,如果女店员没有和男友分手,如果商品被及时打好了包装,如果那位男士调了闹钟,如果出租车司机没有去买咖啡,如果那位女士没有忘记拿外套⋯⋯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如果”能够成真的话,那么车祸便不会发生。于是,观众与角色一起陷入深深的后悔。

为做过的事狠狠后悔一下

这一系列假设的强调令人唏嘘不已,似乎比平铺直叙一场意外更让人扼腕叹息。这是因为人类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评价系统用来对事件进行评估。这种评价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与它“能够是”、“可能是”、“应该是”等与现实相逆的结果进行比较。这就是所谓的“假设思维”,“假设思维”的存在最终造成了我们“后悔”的情绪体验。因此,大到后悔终身伴侣的选择,小到后悔多睡了几分钟而错过了班车,我们的人生充斥着“要是⋯⋯就好了”的念头。

因心理学研究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家的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 m an)和他的好友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曾经设计了一个著名的情境实验来研究后悔:乔治本来买的是A公司的股票,后来换成B公司的,但他发现如果当初保持A公司的股票他现在就会赚1200美元;而保罗买的是B公司的股票,他曾打算换成A公司的,但最终没有这样做,之后他也发现了如果当初换成A公司的股票现在就会赚1200美元。乔治和保罗两人同样损

失了1200美元,而且又同样正拥有B公司的股票,但是有92%的被试认为乔治更后悔。据此,他们得出结论:对于

同样的消极结果,“做了”通常要比“没做”体验到更多的后悔。

为无所作为而后悔一辈子

然而,心理学家也发现“做了与没做”的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后悔情况。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托马斯•季洛维奇(Thomas Gilovich) 和他的同事通过一组电话访问实验发现,在追忆迄今为止最让人后悔的事情时,大部分人会后悔“不够努力、一事无成、没有好好陪自己的小孩”等等――基本上都是“没做”的后悔;而对于以前做过的错事或者错误的选择,则反而会表现出一种对自己稚嫩年代的甜蜜追忆,后悔感大大减少了。

于是季洛维奇将后悔分为长期后悔和短期后悔,提出了后悔的时间性模型。他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短期后悔更支持“做了与没做”的规律,而长期后悔却刚好相反。他认为,一开始“做了”引起的后悔会产生更多“要是⋯⋯就⋯⋯”的假设思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没有做成的事逐渐突兀出来,并引起更强烈的后悔体验。卡纳曼认为这是因为两种后悔分别唤起性质不同的情绪,短期后悔常常伴随强烈的情绪体验,而长期后悔则由于岁月的洗炼变得更加怀旧甚至令人留恋。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有时候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因时间流逝而减淡的情绪体验对人们的影响力会日益弱小,甚至完全被另一种情绪替代。这就像我们总是会轻易地在商场打折时买一堆无用的东西,并且在事后面对刷爆的信用卡后悔不迭,信誓旦旦地决心不再盲目消费,然而当下一个打折季到来,我们却依然学不会理性购物。在证券投资领域也是如此,天天都会有人在交易所门口大呼被套牢了,悔不曾及时出手,但就是这种人,面对解套的时机却舍不得出手。当然,在消费行为和投资决策中存在更加复杂的心理过程,但也足够说明后悔这一心理因素在时间层面上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但是,研究者们并没有明确划分“长期”和“短期”的具体时间范畴,或许这是因为无论是个体还是生活事件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很难说多久算是长期或短期。也许人们在体会后悔时,感到遗憾的并非后悔本身,而是对事件意义的不同认识,无论“做了”还是“没做”,都会因为和现实构建的不一致性而导致消极的情绪体验,而正是这种不一致性,会随其与现实的差异大小而左右我们后悔的深度。

对抗后悔的白日梦

假设人人都能心想事成,恐怕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后悔,也许当年曾是如愿以偿的事情,在今天却令自己捶胸顿足。虽然“无怨无悔”只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境界,但我们仍可以尝试用一些方法来减少后悔发生的可能性。

首先,减少对比可以削弱后悔程度,这一点尤其适用于短期后悔。对于已经做完的事情,不去与预期假设进行比较或者预期假设与现实情况不可比较时,人们都会体验到更少的后悔。比如,当跳槽到了新公司之后,比较新旧东家的倾向往往难以遏制,这时不妨马上专注做眼前的工作,以减少对比可能带来的后悔感。

其次,比起切合实际的假设思维,有时候来点不切实际的假设思维,可以有效减少后悔。既然“假设思维”顽固存在,那么不妨顺水推舟尽情想象,尤其在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条件不确定的情况下。例如在进行风险投资时,想象几年后自己可以坐在别墅里悠闲的品酒要比预设自己究竟将获得百分之五还是百分之十回报更能避免后悔。

另外,在面对“做”还是“不做”时,不妨在“长期”和“短期”后悔之间做出选择,反正都将承担可能后悔的结果,了解了两种后悔的可能性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每个人都不妨做个适合自己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