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稳步推进新课改 十年功夫一剑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稳步推进新课改 十年功夫一剑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3年课改正式启动之初,敦化市教育局组织中小学领导干部和教师学习国务院、教育部以及省、州、市教育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等以及相关文件精神,讨论制定了《敦化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方案》、《敦化市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案》和《敦化市关于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使教师新课程改革、培训走上了规范化运行的轨道。

一、采取分层次培训,为新课改奠定基础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要求,结合敦化市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层次培训:

1. 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先行培训。教研员和骨干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必须站在新课改理念的最前沿上。教研员担负着学科培训的重任,教研员对课改精神、课程标准的理解、把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课改培训的质量。在工作中要求他们转变工作方式,还要将学习、研培结合起来,自觉变指导检查为合作、服务、研究,与教师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同时,教研员必须完成“八个一”、骨干教师必须完成“六个一”的目标要求。

2. 中小学校长重点培训。2004年8月组织了中小学领导干部新课程标准培训,参加培训的中小学领导干部238人。2006年组织中小学主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就“如何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专题培训。

3. 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中小学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自2003年起至今,每年寒、暑假期间都举办中、小学各科课改实验培训班共计18期。为扎实有效地开展课程改革工作,我们采取了分层次培训,重点实施培训6大策略:

(1)“理念引领”的策略。在抓好集中培训的同时,组织学校领导走出去学习。从2004年至2013年由教育局领导和进修学校领导亲自带队,带领城乡中小学教学领导、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织成的考察团前往首批进行课改实验的上海、北京、山东、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等地区和洋思、杜郎口、东庐等名校考察,先后参加了“全国管理者培训与教育管理创新”、“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与改革创新”等内容的专题培训和实地考察,使我们汲取了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外地先进课改实验区成功的经验,平均每年达6百多人次,达到了进一步增强课改意识,从容地做好我市课改实验工作的目的。

(2)高层次培训策略。一是邀请教育专家指导活动。早在2003年至今,我们邀请了王文湛司长、中央教育科研所齐欣研究员等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培训指导。二是请进名师来讲学。特邀长春汽车区、吉林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来敦化讲学活动;连续三年请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省级《名师“送培到县”活动项目》讲学团,派名教师来我市送教、送课,为城乡教师搭建了从专家到中小学教师的一座“桥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专家引领。

(3)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策略。5年来,我们分别组织了全市城乡中小学音乐、心理健康、科学、体育学科(非体育专业及兼职的)教师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教学综合技能”离职脱产培训班;每年还利用寒暑假对全市的新任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脱产培训,使非考试薄弱学科教师和新任教师提高了教学技能,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4)以赛促教改研培策略。每年精心组织的中小学各科教学能手大赛,组织了全市城乡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基本功与教学技能竞赛”、选拔赛、研讨课等,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的舞台,积极引导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探究教学规律,提高专业技能。先后举办了敦化市中小学走进新课程、新教材讲课大赛,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竞赛等50余场,近千人参加了竞赛,通过竞赛活动达到了以赛促练、以练促研、以研促培的目的。

(5)科研课题引领策略。中小学在课改实践中深入开展主题教学研究,提出了“抓住一个观点、突出一个主题,解决一个问题”的要求,以整体优化为突破口,推行“小问题,大道理”的教学主题研究,引领中小学教师研究回归最具体的问题,尽量坚持立题小、起点低、节奏快、实效高的原则,深入课堂教学,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疑难问题。

小课题、片级教研主题的确立,为我市建立宏观性课改研究主课题打下了良好基础。作为主打研究课题,我市申报立项了吉林省课题规划办“十二五”课题《农村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开发研究与实践》,被确定为“十二五”省级重点资助课题,起到了指引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研究方向的作用。2006~2012期间,承办了国家科研课题现场研讨会2次,省级课题5次、州级课题9次现场研讨会;21所学校获“吉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课程改革优秀实验学校”名称。

(6)名优教师带动策略。实施“名师工程”是敦化市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确立了以实施“金字塔”工程为突破口,建立“教师结对帮扶”网。我市本着“固塔基、强塔身、树塔尖”的原则抓教师队伍建设。即“固塔基”:实现5000名教师全员达标;“强塔身”:培养1000名骨干教师(含400名教学能手、200名学科带头人)的中坚力量;“树塔尖”:打造50位名师的精锐领军团队”。为此我们建立了7个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让一大批农村教师在城乡三级研培协作体这块沃土上迅速成长起来。

二、建立基地,城乡联动,深化课改实验

1. 建立课改实验基地。为了推进课改实验的顺利进行,2004年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建立以市三中、五中、二小、三小学课改实验教研基地校。2009年我市又乘势建立构建高效课堂“五校联合体”学校;我们在汉族4所学校开展小班化实验;9所小学开展小课题“三级管理”机制,在以互助、互学、共享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至此成功打造了课改工作“试验田”。通过开展各项课改实验活动,特别课题研究、教材课标使用的研究,积累实验样本、个案资料,并把这几所教研基地学校的课改经验向全市推广,为我市全面实施新课改起到了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

2. 建立城乡研培基地。2007年制定了“敦化市建立三级教师研培网络实施方案”,提出了建立“多元互动交流教师研培”体系,在教育局的领导下,由教师进修学校牵头,建立了“市——片——校三级研培网络”,按照城乡区域划分了4个大片,在每个片中挑选了一所资源配置较强、师资力量雄厚的中、小学校为教研师培基地校(全市共选出8所中小学),其他学校属于成员校。以培训基地校为中心,联合周边的农村学校,开展了交流途径多元化、活动形式多样化教研、师培的8个研培联合体。

“教师研培联合体”的建立,实现了研培工作的“三个转移”:一是实现了由教研员的研究向一线教师转移;二是实现了由进修学校的单独管理向培训基地转移;三是实现了由抓市区学校研培向农村学校转移。形成“科研先导、研训一体、基地辐射、城乡联动、资源共享、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研培格局,有效地推动了课改的进程,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此达到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聚焦课堂,强化教研,优化教学过程

在课改中倡导“走进新课程,体验新课程,实践新课程,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课堂教学是教学中心工作的主要形式,是达成高效课堂“全员参与、人人快乐、生生合作、共同成长”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市紧紧围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鼓励教师创新教学,积极探索新课程教学的思路、方法和模式。

“结合他人的优点,切合自己的实际,创自己的特色”。为此,在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杜郎口中学的“三步六环节”课堂教学法基础上,我市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研究。高效课堂教学难点是从细化课堂教学环节开始研究,敦化市一中率先尝试“导学案”实验研究,重点侧重“点、学、导、练”授课方式;城乡各学校经过几年课改教学实践研究,也形成了多样的教学模式。至此,构成了我市建立“构建高效课堂”的特色,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学校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全市绝大部分学校的设备设施、师资队伍,还是办学思想、教育教学质量,与课改前相比,都有了全新的变化。特别是我市中小学连续上几个台阶,有的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延边州内的课改示范学校。

四、历经十载,课改历练,彰显成效

1. 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灌输式转变成了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2.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呈现新的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引入,是本次课改的一个突出特点。众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又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起,组成了学校完整的三级课程体系。

3. 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教研重心发生了变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参加国家、各类教学大赛获奖。有56名教师获国家级一等奖;300名教师获省、州级一等奖;有近千名教师在参加省、州的各类教学大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获得各种奖项。(2)敦化市2010年以来连续三年全市中考成绩稳中有升,600分以上的考生平均每年达110人;在高考方面:2010年重点大学考生平均为500人以上,位列全州前2位,共有4人考入清华和北京大学。(3)课程改革提升了影响力。2010年敦化市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县区”的光荣称号;并先后被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学院评为吉林省课改先进实验区”、优秀课改培训基地、继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很多种荣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