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华为与中兴:同城兄弟抱与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华为与中兴:同城兄弟抱与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华为中兴,是中国电信设备行业中为数不多的、真正全球化的企业。因为都根植于深圳,而且成长的路径以及业务的相似,它们被人称为同城兄弟

也许正应了一句老话,“亲兄弟明算账”,华为和中兴之间一直明争暗斗,他们是兄弟,更是相互竞争的对手。

紧随爱立信的脚步,华为也在欧洲中兴――这让中兴多少有些腹背受敌的感觉,也让人揣测两讼案之间的联系。

事实上,从华为中兴到中兴反诉,两家公司已经缠斗数回合,而无论是华为还是中兴,此前都有官司缠身,不同的是华为刚刚了结,中兴还忙于应对。

华为有关人士表示:“华为中兴与爱立信中兴只是时间上的巧合,我们曾与中兴就专利问题进行多次友好协商,在协商无效的情况下1只能动用法律的途径来解决。”

尽管工信部等部委早已介入,华为与中兴的有关人士也暗自向记者表示出渴望和解的意图,但双方的“诉”战不没有因此终结――这对兄弟正在为各自的利益角力,没有找到利益平衡点之前,谁也不会放手。

诉战

5月10日原本是华为、中兴进行新一轮专利许可谈判的日子。在此之前,华为与中兴进行了3次面对面的谈判,谈判的氛围十分“愉快”。不过,突如其来的诉讼将第四次会谈的地点从专利桌移到了法院。

5月28日,华为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中兴通讯侵犯其数据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专利和商标权,而德国法院也批准了华为的请求,向中兴了临时禁令。

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表示:“华为在发现中兴数据卡产品非法使用华为注册商标后已发送了停止侵权承诺函,但中兴并未终止侵权行为。为了保护本公司的合法权益,华为不得不采取法律手段,请求法院禁止中兴继续侵犯华为的专利权及商标权。”

中兴随后发表声明称,德国法院的临时禁令非正式判决,是一项临时措施;中兴在华为获得该项商标注册前1年就已经停止相关标志使用,对中兴通讯经营成果无影响;另外,华为无权将RHS标志注册为商标,中兴已经在欧盟申请撤销。

作为对华为欧洲中兴的回应,中兴在深圳中院华为侵犯其三项LTE专利,判定华为立即停止制造和使用TD-LTE系统设备,并且禁止华为开展TD-LTE规模技术试验。

这并不是同城兄弟之间第一次争锋相对,不过,作为中国电信设备厂商在全球市场竞争的两面旗帜,两者第一次互诉还是吸引众多媒体的目光。

有人感慨同城兄弟“相煎太急”。电信专家项立刚就表示,对于共同开拓海外市场的两家企业而言,它们之间摩擦,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不一定要用诉讼的方式。

更多人则对电信圈内的诉讼习以为常。

电信专家付亮表示:“无论是华为还是中兴,都已经是国际型公司,也都应该按国际规则出牌,因此不能片面上升到民族层面,毕竟这是公司的商业行为。”

“在通信圈里面,官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爱立信和华为先后中兴,至少说明中兴和这两家公司在知识产权和专利权方面的认识上存在分歧,而且分歧得不到解决。”

付亮介绍,不管是3G标准,还是LTE标准,或者其他的通信技术,你如果想构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你就会发现涉及很多技术细节,这些技术细节掌握在不同的设备商、软件商手中。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谁也离不开谁。因此,付费和交叉授权,是业内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通用方式,而当公司之间利益不能达成一致,就有可能引讼。”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通信行业专利诉讼达到数百起,其中苹果公司46起,摩托罗拉44起,三星32起,诺基亚27起。

在华为中兴前,它与摩托罗拉之间的诉讼达成和解。

华为内部人士表示,公司每年花在研发的资金占收入的10%,今年还将招聘2万名研发人员。2010年,华为支付了2.21亿美元的专利许可费,中兴似乎并没有为此花费太多的资金。

“华为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和所有的厂商都签订了专利使用许可协议,付出了很多的专利费用和‘学费’。”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华为在欧洲中兴更像是寻求“成本的公平”。

不过,中兴公关副总经理张锦章在接受《大经贸》记者采访时表示,2010年中兴投入专利使用费的金额达1.1亿美元,与高通等公司签署专利使用的协议。

《华为的世界》作者冀勇庆说,“前些年我去过欧洲采访,当时华为已经有1000多人了,中兴只有100多人,明显在业务拓展上不是一个级别。近几年,中兴在欧洲市场拓展很快,尤其在终端和数据卡业务方面,能和华为一较高下。”

“这更像是中兴的成年礼。”付亮表示,“你要成为被承认的国际通信设备商肯定会出现这样的诉讼,业界的巨头也没有哪个在诉讼之外。”

2003年,华为遭遇了思科的案,思科称华为非法盗窃了其掌握的知识版权。与互联网解决方案领导者的碰撞,让当时并不知名的华为迅速成名。中兴似乎复制着这一路径。

暗战

在某种程度上,华为堪称中国企业的楷模。这家靠交换机起家的企业在短短20年内便在全球电信设备行业中跻身于顶级厂家之列,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真正全球化的企业之一。

与华为一样以深圳为大本营的中兴则是凭借着红极一时的“小灵通”被国人知晓,那时,中兴的海外版图还远没有现在这般广阔。

事实上,近年来中兴都在紧跟华为的发展步伐,以类似的战略在相同的市场中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华为曾经在海外工作的员工介绍,当年华为开拓中东市场时,中兴也亦步亦趋,用华为式的低价与服务来争取自己的客户。

在此后几年中,中兴迅速占领了非洲、拉美和中东的新兴市场。同样,就像华为一样,中兴正快速打入欧洲市场。中兴与华为拿出策略也十分一致:价格和个性化的服务。

此外,华为和中兴也开始更加注重国内市场――无论是大举进攻手机终端市场,还是加快布局企业网市场,都可以看出中国市场正成为两家企业在海外争夺之外争夺的关键区域。

细心的人不难在国内许多网络媒体、城市的地铁、杂志上都发现华为的广告――华为开始面向国内消费者做品牌。而一向神秘低调的华为人不断现身微博、频繁出现在媒体面前,以及华为手机体验店进驻北京、上海等地,似乎都预示着华为正加强它对国内消费者和企业客户的影响。

而中兴也适时在国内销售blade手机,该手机在诺基亚的老家芬兰以及欧洲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除此之外,两家公司都了“端管云”的战略,将终端、系统设备、云极端作为企业今后发展的重点。

当然,最令坊问津津乐道的可能不是这些,而是华为和中兴所谓的“军方背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是中国军官;中兴最大股东是一家由国有电子研究所和国有企业联合拥有的控股公司,两者都是单位。

对中国疑心重重北美诸国和印度都以可能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和中兴的进入设置重重障碍。

可能因为这些原因,人们提到华为和中兴时,总会说

它们是同城兄弟,事实上,连两家公司的员工也不排斥这样的称呼。

张锦章并不赞同“跟随”这个字眼。他表示:“华为和中兴是同城兄弟,我们在海外一同开拓市场。”

多年以来从未走出华为的阴影,不到华为一半的销量无疑让同处深圳的中兴感到脸面无光。中兴2010年销售收入达703亿元,同期,华为销售收入1852亿元。华为紧随爱立信之后,坐稳通信设备供应商第二把交椅,并很有可能在年内赶超爱立信。中兴则位列通信设备供应商第五。

近年来,中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它还无法撼动华为在业界的地位,不过从中兴公司领导层面对媒体时的态度可以看出,中兴要做的绝不会是第二个华为。

而在冀勇庆看来,未来十年,华为不仅想成为一家技术领先者,还想成为一家年营收1000亿美元,和思科、惠普、IBM等西方IT巨头并头竞争的企业。

几年前,中兴董事长侯为贵就给中兴定下发展目标――2015年成为世界级卓越企业。

很多时候,华为和中兴之间并不会爆出针锋相对言论,不过,你很容易感觉到相隔数十公里的两家企业之间竞争的氛围。

这一次暗战变成了诉讼。

在相互较劲多年之后,华为中兴让人感觉有些不按常理出牌,至少不按中国的逻辑出牌。不过,透过以来的种种迹象,不难看出两讼中都有同一个关键词一LTE。

“华为中兴并不要把中兴怎么着,而是为了企业争得应有的权利,在这个行业拥有更好的位置。”在冀勇庆表示,欧洲LTE数据卡市场启动在即,华为这时中兴,不排除有打压中兴势头的考虑。

LTE终于有望在未来成为移动宽带的统一技术,并将以比以往任何移动技术都更快的速度发展,未来将肜成涉及几千亿元的巨大市场。

数据卡和LTE是华为中兴两家重要的增长驱动力。目前,华为、中兴占据全球数据上网卡制造商的前两位,销量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而华为与中兴在LTE上的专利所占全球的比例十分接近。

与此同时,华为、中兴等公司都在争夺LTE订单:华为此前拿下了包括荷兰运营商KPNNV、西班牙二电信和德国电信在内的LTE订单;中兴通讯则在瑞典、丹麦独建全球第一个LTEFDD/TDD双模商用网。

华为在欧洲三国提出,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是诉讼相关产品进行销售的主要市场。

虽然华为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还是希望谈判解决,以协商的方式解决是最好的结局”。中兴也表达了希望和谈的意图,不过目前还没有丝毫可以和谈的迹象。

华为和中兴的诉战最终结果如何?现在给出答案还为时过早,不过,业界普遍希望两家能有一个平和的解决之道,继续维持竞合关系。

冀勇庆表示:“对于中国企业来讲,诉讼未必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中兴和华为手中都握有一些筹码,如果它们将手中的筹码集中起来,也许能在海外市场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