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语文常态教学和考试脱节的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语文常态教学和考试脱节的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结合考点教给学生“赏文之道”和“为文之法”,那么日常语文教学与考试之间一定程度脱节的尴尬局面将会有很大的改观。

【关键词】赏文之道 为文之法 日常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是学生失分较严重的两项。平时教学中,我们在现代文和古诗词的讲解上用时颇多,为何成效却不容乐观?这固然与教材中选文的典型性、特殊性和高考试卷中选文的普遍性、一般性之间的矛盾有关,如现代文选文,教材多选用像鲁迅《祝福》、朱自清《荷塘月色》、巴金《小狗包弟》等现代大家的经典之作;同样,古诗词也多选用李白《将进酒》、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声声慢》等杰出的诗人词宗的作品。而高考试卷中的选文多如林海音的《血的故事》、周朴《春日秦国怀古》这样的普遍性、一般性的文学作品。但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我们教师教学行为中的深层原因。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和诗词鉴赏是拉开分差的重要题型,但我们所惊诧的不是分差,而是当代高中生在答题中表现出来的对母语的生分,审美能力的孱弱和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搞语文教改,好多东西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还是光停留在技术层面上;一些技术性的操作,甚至是很零碎的东西,技术化的东西,对从总体上提高语文教育水平帮助不大。文学是人学,是语言的艺术,集中体现了母语(汉语)诗性魅力,对人性有时更要从审美角度评判,而不是以单一的价值判断为准绳。但日常语文教学常常脱离了文学文本,离开了语言本身的审美性。

在日常课堂中,我们的许多老师,多用条分缕析、支离破碎的讲解方法,上课喜欢“一言堂”,从头讲到尾,程式化、模式化严重。课堂内容还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因为这部分可操作性强。还有些老师,把语文课变成了思想观念课,以不变应万变。而在应试过程中学生面对一篇文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懂并完成相应的试题,这种短时浏览、瞬间感悟的解题方法就必然与我们日常的教学模式发生尖锐的冲突;日常课堂上教师或照搬教学参考书或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这就必然导致了考场上的学生也只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这样的形势下,学生在这两大项试题中失分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语文教学尴尬的局面也就随之产生了。由此看来,日常语文教学与考试存在着一定程度脱节的问题,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仅教给学生前人赏文的结果,而要结合考试教给学生“赏文之道”和“为文之法”,从而使教与考的天堑变为通途。

现代文鉴赏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整体感悟、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主旨以及基本的情感指向,做到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其次我们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作者又是如何为文的,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同时,在整个的阅读鉴赏过程中,我们的落脚点要始终踩在文本的主旨内涵上。例如,张晓风《有些人》一文只有四个片断,四个片断看似毫无联系的四则故事,但这四则故事有着内在的联系。茫茫人海、悠悠岁月中,作者为什么能清晰地记得这些“有些人”,是因为他们触动了作者的灵魂,给了作者真善美的启迪,并对作者的精神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而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就是本文的主旨所在。为何有这样的整体把握?是因为作者分别从女教师、米店老板和数学老师等普通人常见的行为中,发掘出真诚、敬畏与无私助人等的可贵品质,而相对于“我”对待衣衫褴褛路人那患得患失的心理活动,洞悉到了人本心的迷失。在这一“冷”一“热”的鲜明对比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强烈的褒贬爱憎,进而我们知道要在日常小事中多扬善、努力追求真善美。在娓娓而谈的凡人俗事中,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文字所具有的催人反思、促人猛醒和导人向善的力量。

古诗词鉴赏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或是照搬教学参考书,零敲碎打,一句一句地讲解,一句一句地翻译,不注重整体感悟;或是脱离考点,只告诉学生“是这样”,而不注重鉴赏方法的指导,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是这样”。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如果逐字逐句地来讲解翻译,就不仅破坏了这首诗整体的意境与诗情,而且还将导致这座美的殿堂的颓然坍圮。因而我们要通过参读、诵读、美读、议读、比读等各式的读法,在反复的读中整体感悟诗情与诗境。从诗的题目可以看出诗人选用了五种意象:春、江、花、月、夜,因而可从意象入手来鉴赏这首诗。但何为意象?简单的客观物象并不能称之为意象,客观物象要成为诗歌意象的话,要具有多种多样的特点,要融入人的情感与理性哲思。在这五个意象中,明显以“月”为主,月的“无处不在、银白色、孤独、懂人心、知人意”等特点,使其可以传达离人之间的相思之情;月的阴晴圆缺、月的永恒存在又引发了诗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哲理思考。可见,鉴赏诗歌时,我们可以从意象入手,分析诗句找出客观物象的特点,进而得出诗的情与理。

对于诗情、诗境与诗意,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重要的还要知其所以然。《长亭送别》因其以景物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成为“古典戏曲中情境交融的最好的典范”,“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中的“晓”为什么不能理解为“清晨”而要理解为“晓得”,“醉”不能理解为“醉朦胧”而应理解为“醉红色”呢?因为联系全文,在赶赴长亭途中,《滚绣球》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宴散之后,《四边静》中“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一煞》中“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多次点明长亭送别的时间是傍晚,而不是清晨,由此,“晓”不能理解为“清晨”。如果把“霜”理解为“清晨树林上的挂霜”,那么“醉”就是“醉朦胧、无精打采”之意。也就是说挂霜的树林为什么无精打采呢?是因为离人洒下的泪水啊!结合文本语境可知,这样的理解明显是错误的。因为在古诗文中,离人泪是血泪,是红色的,而这里的“林”应为“枫林”,经霜后的枫叶变为红色,这红色就好像是离人泪泼染的,因而“醉”应理解为“醉红色”,“晓来”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晓得”。由此可知,这句话该这样理解:晓得是什么把那经霜的枫林泼染成醉红色的吗?全是离别之人洒下的血泪啊!通过这样的文本细读、逐层分析,我们就可以走进当时的离别场景中,真切地感悟那浓得化不开的离情。

在古诗词鉴赏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鉴赏诗词的方法,如从诗词标题入手进行设问,或从题材特点入手,或从诗眼入手,或从意象入手来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与情感。如杨炯《从军行》,从题目来看,我们不仅可以直观感知这是一首边塞诗,进而明确诗的基本内容。同时,也禁不住想问一声:诗人为什么要从军呢?因为“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而且诗人还选用“牙璋、铁骑、旗、鼓”等具有边塞特征的意象,由此感悟到诗人要抒发一种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滕王阁》从题材分类上应属于咏史怀古诗,而在咏史怀古诗中,一般通过变与不变来抒发物是人非、人世沧桑之感,感叹时间流逝;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这些题材特点入手找出诗中变的事物和不变的事物,找出感叹时间流逝的句子,从而理解诗歌的情感与内涵。

除这些基本的鉴赏方法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注重积累,对学过的诗歌意象内涵、手法作用、题材内容、风格特点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在大量积累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对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就熟悉了,拿起一首陌生的诗歌,我们就不会无从下手了。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结合考点教给学生“赏文之道”和“为文之法”,那么日常语文教学与考试之间一定程度脱节的尴尬局面将会有很大的改观,教与考之间的天堑也将最终变通途。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