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首先阐述了税收政策作为重要的间接干预手段在产业结构政策中的必要性及其定位。然后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的深入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方向。结合以上分析,最后提出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税收政策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税收政策;影响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59-02

一、税收政策在产业结构政策中的必要性及其定位

(一)税收政策在产业结构政策中的必要性

虽然各国对干预产业结构的态度不同,甚至有些国家(如美国)被宣称为没有产业结构政策,但事实上各国实施的许多税收政策和其他政策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因此,可以说产业结构税收政策是广泛地存在于各个国家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产业结构税收政策的实施不仅具备可能性,而且有其必要性。产业结构税收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加以弥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价格机制将会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完全竞争现实中很难(或不可能)实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市场配置的低效率状态,即市场失灵。

2.赶超战略的实施,需要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加以促进。赶超战略一般是针对后起国而言的,其致力于在较短的时期里取得尽可能高的增长,以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达到赶超先行国的目的。出于这种需要,后起国政府的介入就成为必要,而税收政策是政府实施赶超战略的重要手段。后起国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税收手段达到选择主导产业、引导技术进步、改变资源在产业间的分布等目的,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日本就是采取赶超战略的一个典型例子。日本在二战后采取了包括特别折旧、税收豁免、准备金制度等大量的税收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跨越式转变,其随后的经济快速成长被许多人认为是政府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成果。

(二)税收政策在产业结构政策中的定位

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手段很多,但可以大致归集为两类:直接干预手段和间接引导手段,以直接干预手段为主的产业结构政策被称为直接干预型产业结构政策,以间接引导手段为主的产业结构政策被称为间接引导型产业结构政策。很明显,税收政策属于产业结构政策手段中的间接干预手段,其通过对市场因素的改变,间接影响市场主体行为,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以我国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例,其推出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较大部分属直接干预性质,总体来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国经济加快实现了复苏,但是这并没有解决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后金融危机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税收政策这一间接干预手段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我国产业结构状况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看,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

1.产值结构不合理。在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中,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产值偏低。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自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趋势。第二产业一直保持三次产业中的最大比重,近年来还有上升的趋势,几乎占我国产值的一半左右;第三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这一比重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另一方面,这一比重的提高幅度是缓慢的,近几年第三产业比重水平在徘徊,甚至出现下降。

表1反映了其他国家的产业的产值结构比较情况,在2005年前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一般在2%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在30%上下,第三产业一般为70%左右。即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也达50%左右。而我国即使到2008年第一产业比重仍达11.3%,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48.6%,而第三产业只有40.1%,与国外相比差距明显。

2.就业结构不合理。在就业结构中,主要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相对较小。从图2可以明显看出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力构成的变化趋势,第一产业仍为劳动力最积聚的地方,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比重在稳步提高,但这一提高趋势仍不明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2反映了其他国家产业就业结构的比较情况,在2005年前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一般在5%以下,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都在65%以上;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一般在20%左右或以下,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多数国家在50%以上。而我国在200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达45%,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只有31.4%,即使到2008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仍高达4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只有33.2%。

3.产需矛盾突出,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与高附加值的产品短缺并存。我国主要工业品中,有80%以上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同时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国内短缺产品。我国是钢铁大国,粗钢和钢材生产能力已分别达5.7亿吨和6.8亿多吨,生产能力只利用了85%,同时又要大量进口钢材,国内不能生产而市场又急需的高附加值钢材品种。我国也是世界纺织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每年还要大量进口高档面料。造成了我国当前的结构性需求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经济效益不高,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低,多数产品单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30%~90%;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并且劳动力缺乏与社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专业素质。

三、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支持和提升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税收政策

随着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改革的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及我国进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我国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支农方式,充分利用税收政策,支持和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1.通过更深层次的税收优惠大力扶持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我国当前国情下,乡镇企业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进一步提高针对乡镇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包括低利率贷款、低税率,更重要的是要为乡镇企业的技术升级、产业优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为工业反哺农业创造畅通的税收渠道,保障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力度。

(二)支持工业战略性改组、优化与升级的税收政策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各项财税政策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依靠现有基础,有进有退,进一步发挥劳动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大力支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增加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财政投人,推动工业战略化改组、优化与升级。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在我国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仍然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因此,依靠现有的工业基础,增加对传统产业和技术改造的投人支持,就成为财政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内容。首先,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银行信贷等手段,带动企业增加科研投人,提高企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并积极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工业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

2.积极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3.综合运用税收手段,有进有退地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对我国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全部予以支持,既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也是财力达不到的,因此,政府必须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还偏低,吸收就业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综合利用各项税收政策,加快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优化第三产业的结构,应当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1.增加基础设施投人,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私营部门、外国企业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引导形成以企业为主,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人新体系。抓住关键领域,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并通过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技术高、有市场需求、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大项目。

2.支持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仍旧以服务业为主,使服务业在总量增长中促进结构优化,在结构优化中实现总量增长,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税收优惠或减免为主要政策手段,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发展方向,引导带动私人、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到服务业,增加现代服务业的投人,促进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并有效地拓宽服务的领域,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苏 明,杨舜娥,赵福昌.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2(6).

[2] 石 坚,周华伟.强化税收调控功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宏观经济研究,2006(12).

[3] 戴罗仙.税收优化政策与我国产业优化升级[J].经济问题,2007(5).

[4] 孙亦军.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战略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1).

[5] 李晓华.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政策的互动关系[J].学习与探索,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