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充实展览工作内容,促进国内展赀业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充实展览工作内容,促进国内展赀业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外会展》: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出国参展的方式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国内企业的首选,因此首先请您谈谈目前我国的出展市场发展趋势。

蔡国枫部长(下称“蔡”):我国的出国展览工作一直以来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近几年,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参展商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活跃在世界展览市场。总体来说,我国的出展总体呈以下趋势:

一是项目数量稳步增长。根据最近两年的统计,我国的出国展览数量持续增长,每年展览管理办公室下发的出国任务批件多达千件以上,每年展出面积都在30余万平方米左右。

二是展团管理服务日益规范化。组展单位越来越重视服务,能够按照新修订的《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审批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从展品、人员的出境管理到展览团的管理都逐步规范。各组展单位也自觉加强了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做到展前宣传培训、严格审查展品,展中提供相关法律咨询服务,使展会上知识产权保护纠纷有所减少。

三是地域分布呈多元化特征。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影响,目前我国出国展览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时,组展单位也在积极寻找和开拓新的展览市场,特别是赴东南亚、中亚,东欧,拉美地区的展览数量和规模均有显著增长。

四是出展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组展单位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地区和行业优势,拓宽办展思路,尝试新的办展方式,在组展单位之间、组展单位与外国展览机构间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组办了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展览会。如在重点国家举办的系列中国出口品牌商品展览会、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组织的中国机电产品展览会,在日本东京和大阪组织的中国纺织成衣展览会以及华东地区各省市赴日本举办的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展览会等项目都初具规模,形成了品牌效应。在国外创办我们自有品牌的展览活动,建立中国的全球展览网络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中外会展》:贸促会是我国最早组团出展的机构,出展涉及面非常广,请问目前出展重点地区有哪些?

蔡:本着为政府服务、为企业服务的原则,贸促会努力实现出展市场多元化,在重视赴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参加、举办展览会的同时,努力在亚洲、非洲,拉美,东欧等国家和地区寻找和开拓新的展览市场,全方位,多层次做好展览工作。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赴发达国家和地区办展,巩固开发传统市场。

欧美发达国家及日本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传统市场,贸促会每年均组织企业赴这些国家参加或举办贸易展览会,进一步巩固、开发这些地区的传统市场和贸易渠道。

2 赴台湾地区办展。

为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贸促会近年来积极寻求赴台办展的时机。在多方面配合下,贸促会2006年顺利赴台举办了海峡两岸春季电子产品展览会,有力地促进了海峡两岸工商界的友好往来和信息交流。

3 加强赴发展中国家办展力度。

通过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东欧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参展、办展,进一步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的力度。例如,2006年,我们组织了赴印度、沙特、肯尼亚、利比亚、坦桑尼亚、墨西哥、乌拉圭、玻利维亚,捷克、古巴等国参加贸易效果较好的国际贸易博览会,赴塞内加尔举办中国贸易展览会,进一步加深了有关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扩大了我国在当地的影响,对促进双边政治,经贸关系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4 赴重要周边国家办展,促进经贸交流与合作,巩固睦邻友好关系。

贸促会重视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赴朝鲜、越南、泰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参加国际贸易展(博)览会,赴马来西亚举办中国机械和电子产品贸易展览会,促进了双边、多边经贸合作,增进了相互信任与友谊。

5 赴非建交国家办展,促进双边关系发展。

举办中国贸易展览会是开展对非建交国家工作的重要平台。近年来,贸促会在巴拿马、多米尼加等非建交国成功举办了中国贸易展览会,增进了赴展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在当地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

《中外会展》:随着新修订的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审批管理办法的实施,出国办展的审批权限放开了,这使得组展单位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这种开放是否会导致组展单位繁多,服务良莠不齐,参展企业无所适从的负面效应?

蔡:去年颁布施行的《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审批管理办法》(简称新《办法》),取消了原管理办法中关于组展单位资格审批的有关规定,对组展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做了水平式规定,组展单位扩展到所有具备条件的境内法人。然而这种开放仅仅理解为“权限放开了”,还不够全面,新《办法》中对于出国组展单位的行业准入是有明确规定的:一是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注册三年以上,具有与组办出国办展活动相适应的经营范围;二是净资产不低于300万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不高于50%;三是具有向参展企业发出因公临时出国任务通知书的条件,也就是对展览团进行外事审批和管理的条件等等。同时,新《办法》对展品和人员的出境监管、展览团管理和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引入了综合执法体制,将出国办展纳入行政许可,工商、海关、外事等综合管理体制的框架。

从过去的一年来看,组展单位比较好地遵照了规定,为参展商提供规范化服务,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接下来贸促会将会同商务部制定组展单位的资质及评定办法。我们希望通过市场准入机制和行业标准的约束,对组展单位的资质进行认定和评估,参展企业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权威认证来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实力的组展单位出国参展。

《中外会展》:据了解,贵部门的境内展览处已经成立,这是否意味着贸促会展览部的工作中心将不完全是出展,在发展国内展览项目方面,请问未来将有哪些大的举动?

蔡:设立境内展览处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贸促会作为展览公共服务机构的职能,进一步充实贸促会展览工作内容,积极引导,努力促进境内展览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在发展国内展览业方面,我们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1 开展境内展览的调研工作,加强对展览行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展览市场规律以及展览业国际化合作的研究工作,加强对展览会信息的统计工作,开展展览会数据审计服务和业务咨询服务,设立专门的展览咨询服务网站,建立行业内权威的信息平台。

2 加强与全国展览审批部门、展览管理部门和地方展览管理部门、展览业协会组织的联系,根据业界的实际需求

向相关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引导和规范国内展览业市场,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3 加强与国外有关商协会、展览公司及其驻华机构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努力引进先进的展览管理经验和知名展会,促进中外展览业的交流,力争培育几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品牌展览会。

4 有目的、有选择、实质性地参与各地方举办的大型展览活动。对于所参与的展会活动,将从中国展览业市场整体角度上考虑,立足促进相关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和展览业市场健康发展,推动展会的国际合作。提高管理水平,树立行业典范。

《中外会展》:贸促会发展境内展览的优势何在?有不利的方面吗?如何利用优势和克服困难?

蔡:贸促会发展境内展览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总会具有广泛的展览信息渠道,与业界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国外展览机构具有广泛和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长期参与境内大型展会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管理、协调和办展经验。境内处正是在充分利用上述四个方面的优势来开展工作的。

影响境内展览发展的不利方面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不健全、重复办展现象严重,展会经营和管理不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行业诚信度不高、场馆建设过热、高级展览人才匮乏等。对于境内展览处而言,我们将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展览业实现“四化”,充分发挥贸促会作为展览公共服务机构的职能,推动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展览业服务体系,发展相关服务环节、参与行业标准和评估体系的建设。

《中外会展》:国内多次出现展览会“傍名牌”事件和同类展会同时同地召开的现象(上海车展,北京车展、北京面料展等),由此还引发过冲突事件,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会展审批制度下,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现象?

蔡:总体来说,出现克隆展会和同时同地举办类似展览,主要原因在于行业规范不完善,当然也不排除既有主办方迫于生存压力而采取不正当竞争的因素,也有归口审批渠道协调沟通不畅的原因。

展览行业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建设,狠抓诚信建设,自觉维护展览业的良好形象。同时引入综合执法体制,切实查处违法经营活动对于违法经营的单位,充分调查取证,并依法提请民间组织、事业单位,企业登记管理机关和市场行政执法机关予以惩处。

《中外会展》:如何看待我国会展业的并购重组现象?我国的会展业是否已经到了重组的阶段?

蔡:我国会展企业的并购、重组是伴随着外国展览巨头的进入而应运而生的。中国会展企业主要是在外因的作用下实施并购重组战略的,一方面这种并购与重组给国内企业造成了市场压力,丧失了部分市场份额,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兼并重组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国外的先进的展会运作模式,提高了中国展会的品牌和层次。并购与重组的现象说明中国会展业正在趋于稳定,由群雄逐鹿过渡到几足鼎立的阶段,也正说明市场即将进入繁盛的时期。

目前的中国展览业面临着展会数量多、主办单位多、行业重复办展多三大问题,这是会展市场发生并购重组的内因。如果没有外部的压力,这种并购和重组也会慢慢进行。所以说,内外因的并举,会展业的重组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中外会展》应该如何重组?重组应注意什么?

蔡: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展览市场的并购重组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a 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或力、事处

b 国外展览公司移植其品牌来中国

c 直接投资参与展览场馆的建设

d 参股经营,合作办展。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与广州光亚展览公司的合作,双方就广州国际照明展达成协议,有法兰克福展览公司按照该展会的作价金额投如50%的股份,展会由两家公司共同运作,双方各享有50%的产权。

e 设立合资会议展览公司。例如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励展博览集团合资组建的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 可以看出,以上五种方式是渐进式的,其中前两种方式为后面的并购与重组打好了铺垫,后面的三种模式可以视为并购与重组的方式。同时。面对国外巨头的合纵政策的压力,国内一些有实力的会展企业正在加强合作;同类展览间进行合并联合;有实力的展览公司会采取兼并、收购展览会的方式壮大自己。

国内展览业的并购重组主要有两种方式:

a 以资产为基础,实现会展企业合作。

资产重组是大部分国有会展企业当前面临的课题。只有进行资产重组,才能剥离不良资产,重新配置企业资源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以上海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原有国有企业基础上,经过资产重组,现在已经成为了跨地区,跨行业的多元化企业,目前拥有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国际展览运输有限公司,上海国际展览服务公司,上海达华商务展览公司以及上海亚太广告公司、上海全方实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司马展览建造有限公司等企业,集场馆、出展、来华展、展示设计,广告和展览物流等业态于一体,具备了较强的企业竞争力。

b 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促进国内展览公司的交流与合作,进而促进其融合。

兼并重组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兼并重组问题,要注意对国内企业产权的保护,外资的引入和国外会展管理模式的引入确实可以让我国的企业,我国的会展品牌短期内成长起来,但是外国的企业也不仅仅满足眼前的市场份额,而是着重对产权的控制,所以国内的企业在兼并和重组方面,要掌握住会展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也就是说,我们是利用外资,取其之长,补己之短,而不是完全出让自己的所有权,要掌握好度。

对于国内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行业协会和政府只是起到提示和规范的作用。

《中外会展》:您认为我国目前大量建设展馆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蔡: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城市都适合发展会展经济,发展会展经济必需要考虑当地的市场需求,产业支撑等因素。

目前,国内一些新建成的展馆使用率不高,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经济效益较差。实际上,这是脱离当地实际需要,展馆规模建设过大的必然结果。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属国内经济、商业中心,其经济水平高、规模宏大、辐射力广,是国外公司、企业为打入中国市场而来华参展的首选地点,建设2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览馆,满足举办大型国际性贸易展览会的需要很有必要。而其他一些中小型城市,经济发展地方性明显,连带力较小,对国外公司、企业参展的吸引力极为有限,即使拥有可以搭建2000个以上标准摊位的展馆,但举办如此宏大规模的国际性展览会也是极为困难的,而目难于实现。脱离实际、盲目攀比,一味地追求展馆建设规模、设施豪华皆非明智之举。

目前,国内展览业无秩序竞争日趋严重,与展馆设施建设的失控不无关联。展览市场发展有其自然的规律,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总量的制约。地方性城市建设展馆无视实际需求,一哄而上,片面追求面积大,装修档次高的展馆,不仅造成使用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也增加了展览市场协调的难度。在展馆设施明显供大于求的地方,展览业的准入门槛不得不降到了极不适当的程度。一些个体企业,在缺乏资质、信誉、经验、资金的情况下举起了办展大旗;展览场馆的拥有者为提高场地的出租率,相互恶性竞争。随着各地展馆建设热潮的方兴未艾,解决展览会过多过滥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也就越高。因此,展馆设施的建设应实行总量控制,展馆的规模、地点、标准、功能应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所在地区的展览市场管理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