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风暴底下的青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风暴底下的青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上世纪60年代,一句口号,指引了一代热血青年的青春之路。为解决粮食短缺和城市青年的就业问题,从1955年以来长达20年的时间里,有数以千万的城市人口被卷入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迁徙浪潮中。一批又一批生长在城市的年轻人投身于新疆、内蒙古、云南和东北的北大荒,“接受工农再教育,广阔天地炼红心。” 1968年的一天,时任《人民中国》日文版摄影记者的翁乃强在火车站送别前往北大荒的弟弟,弟弟是“老三届”中的六八届毕业生(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这三届学生毕业后基本都当了知青)。对于当时的送别情景,翁乃强印象很深。“这些年轻人满腔热情,有的在朗诵,有的在唱歌,场面非常热烈。”出于摄影记者的敏感性,翁乃强对这些知青在农场的生活非常好奇。他随即向领导提出申请,前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二十团八五二农场和第三师第二十五团七星农场,用几个月时间记录了知青生活的真实点滴。从翁乃强油画般风格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激情燃烧的时代背景,以及年轻人深沉而英勇的革命情怀。“我希望用摄影抓住一些高尚的、发亮的东西,这是一个时代的珍贵纪念。”知识青年们所面临的考验不仅是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困顿,还有荒野的危险和文化的贫瘠。但这些经历造就了他们人生的起点,也成为了令他们一生难忘的青春追忆。

连队召开颂扬会

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感召下,知识青年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在黑土地上。日落时分,知青们在粮囤上挂上红条幅和像,布置成一营二连的颂扬会现场。在当时,多干活,多完成任务是他们单纯、坚定的奋斗目标。

知青的一天:早请示、勤劳动、晚汇报

知识青年是在口号声和革命歌声中长大的一代,他们仰慕英雄、向往革命、渴望在革命的浪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迎着锣鼓喧天,伴着歌声口号,这些稚气未脱的青年斗志昂扬地走上离别的火车,投入到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革命事业之中。然而,他们的生活却从踏上黑土地的那一刻起开始变得陌生。知青的一天从“早请示”开始,以“晚汇报”结束。“早请示”就是在正式劳动前,每个班组聚在一起表决心、布置当日的工作。其中的重要节目就是“雷打不动”的“天天读”。《语录》、《兵团战士报》、《黑龙江日报》、《人民日报》是他们每天必读的精神食粮。随后,青年们排队拿着农具伴着歌声走向田间荒野,开始一天的耕耘。劳动是下乡生活的主旋律。当一天的劳作结束,按惯例还要进行“晚汇报”,连长会站在队前,讲一讲阶级斗争新动向,点一点XXX和XXX的早恋问题,或者号召大家再跃跃进,加加班……随后一天的工作方才正式结束。政治学习和革命生产,组成了北大荒知青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

粮上囤

开荒要在秋天用火烧荒,烧荒后把“生地”翻过来。来年春天再拔地,方能开始播种。开始几年,庄稼结不出粮食,反复持续几年,才能结出真正的粮食。粮囤是茫茫荒原上丰收的象征,也是知青们一年辛苦劳作的成果。

养鸡图

北大荒知青的生活是完全的自给自足。每个团有若干连队,包括农业、基建、工业、粮食加工、机械维修等专业连。图为农业连的知青在鸡圈养鸡。

荒野的考验:“蚊子军团”、冰棉鞋、草皮渍水

北大荒的冬天天寒地冻,夏天闷热潮湿,恶劣的环境对久居城市的年轻人来说是个严峻考验。说起夏天野地里威力无敌的“小咬”和蚊子,翁乃强至今唏嘘不已。“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蚊子。当我拍摄拖拉机犁地的时候,沼泽草丛里的蚊子像乌云似的,跟着拖拉机呼拥呼拥地转着飞。上厕所时要点烟烧火熏蚊子。我戴的解放帽,帽里儿是白色的,这么一扇,帽里儿就变成黑色的了。”夏天蚊子成灾,冬天冷得难熬。在冬日的沼泽上行走,一不小心踩进水坑,鞋裤就湿了。棉鞋冻上了,人们只能继续穿,用体温把鞋焐化。比起农场,“新建点”的条件更恶劣。“新建点”是知青们在荒野上建设新的生产生活基地的代名词。在茫茫荒原上,单说饮水就是个大问题。沼泽地里的水是草皮渍水。水是黄色的,洗完白色的衣服都会变黄。知青们就自制过滤箱——用大木头箱子打上眼儿,里面放一层棉花再放一层沙子。用这种过滤箱过滤出来的水看上去清澈了很多,但是煮完以后还是黄水。这些难忘的艰苦回忆日后成为知青们一生中值得回味的故事。

收割

图为知青们在割草。在“小镰刀打败机械化”的口号下,知青们经常以人力代替机械。他们挥起锄头镰刀,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着高涨的劳动热情。

拖拉机院的知青在排练节目

北大荒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知青们只能自娱自乐。团部和每个连有宣传队,知青里有文艺细胞的人会在农闲时排演节目。图为知青们举着“到安源”的照片,排练节目。

铁牛翻地

知青们把拖拉机叫做“铁牛”。开荒需要烧荒、翻地、拔地。翻地时,前面的人开拖拉机,后面的人扶大犁控制翻地深度。离开北大荒的知青们,都有着一种深厚的北大荒情结。照片里这位扶拖拉机犁的男青年现居香港。为了表达他对北大荒的感情,他在北大荒投资建学校,还资助从那里走出来的贫困大学生。

听大娘讲那过去的事情

兵团的老职工大多是脱了军装的转业官兵,还有一部分是从山东来投亲靠友闯关东的农民。图为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听农民老大娘讲述日寇占领北大荒时当地中国百姓遭受的苦难。

劳动最光荣:没有粮,没有房,全靠自己造

作为北大荒的开拓者,这些从城市走向农村的青年需要自己动手,创造一切生产生活条件。没有住的地方,知青们就在兵团老兵的带领下搭木头架子,用茅草和泥糊墙建房子。没有熟地,大家就年复一年地开荒垦地。清明以后,农忙期到来,抢种、中耕、除草、丰收。到了冬天,接着修水利、积肥,一年到头,忙闲有序。知青们没有周末休假,等到农忙结束,杀一口大猪,放假三天,这就是他们值得期盼的喜事了。

一位老知青回忆起当时的生活消费,至今历历在目。“一个月挣32块钱,扣掉12块钱饭费和3毛钱房钱,拿到手里不到20块钱,但这在当时已经算不错的待遇了。连队的小卖部是我们惟一的消费场所,小卖部卖些烟酒罐头、零食水果、信纸信封、邮票浆糊。但这些物资非常有限。”在翁乃强眼里,时势给了知青们脚踏实地的生活经历。“这些年轻人到第一线去了解贫下中农弱势群体的生活,这种经历也是必要的。他们由此知道了生活的不易,也触发了他们对北大荒的真诚质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