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大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大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问题提出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会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学者高度关注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主张“每事问”,亚里士多德也指出“思维来自于惊奇”。近年来问题意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以“问题意识”为篇名进行精确搜索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1979―2009年),共搜到相关论文1399篇,以“问题意识”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搜索到的论文数量更为可观,多达4773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试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大学生问题意识现状调查;第三部分设计几个关于问题意识培养的开放性题目。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对象为在校本科生,笔者在图书馆和自习室随机发放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42份,有效率为94.7%。其中男生79人,女生63人。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问题意识处于中等水平

调查发现,认为自己问题意识很强的学生仅占21.1%,认为自己问题意识较弱的学生占到19.8%,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问题意识处于一般水平,这说明当前大学生问题意识水平有待提高。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2.大学生普遍缺乏质疑精神

质疑与批判精神是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人总能比别人更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前大学生的质疑精神不容乐观,许多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迷信权威,不敢质疑。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对老师讲过的知识进行质疑并提出自己看法,但仍有25.1%的学生不善于质疑;敢于对学术大家的观点进行质疑的学生仅占16.9%,如表2所示。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提高他们敢于突破权威、标新立异的批判精神。

表2质疑精神各维度的描述统计

3.大学的提问技能有待提高

许多学生表示提问技能的欠缺导致自己难以准确地表述问题。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表述问题时并不能与自己的思维相吻合,仅有17.1%的人认为自己能很好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如表3所示。这说明学生的提问技能有待提高,大学生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这项能力的培养。

表3大学生提问技能状况

4.问题意识有所提高

为了了解问题意识的发展状况,在问卷中涉及了这样一道题目:你认为你的问题意识比中学时有无提高,原因是什么?可喜的是63.2%的人认为比高中时提高了,36.8%的人认为没有变化。在回答问题意识提高的原因中很多学生提到大学的氛围更为宽松,涉猎的知识面广;思维变得更为敏捷;学习的自主意识增强,等等。原因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大学生自身因素,这一阶段的大学生身心趋向成熟,认知水平提高,接受能力快,思维活跃,敢于标新立异,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这些是培养大学生问题意识的良好的身心基础。二是外部教育环境,大学有着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越条件。首先,大学阶段学生没有了升学压力,脱离了高考的指挥棒,应然状态的大学教育中基本不存在“应试”现象,相对于中学,大学生是从考试的桎梏中脱离出来了。其次,大学具有培养问题意识的良好条件。大学具有丰富的教学、图书和多媒体等开放性资源,这些资源是培养问题意识的物质基础。

四、思考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前大学生问题意识处于一般水平,问题意识作为创新的起点,在创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在问卷的最后设计了一道开放题:就如何提高问题意识,从学生自身、教师和学校三方面来谈点自己的看法。

1.大学生自身层面

首先,大学生应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因为知识是产生问题的沃土。其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最后,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加大思维的卷入水平,有意识地培养问题意识。

2.教师和学校层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多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把专业前沿知识纳入到课堂中,让学生集体讨论,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建立与学生交流的多种平台。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提出教师讲完课就离开了,导致有问题没机会问。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线答疑等方式为学生解惑。

学校要改变考评方式,营造和谐的考试环境。当前高校的考试评价机制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考试方式单一化,考试内容教材化,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因此,要改变原有的考试模式,使考试方式多样化,集笔试、口试、操作考试于一体;在考试内容上基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同时把学生平时的课程论文和学习表现也要纳入评价体系中。

参考文献:

[1]姚先本.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