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引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引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全面发展的高峰期,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自尊心自信心明显增强、有强烈的自我关切意识等。自我意识增强是青少年日渐成熟的标志,也是完成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必经阶段,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因而,必须充分了解青少年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青少年平稳度过人生中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自我意识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身的认识,包括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自我意识增强是青少年日渐成熟的标志。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青少年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决定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完成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必经阶段。但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自我认识的矛盾化、自我体验的情绪化和自我控制的薄弱化等。因而,必须充分了解青少年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并给予恰当的帮助与引导,从而使青少年平稳度过人生中的危险期。

一、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有强烈的独立意识

随着青少年期的到来,个体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着自己的需要和利益的人,所以儿童时代那种唯父母、师长之命是从的现象,人云亦云的现象减少了。对成人给予的现成结论不再那么满足了,对各种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评价,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结论。特别是随着思维的发展,青少年对人生前途以及社会发展能够做出自己的假设和想象,所以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力图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看法。这种独立意向的发展使其迅速摆脱了少儿时代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在行为上表现出鲜明的主动、自律的特点。他们愿意独立思考问题,富有独创精神,要求能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恋爱婚姻、升学就业、闲暇消费和社会交往等人生问题。

他们认为自己在身心方面都发展成熟了,由羡慕成人的独立地位转向要求具有成人的独立地位。他们竭力希望摆脱家庭约束,走向独立生活;希望成年人分享他们的体验,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及其他成年人的理解与尊重。他们对某些成年人仍把他们当孩子看待极为反感。凡是他们认为自己该管的事,自己能够干的事,都不喜欢成人插手或干涉,尤其在同伴面前更是如此。

(二)自尊心自信心增强

因为青少年可以指靠自己日益增长起来的体力和智力,来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具有独立活动的能力了,所以与此相应,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明显增强。他们力图在各方面表现出成人的品质和行为,很喜欢受到别人的注意,得到别人的尊重,而不仅仅是爱护和照顾。最担心别人不重视、不信任自己。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很盛,好表现自己的才华、好显示自己的力量,什么事情都想试试,似乎什么事情都干得了。同志说的“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话”生动地概括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国外有的心理学者因此把青少年期叫做“自我抱负和自我评价的扩张期”,“有自我膨胀的意味”。这种自信心是青少年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心理基础。因而,他们总是乐于参加各种竞赛,夺取优胜,争取荣誉。他们的争强好胜的心理,恰是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反映,是为了得到外界对自己的肯定性评价,从而达到自尊心的满足。

与自尊相伴而行的是青少年的自卑心理。它是个体希望获得自尊,而又遭到挫折时产生的一种自我轻贱的心理。因为青少年的自我期望价值容易过高,甚至超过了自身的能力限制,而一旦达不到既定目标,或遇到了失败和挫折,就会使自尊心受到沉重打击,从而产生自我轻视、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思想情绪,表现出过分地对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并由此而陷入孤独、沉默、神经过敏的自卑境地。在青少年的自尊心理中,自信与自卑往往交织并存,而且很容易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这种矛盾心态是青少年自我意识的一个鲜明的特征。

(三)有强烈的自我关切意识

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深切地关心自己的发展。与儿童相比较,青少年已经能够进行长时间的独思、内省,对于未来生活进行考虑和设想。他们常常扪心自问,我究竟是怎样的人?我在周围人心目中处于什么地位?我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为了达到自我确定,他们从各方面追寻着自我,评判着自我。他们迫切希望了解自己,他们不仅通过内省来体察自己,而且借助外部来的折光来反射自己。他们强烈地关心着现实的自我状况,同时又热切关注着自己的发展前景。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仪容、品行、能力,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往往深表关切。

青少年之所以深切关注自我,是与他们对主体需要的强烈体验分不开的。青少年期是人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他们的自我关切首先表现为对自己切身利益和需要的关注。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审视自己的需要,论证自己的需要。当认识到自身需要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时,就会毫不犹豫地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衡量一切,评价一切,改造一切,而由此形成的观点、判断就构成了青少年价值观的深刻基础。符合自己需要的就被认为是合理的,不符合自己主体需要的就予以否定,这种主体需要在意识中的自我确立,是青少年自我意识渐趋成熟的重要标志。这种需要对象化的结果必然要使一个人开始真正关心起自己的生命本质以及人生的社会价值。

二、积极引导,帮助青少年发展健康的自我意识

针对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家长老师以及青少年工作者应该积极引导,帮助青少年发展健康的自我意识。

(一)既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意向,又给予必要的帮助指导

青少年期独立自主意识的增长,并不等于他们就具备了与之相应的自主能力。事实上,在其自主意识增强时,自主能力还十分有限。特别是在青少年前期,他们无论在经济、经验,还是心理方面,都不可能完全摆脱对成人的依附。他们所面临的各种社会和生活问题,远不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或同伴的力量就能解决的。所以,刚刚踏入社会的青少年往往面临的是“想立立不起,想主主不了”的社会现实。有了独立的意向,却没有独立的能力,形成独立与依附的矛盾,构成心理冲突。

这时,成人对青少年的态度就要十分谨慎,既不能过多保护、限制,也不能过分放任。

如果意识不到他们的自主性,过多保护和限制,容易产生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引起对立和反抗,形成逆反心理,或称“反控制情结”,公开与成人对抗,有的甚至采取过激的行动,或离家出走,或以自杀相威胁,更有甚者,杀死自己的亲人或老师。有的青少年也许表面上不反抗,对领导、长辈、老师的话都听着,心理却反感得很,所以,背地里行为更加放纵,助长双重人格的发展,在领导和长辈面前畏畏缩缩,离开领导和长辈则肆无忌惮。过多保护和限制还可能引起另一种不良后果:即扼杀他们的自信,导致软弱、过分依赖,不能过渡到自主、自重的自我,造成以后独立生活时的适应困难。逐渐形成消极被动的性格。所以,要特别注意,不要动不动就批评他们“不听话”、“不服管”、“傲气”,要懂得:自主意识增强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意向。

另一方面,如果成年人认识不到他们实际上存在的依赖性,只注意到他们不断增强的自主意识,而对他们过分放任,或不给予指导帮助,又容易造成他们的失落感和无助感。因为毕竟在很多方面他们还是需要帮助的,他们如果因为得不到成人的关怀和帮助而遭受过多挫折,就会导致自主意识的畸型发展,或变得自卑、胆小,形成遇事优柔寡断,无法真正在心理上断乳的依赖特点,还可能使他们因无助和失落而愤世嫉俗,或误入歧途,形成自由散漫、任性妄为的习惯。

对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采取适当方式给予必要的帮助,促使青少年自主性的健康确立。信任他们,遇事跟他们商量,多多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不要动不动就“小毛孩子”、“小丫头片子”地叫,也不要动不动就教训他们、批评他们,平常多关心、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必要时当当参谋,或给予一些帮助。比如:以较正式的方式交给他们一些任务,以表示对他们成熟的承认与重视,并以委婉的方式或采取合作的方式指导他们完成这些任务,以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这样,他们既不会因遭受过多的干涉而与成人对立,又不致因放任而陷入迷茫。

(二)既保护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

自尊心是青少年身上的一种十分可贵的心理品质,具有促使自我不断奋发努力的作用。无论何人,只要他想保持自尊自爱,想获得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就必须在社会中取得成绩,有所作为。为了达到自尊和获得他人赞许,他就必须懂得礼义廉耻,而不去做寡廉鲜耻的事情。

由于自尊心居于自我的情感部分,它还是自我中最不容许别人亵渎、侵犯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如果侵犯或亵渎了一个人的自尊心,自尊心都会奋起抗争。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矛盾和纠纷及其攻击行为,都是由于自尊心受到威胁而引起的。许多人都错误地认为,自卑的青年反正没有自尊心,可以轻蔑他,却不知道,自卑的青年对自尊需要尤其强烈,只是由于外界和自我的压抑使它扭曲成自卑,如果长期得不到自尊的满足,就会以妒嫉、暴怒等过火方式来谋求和表现自尊心,还可能以自欺欺人的方式来满足自尊心,即我们平时讲的阿Q精神。

正因为如此,我们就要懂得爱护青少年的自尊心,

对于那些自尊心不强的青少年,要想办法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对于那些失足青少年,更需要使他们已经失去的自尊心重新恢复起来。同时创造一些能够满足自尊心、自信心的条件,比如组织一些比赛和青少年喜爱的活动,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

对青少年的教育要贯彻要求同尊重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做到多鼓励,少指责。我国古代的教子方中有一条:“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指责过多,容易伤害青年的自尊心,觉得自己一身都是毛病,反正怎么也不是,上进心也没了。青少年人一旦没了自尊心,变成了“没脸没皮”的人,那就很可怕了。当然,对青少年中的一些不健康倾向和错误行为,也决不能放任自流,迎合迁就,而是要进行批评教育,加以引导,只是要注意方式方法,批评青少年时千万不要侮辱或轻慢其人格,伤害其自尊心,以防止其自尊心寻求不正当的满足,或者滑向自卑,失去青少年应有的锐气和上进心。

青少年自己则应懂得,只有通过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完善自我品质,才能使自尊心的满足得到可靠的保证。另外,自尊和他尊是相辅相成的,想使别人尊敬你,你需首先尊重别人。那种贬损他人,抬高自己的做法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是不可能赢得别人尊敬的。

(三)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人我关系

具有强烈的自我关切意识是青少年期自我意识增强的重要表现。由于青少年心理和情绪的作用,在自我关切中容易出现极端化的倾向,过分地强调自我、崇拜自我、关注自我,必然出现某些消极的后果。如有的青少年把自我的利益看成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甚至国家利益。有的青年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有利于自我的事就干,与己无利的事就少干或不干,目光短浅,思想狭隘,这就使自我关切蜕变为裸的个人主义了,这就需要我们做青少年工作的加以引导。

一方面,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另一方面,又要引导青少年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

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青少年应该了解自己能力、性格方面的优点和缺点,不对自己提出过分苛刻的要求,制定切合自己实际的生活目标和理想。而不要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跟自己过不去,或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样会使自己心理无法平衡,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心理危机。在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同时,也应接受他人,认可他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与大家融为一体,既能在与朋友相处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时无孤独之感,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

参考文献:

[1]黄志坚.青年概论[M].海洋出版社,1992.

[2]祝小宁等.青年社会心理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8.

[3]张飞燕.共青团理论新探[M].研究出版社,2006.

[4]邓雪凯.社会转型期青年自我意识的偏差与调适[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