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世界会随你而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世界会随你而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曾听李凤老师讲过她策划的一次以“拥抱大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50多位同学一下子变换角色成了“赶海人”,扑向家乡的黄海。海滩踢球,海堤野炊,远眺海潮,近观狂浪,谛听虫鸣,欢呼涛声。“海上迪斯科”鼓点般的奔放节奏,落日下“海子牛”舞蹈似的欢快步履,都使新“赶海人”如痴如醉,留恋忘返。老师和学生都是用“心”在玩,在看,在听,在思……“拥抱大海”归来,不用老师布置,一篇篇佳作飞向“拥抱大海”策划者的案头。这正是:世界因你而笑,你又报以更可爱的笑靥。我想,李凤老师也应该是这样的吧。多少年前的这一幕,定然沉淀心底,挥之不去。她要把她听到的声、“听”到的景、“听”到的情……都传达给如今的孩子们。于是,《你一定会听见的》自然地走进她的教学天地,李凤和桂文亚一起,引导学生融入美妙无比的“听”的世界。起始,提问“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看似简单,实则内敛,积淀于胸的“听”的交响拉开序幕……

这样自然流淌的交响并非都能“声声入耳”。因为中学语文界仿佛是一个“地震多发区”,一有“异动”,“警惕”指责之声就会“应声而起”,冲击着那些“当春乃发生”的和弦之声。人们常常批评泛语文、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多媒体化等等“误区”。李凤老师提出“无痕语文”,“理所当然”地引来“迎合树旗”一类的质疑之声。实际上,李凤老师无心“树旗”,更不善张扬,她只是希冀觅得一个能基本体现自己教学生态特点的文字符号,只是在觅得课堂上科学合理地处理各种矛盾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后做出适合自身的个性选择而已。上述“泛语文”等误区的出现,究其实质,就是教者缺失哲学思考,不善处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辩证关系,未曾达到“无痕”境界的结果。在处理诸如教者与文本、教者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工具与人文、走进与走出、放开与收拢、预设与生成、语文与社会等关系的时候,“无痕语文”要求显示出自然流畅、轻松自如、水到渠成、恰倒好处的特色,而作为其对立面的“有痕语文”则总是给人机械叠加、强硬灌输、生硬生涩、被动勉强的缺憾。所以,“无痕”理念之于语文教学,实在是消除现实弊端之良医新药,改革课堂教学之应然选择,更是教学理想境界之智慧追求。“无痕”无巅,追求有径,李凤老师一直努力攀登,以求渐臻“无痕”之境。下面,我们不妨怀着一种包容性研究心态,应和她展示课《你一定会听见的》的前行步履,聆听一曲柔和交响,进行一番科学探索……

一、从对顾鸣洲同学唱国歌的“说明”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无痕”结合。“语文教学班会化”“学科德育程式化”是语文教学久治不愈的顽疾。最近听高一语文课《沁园春・长沙》,老师居然留七分钟要学生回答“今日中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当年精神”之问,此可谓上述顽疾之最。李凤老师不愧是治此顽疾的高手。这堂课工具性的体现自不待说,师生交流时涉及正音正字、妙词佳句鉴赏、理解性鉴赏性朗读、多种辞格运用、定向造句、逻辑顺序、口语表述等诸多方面,而人文性元素的自然契合也可谓“妙手偶得”。例如在师生讨论“从听中学会成长”时,学生先举出家庭之声(“厨房里做饭的声音”)、校园之声(“老师的鼓励”),接着顾鸣洲同学说:“当我听到国歌的时候,油然而生爱国之情。”他说得那么真诚,那么自发,这显然是认识的深化、情感的递升,李凤老师不假思索地作“补充说明”:“是的,顾鸣洲同学观看奥运会电视节目,每当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他很庄重地、严肃地、高亢地唱国歌,是真实的故事。”言简意明,点到即止,同学会因此举的真实真诚而感动。这天衣无缝的点拨,与其说是有心而发,不如说是意识使然――李凤老师已经养成了语文课上人文因素“风行水上”般相机融入自然渗透的习惯和技艺。可以设想,如果教师在课上生硬机械地提出“我们听到国歌声应该有什么情感”一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该会多么地矫情,甚至无趣!

二、从“一个字”、“一支曲”看文本与非文本的“无痕”结合。“泛语文”者将语文资源无限扩大,并在课堂上“无效引入”,于是文本退居次要,五花八门的“链接”叫人眼花缭乱,语文课上成了大杂烩。当然,拘泥于文本,思维禁锢,手法单一,不敢、不想越雷池一步,也与灵动课堂无缘。非文本引入怎样做到适时适量,能与文本“无痕”结合、有效对接?请看李凤老师的“一个字”与“一支曲”。

“一个字”――繁体字“”的引入匠心独运。一是适时。它的引入出现在“聋子会听见声音吗”一问之后,可让同学自然地产生直观联想,深入地理解文本意义;二是善诱。这种“”的联想具有形象性、多面性,容易点燃创新思维火花,桑嘉炜同学从“德”的右半部分生发联想,得到“用心聆听就是一种美德”的感悟,就是绝妙范例;三是有趣。汉字的“拆字”理解法很有趣味,易于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思考欲,中考语文命题也青睐汉字“拆字”类题目。四是适量。这一环节在三问五答一评点后就收住,不枝不蔓。

“一支曲”――《森林狂想曲》的欣赏“一石三鸟”。一是承上启下,适时引出“把耳朵叫醒,把眼睛叫醒,把心灵叫醒”的一次审美实践,使之成为教学流程中的有机一环;二是提供一个有效进行听觉转换为视觉、心觉的理想载体;三是师生由这一过渡环节自然地深入至“‘你一定会听见的’其实是有条件的”这一层面。此时,《森林狂想曲》不仅奏出了美妙,而且奏出了文本的深层内涵,奏出了“无痕”艺术的动人旋律。

由此处的“一个字”“一支曲”,我又联想到李凤老师上《散步》时引入的“一幅图”――《国际家庭日》徽号。那堂课上,由此引发的师生交流竟然感动了一位听课的青年教师,他太激动了,情不自禁地要倾诉衷曲。这种公开课难得一见的动人一幕,正是“由文本延展,延展中有文本”的“无痕”艺术所催生的艺术效果。

三、从教者的三“问”一“练”看放开与收拢的“无痕”结合。“收”与“放”是课堂上经常需要处理的一对矛盾。收放内容是否互补,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过渡衔接是否巧妙,往往是教者设计理念和教学艺术的反映。李凤老师处理这些矛盾自然自如,臻于“无痕”。

一“问”――“这一节最关键的是哪一句话?”这一问出现在“品读精妙”环节。教者毫不“吝啬”地用8分钟让学生自读、标注,“放”的时间充裕;之后有十位学生发言,其中不乏生成性亮点,教者或认同或称赞或追问,“放”得自如流畅;而“这一节最关键的是哪一句话”之问,收于当收,将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听”什么引向“听”的方法和功能――思考和成长,可谓水到渠成。

二“问”――“怎么理解文章的最后一节?作者为什么这样结尾呢?”这一问出现在“提问解疑”环节。5分钟准备后,15位同学质疑交流,可谓言得精彩,“放”得自由。在同学“言有尽”时,教者趁热打铁,让同学进一步关注结尾段,深入思考“听”与人生态度之间的关系,领悟“把耳朵叫醒,把眼睛叫醒,把心灵叫醒”这一主旨。

三“问”一“练”――“‘你一定会听见’是有条件的,你知道吗?把你的理解写到填充题里去。”这里的“问”与“练”出现在“说出感悟”环节,上承13位同学听《森林畅想曲》后的畅想发言,下启师生提炼课文要旨突破文本难点。“练”中前一横属表象信息,后一横则为本质条件。7位同学精彩作答,教者“顺水推舟”,进一步收拢,亮出“你一定会听见”的充必条件――有“感受美的心”,“会创造的灵魂”,将教学引至高潮。

“放”得自由,“收”有节点;“放”于当放,“收”于当收;“收”由“放”来,“放”中寓“收”;“放”中有生成,“收”时见火花;“放”“收”交替,流畅自如。在这“放”与“收”中,李老师做到三“有”三“不”――有范围,但不束缚;有引导,但不硬拉;有发挥,但不代替。这些也许正是李老师“放”“收”结合臻于“无痕”的奥秘所在。

让我们再回到李凤和她的学生们“拥抱大海”的一幕――海鸥与号子齐飞,涛声与笑语共鸣。学子因黄海而童稚尽现,黄海随童趣而尽开笑颜。多么曼妙、融洽、和谐的“天人合一”交响!基于此,我们似乎也能这样“悄悄地提醒”正在探求前行的语文老师――当你带着“无痕语文”的追求与憧憬,用“心”听文本、听学生、听自然、听自身……时,你就谱就了一曲悦耳天籁,学生会随你而笑,课堂会随你而笑,语文会随你而笑,世界会随你而笑……

(曹津源,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原副校长,特级教师,2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