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数据”破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数据”破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大数据中寻找破案线索

在互联网时代,警察破案除了用到传统的档案、走访资料、电话记录等资料外,还会用到互联网上出现的信息。所有的这些信息汇集成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如今有了一个更加时髦的身份,那就是“大数据”(Big Data)。当然,大数据不仅仅是传统的数据资料换了一个“马甲”那么简单。大数据指的是资料量规模巨大的资讯,往往在一个较大地域范围内出现,这些资讯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传统的方法被人们所利用。

现在,一个犯罪分子要想销声匿迹,除非把自己完全绝缘起来。这样司法机关掌握的大数据无论有多大,都难以查找到犯罪分子的个人电子信息了。但是,在如今这个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时代,犯罪分子要想不留下任何电子信息,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了。比如,就算犯罪分子不上网、不使用手机、不看电视等,总之不和任何信息设备发生关联,也可能逃脱不了大数据的追踪。因为犯罪分子不可能长期出现在道路、商店、码头、车站等公共场所,一旦出现,就可能被公共或私人的电子设备拍摄到。即使犯罪分子长期蜗居在某个偏远地区的某幢房屋内,他也可能被谷歌的街景车拍摄到他从窗口探出的脑袋。

近期,利用大数据成功侦破的有名案例是波士顿连续爆炸案。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在举办马拉松赛的过程中发生连续炸弹爆炸案,结果导致3人死亡、183人受伤。在案件发生后,警方保留了案发现场附近的所有监控录像以供比对、查找,波士顿警察局的官员称“仔细查看了所有录像的每一帧画面”。然后,警察走访了事发地点附近12个街区的居民,收集可能存在的各种私人录像和照片,无论他们来自摄像机还是私人的手机。警方还大量收集网上信息,包括像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媒体上出现的相关相片、录像等,而且在这些受众面广泛的网站上提出了收集相关信息的请求。最终,警方从马拉松赛事沿途录像中寻觅到嫌疑人的踪迹,并从录像中截取出嫌疑人照片,其中包括嫌疑人正面的清晰影像,并结合其他信息,宣布嫌疑犯为兄弟俩,分别是26岁的塔米尔南·沙尼耶夫和19岁的乔卡·沙尼耶夫。4月19日凌晨,嫌疑人在水镇(Watertown)与警方发生枪战,塔米尔南·沙尼耶夫在过程受重伤经送医不治,乔卡·沙尼耶夫趁乱逃脱。当日晚间,警方利用公共场所的红外线摄像机,准确定位了嫌疑人的位置,并且迅速包围。在与警方对峙数小时后,乔卡·沙尼耶夫投降,追捕行动结束。

波士顿连续爆炸案的侦破工作符合了大数据技术中著名的4V原则:(1)来自各方的巨大的数据量(Volume);(2)各种数据源(Variety),特别是来自各种社交媒体上的图像、影像类的非结构化数据非常丰富;(3)快速的反应(Velocity),在事件发生数分钟之内,已经有大量信息在各种社交媒体上;(4)这些数据对侦破工作也很有价值(Value),其社会价值是无法简单估量的。当然,大数据也给侦破工作带来挑战,如何处理从各个数据源收集来的信息就是个难题,包括对信息的真伪进行鉴定,对同一地点不同距离、不同视角、不同清晰度、不同时间的有用信息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