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铁脚”写华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铁脚”写华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1991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辽宁省科技厅工作,出于对新闻事业的热爱,1993年调入辽宁电视台,历任新闻中心采访部记者、农村组组长、采访部副主任、主任。

12年前,我走进了辽宁电视台,从一名实习记者做起,开始了我的新闻生涯。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抉择。作为省政府机关第一次在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选拔的后备干部,我是以优异的成绩被选入辽宁省科技厅工作的。身为厅党组秘书,我颇受重用,入党、分房一路畅通,在亲戚朋友眼里是前途无量。然而,工作两年后,难以忘怀的新闻理想和难以割舍的新闻情结使我做出抉择:顶住家里亲戚朋友们的劝阻和反对,上交了居住不到一年的新房,毅然决然地走进了辽宁电视台的大门。

说句实话,当时交房子真有点心疼,结婚不到一年的新房,装修的油漆味还没散净呢。

既然付出了代价,做出了选择,干就干出个样来。一位带过我的老师告诉我,要想当一名好记者,你就跑农村,多吃苦,去没人愿意去的地方。吃苦我不怕,于是我二话没说,开始了10年如一日的农村采访生活。从那时起,睡农村大炕、钻牛棚、进猪圈,对我来说就变成了家常便饭。十几年来,我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农村采访中度过的,从未休息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节假日。抗洪抢险、抗击“非典”、防治禽流感,哪里艰苦、哪里有危险,我就主动要求去哪里。跑遍了全省100个县(市、区)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被老百姓们称为“铁脚记者”,累计有5年的大年三十深入农村采访,和农民兄弟一起过大年。

1998年,在采制30集大型系列报道《冬访农家》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桓仁县有个偏僻的小山村,过去由于许多山货运不出去,得名“臭里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的村子,生产的马桶盖竟然远销到东南亚,这对我省其他同样条件的地区一定会有启示,于是决定前往那里采访。那年正赶上下了一场多年罕见的大雪,地面积雪达一尺多深,而且通往村子的盘山路是村级公路,低洼不平,又没有护栏,十分危险,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去,重新选择其他的采访题目。但这个采访题材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为了采访到精彩的新闻,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冒着封山的大雪进山采访。一路上,我们经常要下车推车,棉鞋里灌满了雪,脚冻得钻心疼,平时一、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走了五、六个小时,终于来到这个小山村。村民们惊讶地说 :“大雪封山,我们都出不去,没想到你们还能进来!”记得那天山里是零下40多度的气温,加上我们的棉鞋早被雪水湿透了,等镜头拍完,我们的手脚早已冻得没有了知觉。好在农家大嫂把炕烧得火热,我们从5点天刚黑就开始暖脚,直到《新闻联播》结束才暖和过来。后来,我们以臭里头村的今昔对比为题材,成功播出了报道《“臭”里头如今“香”外头》,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老实说,我是啃着辽北农村的青苞米长大的,对农民兄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熟悉的老乡们也不把我当成是一个记者,而是一个亲近的孩子、一个可敬的叔叔、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和老百姓心贴心地交朋友,才能找到真正鲜活的新闻,才能使我们的报道真正实现“三贴近”。

2000年的一天深夜,大约是凌晨一点多钟。一位辽西农民的焦虑声音从电话的另一端传来,他的只有六岁的儿子不幸在一次车祸中受伤,来到举目无亲的沈阳治疗,除了去过他们村采访的我,他实在想不出还能找谁寻求帮助。我接到他的求助电话,就一个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赶到医大二院帮着挂号、诊断、手术、住院,办完一切手续,天也快亮了。由于治疗及时,这孩子的腿保住了,现在已经上小学4年级,每年春节还给我打电话拜年。

2002年9月,我收到了这样一封来信,写信的是一位曾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农村女孩,她因为病痛缠身,无钱医治,被迫辍学,只能在家等死。后来,经过媒体的报道,女孩得到捐助,成功地做了手术,她在信中说:“吉叔叔,在好心人的捐助下,我已经康复出院了,你上次和张鹏叔叔来采访给我的400元钱,我买了一辆自行车,这样我可以在上学路上节省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早日把成绩赶上去。”她说她的第二次生命是党给的,所以她把她的名字赵倩改为“党兴”,她希望我们的党永远兴旺发达。后来我和同事张鹏回访赵倩时,她含泪给我们唱了首歌――《唱支山歌给党听》,虽然唱得不够好,可饱含着深情,在场的人都感动得掉了泪。

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你把心交给了他们, 他们就会把你放在心里。每到逢年过节,总会有几个我采访帮助过的老乡们带着自家种的大枣、蘑菇、花生等土特产来送给我。每一次我都会细心品尝这些沉甸甸的礼物,这里面有农民兄弟的一片真情。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我无法不提到我的妻子和孩子,是他们以特有的方式支撑着我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的理想和信念。妻子常说她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我觉得我就像一只风筝,是妻子不吝啬手中的线才使我得以越飞越高。

1993年底,我从省科技厅调入辽宁电视台,不得不交回了结婚不久的新房,妻子没有说一句抱怨的话。那时候,我们俩很穷,很难承担租房的费用,我爱人工作的86中学的领导很同情我们,为我们腾出了一间装杂物的教室。因为是老楼,楼里没厕所,也没有上下水,最难的是夜间上厕所,要摸黑走到操场尽头的旱厕,由于我跑农村经常出差,妻子有多难就可想而知了。可我们精神上并不感到苦,每次我出差回来,妻子总要在黑板上写上一首小诗,或画上一幅漫画欢迎我。

现在回想起来,我长这么大最困难的日子就是住教室的那段日子,最幸福的也是住在教室里的那段日子。

2001年大年三十,我到受灾较重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扣莫村采访灾民过年,当时我自费买了白面、猪肉、橘子等年货 ,直接来到灾区群众家中,受到他们的欢迎和配合,寒暄过后,我抄起摄像机就忙活起来:一会儿拍贴春联、一会儿拍包饺子、吃年夜饭,一忙活就是大半夜,当新春的钟声敲响鞭炮声在村里响起时,我的手机突然响了,电话那端传来我刚满3岁的儿子的声音 :“我已经学会帮妈妈干活了,我包了两个饺子,妈妈一个,你一个,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这时,我突然感觉到眼前一片模糊。

十几年的记者生涯,我是伴着荣誉走过来的,但我并没有因金杯银杯入怀而停滞不前,没有躺在荣誉上睡大觉,而是激励自己不断向前,使自己的业务素质得到飞速提高。我先后参与了辽宁电视台36集大型系列报道《伟大的创新》、迎接新世纪48小时大型直播节目《你好,21世纪》、迎接建党80周年80集大型系列报道《创造历史》等许多大型战役性报道的采编和制作。我采制的《老曲家店户户添新井》、《创造历史》、《金色时节》等30多篇作品分别荣获中国新闻奖、辽宁新闻奖等奖项,成为辽宁电视台获奖最多的记者之一。

应该说,我为党和人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自进入辽宁电视台以来,我先后荣获辽宁省“十佳记者”称号;辽宁省“新闻标兵”称号;辽宁省“五一奖章”等荣誉称号。去年6月份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23家媒体对我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我想,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我将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勇于牺牲,甘于奉献,争做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最后,我想以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发言:“能够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就是不简单,能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