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连成完善的产业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连成完善的产业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就是要大幅度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为促使农业稳步迈向这一目标,就要构建连成完善产业链。本文从完善这一产业链对农业发展的优势方面分析,提出了国家在促使农业产业链构建连成和健康运行方面应该作出的努力,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出路。

【关键词】现代农业;构建;产业链;战略选择

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就是要大幅度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而构建连成完善的产业链,则是促使农业稳步迈向这一目标的战略选择。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为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应有的努力。

构建连成完善的产业链农业·农村·农民

农业·农村·农民 构建连成完善的产业链

一、构建连成完善的产业链是农业稳步迈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一)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如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的海带养殖,在产前环节,当地村民集体经济组织以科技入股的形式,吸引一批海带育苗专家进驻,创办了自己的海带育苗场,化解了之前从北方购苗带来的适应性差、产量低、收割迟,以及长途运输不可避免的死苗率高、苗质下降及路途风险等问题。育成的“连杂一号”不仅较好地满足了本地的需要,还因其具有耐高温、生长期短、产量高等优点,种苗大量外销到浙江、辽宁、山东和日本长崎等地,成为该村经济的新增长点。同期,该村作出的另一件事就是将经营范围延伸到产后,创办了官坞海洋开发公司,承担起海带加工任务,提升了产品档次,还派人到各地以赠送品尝的方式推销产品,不断扩大销售市场,摆脱了之前因养殖面积扩大而带来的产量猛增、贮运不便、流通受阻、价格下跌、腐烂严重等困境。该村也随之成为远近闻名的“海带养殖明星村”。

(二)有利于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走品牌化经营发展路子

对产品质量安全实行从地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并建立相应的可追溯体系及其信息化平台,便于进行责任追究和产品招回,是现代农业企业取得消费者信赖必须履行的产品质量安全管控责任。显然,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实行一体化经营,能使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更加有效的全程控制,可追溯体系信息化平台建设成本降低、运行效果提高。再则,品牌农产品的经营,还往往受惠于产地独特的自然人文因素。不难理解,构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便于各个环节齐心协力对产地独特的农业资源,进行更加切实有效的控制和保护。这对企业品牌化经营的长期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如福建的长富乳业公司,能在近年来的乳品安全风波中经受住市场考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完整的产业链,在实行一体化经营和全程质量控制方面,做得比许多国内同类知名企业都好。正因为如此,目前已有许多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沿着产业链下游向上游逐级一体化,他们的目标就是实现从规模化种植到深加工、再到品牌化销售的全程严格控制,牢牢占据产业链源头资源优势,为企业长期强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有人据此推断:农业产业链竞争时代已经来临。这也许就是现代农业的竟争趋势。农业经营组织只有努力去适应,才能取得稳定的发展。

(三)有利于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并使经营者快速增收

保持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是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要让经营者快速增收,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是不现实的,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则可以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增收,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选择。尤其是许多农产品经过产业链中间环节的保鲜、加工,不仅可以达到均衡上市和稳定价格的目的,而且还能通过产业链实现生产与销售的紧密连接,做到以销定产,避免出现种养规模的盲目扩张与压缩。这对经营者、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有农民日报记者在江西、北京调查时发现,由退伍转业军人创办于江西省兴国县的将军红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打造鲜活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储藏、销售的“全农产业链”,实现了农业、工业、商业三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物流成本,以“低价路线”开拓市场,不仅有效地稳定了产品价格,保护了消费者利益,也实现了公司自身的快速扩张,仅2009年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就在北京、江苏、浙江建立果蔬直销店50多家。记者在江西省的调查中还了解到,同为实行产业链经营的江西博莱农业集团,不仅为自己创造了连续6年的神速发展,还给所在的九江市辖区内的消费者,带来了每斤鲜猪肉至少便宜一元钱的实惠。此外,正如许多人所料的,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又有效地防止了生产上的大起大落。

(四)有利于生产经营走上资源节约生态安全的发展路子

早在半个世纪前的农业发展困难时期,人们对回收副产品和废弃物发展兼业生产,形成物质循环交互利用的经营链条,就有了深刻的认识。“粮食多—饲料多—畜禽多—肥料多—粮食多……”,就是当时提出的良性发展思路。如今,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通过构建形成合理的产业链,使各种物质转化更加彻底,资源利用更加充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如福清市星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原先是一家大型规模化养猪场,因大量排泄物未能就地转化处理造成环境污染,面临着被关闭的困境。后来,他们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建构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变废物为资源加以利用,不仅解决了养猪场的废物污染问题,杜绝了病源物的滋生,还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公司的经营产值也增长了数倍。他们的做法就是对排泄物进行固液分离,利用其中的液体生产沼气,满足猪场供暖发电。沼液有的用于种植蔬菜能省去9成肥料费用,有的经净化、养鱼、消毒重新用于冲洗猪场,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分离出来的固体物即为猪粪,一部分经处理用于种植蘑菇,另一部分与蘑菇菌渣一起堆制成商品有机肥,再销往各地重新回田。

(五)有利于稳中求进,在做好主产品的同时做强副产品

如以经营新鲜蔬菜起家的福建中绿集团,在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出口业务模式后,继续将产业链延伸到深加工领域,将卖相欠佳的等外蔬菜产品,深加工成消费者喜爱的精品,大大增加了附加值,之前出现的浪费现象也不再继续。再如建瓯市盛洲食品有限公司,在闽北深山建立无公害养殖基地,实现了建瓯板鸭的产业链经营,2011年7月,该公司将产业链延伸到鸭副件加工领域,将鸭脖、鸭胗、鸭翅、鸭爪等加工成高附加值休闲食品,这些鸭副件的消费去处,也由居民餐室扩展延伸到休闲场所、旅行途中。

(六)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稳步协调发展

人多地少是发展农业无法改变的事实。单靠耕种人均不足半亩的土地,农民是绝对无法致富的。农村剩余劳力向城市转移,固然使这种情况大有缓和,却对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未能有所改变,反而会因人才外流导致农村进一步衰落。这对农业自身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显然,构建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村剩余劳力的就地转移,可以缩小城乡差别,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和延续,是非常有利的。如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建立形成“一主两副”产业链经营格局,实现了废弃物的全面回收利用,不仅公司自身得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为公司发源地和总部所在地的光泽县鸾凤乡中堡村,也相应出现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宰鸡厂、食品加工厂、饲料厂、发电厂(利用鸡粪)等,村里的大部分劳力成了该公司的产业工人。随着该公司外来工的增多,村里的另一部分人又改行,从事客运、餐饮、娱乐等服务领域经营业务。目前,当地村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地工作、生活,这就打破了原先城市发展工商业、农村发展农业的二元经济结构,两者差异随之大大缩小。

二、国家在促使农业产业链构建连成和健康运行方面应该作出的努力

(一)为产业链的构建形成创造良好的孕育催生条件

农业产业链通常是在规模化经营达到一定水平后孕育催生而成的。如前面提到的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的海带产业链,就是在养殖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一方面对海带苗产生了足够数量的需求,让当地具备了创办育苗场的客观条件,也让村民萌生了将经营范围向产前延伸的动力;另一方面海带产量猛增,对村民形成了贮运不便、流通受阻等种种压力,这些压力促使村民走上了发展加工、拓展市场、均衡上市的路子,把海带产业的加工、销售环节一并催生出来。据此,各级党委、政府在创造农业产业链孕育催生条件方面,重点应该做足做好土地集中使用这篇文章,不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形成和壮大。首先要逐年安排相应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土地整理、农田建设、环境治理、地力培育等方面积极作为,优化耕种条件,并进行相应的归类定级,为土地的流转经营、置换使用及规模种植、机械作业等提供方便。其次,要为多年来举家前往城市就业就读的农村人口,提供城市居民应有的居住、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福利和保障,并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在自愿的情况下让他们成为城市居民,而后再收回他们的承包地,使用权按照市场机制进行有偿出让,所得用于改善土地经营条件。再次,要对土地的流转使用搭建服务平台,实行规范管理,使之真正按照自愿、有序、高效的要求进行。有媒体报导,山东省枣庄市通过成立土地使用权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实现了土地使用权的资本化。这种做法有利于土地的集中使用,以及经营规模的稳定与壮大,很值得各地借鉴。第四,参照福鼎市的做法,动员鼓励一批热爱家乡、理念先进、出外创业有成的能人回归,带领村民组成合作社,走合作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路子。这种做法还促成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在当地的开发园区落地,连成产业链,形成产业群。

(二)为产业链的形成提供加工储藏建设用地和货物集散地

农业产业链的形成通常是和办加工厂、建储藏库等过程连在一起的。因此,政府在制定实施城乡发展规划时应该统筹考虑,安排好农产品加工、储藏项目建设用地。尤其是果蔬产品的气调保鲜库建设,对稳定物价、保障民生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应将其列入冷链物流项目加以扶持,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郊区给予用地用电优惠,并将其列入城市菜篮子应急储备体系,给予相应的仓储补贴。在销售环节,国家可通过建立区域性大宗农产品集散地,为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连成助力,同样是大有可为的。如邵武市经过论证作出决策,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茶叶交易市场建设问题,要求各部门提供政策、贷款、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于2006年正式开建。经过几年的发展,交易额达到近5亿元,入驻的经营组织近80家,基本上都是有种植基地和加工厂的茶叶企业。他们有的在这里与客户联络,将茶叶销售到全国各地;有的借助这个平台到各地设立销售点,形成营销网络;经营的产业链都得到延伸。与此同时,市场内还衍生出包装设计、仓储物流、茶叶机械等配套服务项目,为茶叶产业链的连成完善和高效运行提供了便利。此外,茶叶交易市场的建成也带动了当地运输及住宿、饮食等行业的发展。

(三)为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做好商标及地理标志的注册办理和使用管理

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具备出众的品质和良好的声誉,能给消费者带来美好的享受,为生产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利润。这是原产地劳动者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人文条件,进行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显然,要充分挖掘和变现这种潜在的价值,应该由政府出来组织办理商标及地理标志的注册登记,让所有的生产经营者都有机会享有品牌带来的附加值,并且通过两者的使用管理,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为产业链的连接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平和县的白芽奇兰茶,是当地特有的名优产品。应广大生产经营者要求,平和县政府按照品牌共建共享的原则,采取协商的办法,将先前被注册的“白芽奇兰”商标,收归变更到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协会名下,并于2002年组织通过了原产地商标注册认证,获得了地理标志使用权。此后,他们又通过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使用管理,倒逼各个环节的经营主体,严格按照注册登记的产品执行标准组织生产强化管理,有力地促进了产业链的连接形成,大大地加快了平和白芽奇兰茶产加销一体化的进程。

(四)引导鼓励科技人员围绕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运行开展工作

农业产业链每一个环节的构建和运行,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如福安市的葡萄产业,在产前环节,果农从农业科研院所引进20多个品种,通过反复试种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巨峰、夏黑作为主栽品种;在产中环节,他们通过学习、听课,请求福建省农科院帮助解决黑痘病难题等,最终有效地克服了南方高温多雨高湿天气制约,形成一套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栽培技术体系;在产后环节,当地一家破落的刺葡萄酒公司与福建省农科院食品发酵技术团队合作,选育出适宜南方果酒酿造的酿酒酵母和MLF乳酸菌,研制出双效生物降酸发酵新技术,成果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运用,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酒厂获得重生。正是这些科技成果的不断注入,促使了福安葡萄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高效运行。为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以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契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提供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切实保障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提高涉农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并在科技资源的调节配置方面,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主产地为基点的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需要指出农业科技所面向的服务对象,就是农业生物的种植饲养及其产品的加工制作,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与限制。党委政府在组织开展科技支农活动中,则应该支持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实地,注意解决科技成果的“水土不服”问题。要实现研发与应用的无缝对接,就必须让科技人员到生产一线,针对实际问题开展工作。

(五)为产业链的构建和运行提供良好的金融保险服务

产业链的构建及其为了转变发展方式而进行的机械、装备的购置使用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业作为弱质产业资本积累相当有限,资金短缺便成为一个普遍遇到的问题,提供金融服务显得十分必要。再则,农业属高风险行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甚至造成绝收,一旦出险又会牵连整条产业链。这又决定了产业链经营主体,对提供保险业的服务有着格外的期盼。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对农业领域提供的金融保险服务,还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如2012年3月下旬,省委书记孙春兰在福清市调研时,就对当地农业企业家反映的“扩大生产缺资金、农业保险有困难”等问题,连连点头表示理解和支持。可见,要满足上述需求,除了金融保险部门应继续扩大经营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贴息贷款、政策性保险扶持力度,并逐步向民间机构开放,允许他们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经营相应的融资贷款业务。

(六)为农民的重新就业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农业产业的现代化。随着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形成,农民的就业角色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大批剩余劳力需向产后的加工、保鲜、包装、储藏、销售等环节转移,即使是继续留在田间地头的种植饲养者,也面临着成为第一车间产业工人,履行标准化生产和可追溯监控责任的角色转换。为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按照2012年中央1号文件对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提出的要求,参照福建省确立的职业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的机制和做法,实行全额补贴。考虑到很多农产品主产区培训任务重、支付能力差,

建议由国家财政进行统筹安排,作为支农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防止挪作他用。

(七)为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供强力支持

如乌龙茶主产区安溪县,科技部门积极引导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进行紧密合作,成功研制出滚桶杀青机和智能空调机,还从省里争取到科技项目,研究建立成ASP·NET乌龙茶质量监控可追溯体系信息化平台。前者实现了作业过程由人工劳作向使用机械的转变,杀青效果更均匀、灰尘污染得以杜绝;二者实现了制作过程由依赖自然条件向利用装备防控转变,能使茶叶半发酵过程处于最适宜的温度湿度范围,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后者成为乌龙茶食品安全全程质量监控可追溯体系实施情况的查询窗口,可促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式发生根本转变。这些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安溪铁观音茶产业链的快速形成和高效运营。为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将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工作重点,向正在形成和运行的农业产业链倾斜。

(八)为产业链的健康运行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

产业链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的不当行为,都会使最终售出的产品留下不良的质量安全缺陷。因此,政府有责任组织有关方面进行协商达成一致,以科学技术和实践检验的综合成果为依据,制定实施与产业链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产业标准,从源头开始对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行为作出明确的规范,使之对产品质量安全造成的不良影响,保持在可以允许的范围(标准)之内,以确保终端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安全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检查和监督,对违规现象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不同环节之间发生的生产经营纠纷,则应该依据标准作出的规定,进行客观、公正的仲裁,真正做到谁不按标准规定办事,谁承担经济责任,谁负责赔偿经济损失。只有这样,保持产业链稳定并使之健康运行的生产经营秩序,才能得以形成和维持。

【作者简介】

陈俊钦,供职于福建省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