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什么董明珠如此痛恨高能耗电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估计这个女强人一直都在琢磨:怎么才能让耐用品“不那么耐用”?
耐用品全行业的软肋
两会期间,格力空调的领军人董明珠提出,要废除掉那些能耗高的电器。
我想董明珠的本意并非是出于民生、出于节能,而是空调等家电商品的更新换代太慢,拖慢了整个家电业的发展。
家电主卖功能性和耐用性,决定了市场容量缺乏弹性。作为解决问题型的功能性商品,我们总是奉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消费原则,这些商品的市场机会也都在“抢人头”上。
或许这是整个家电业的软肋,不只是中国,连日本、美国的家电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以至于米勒电器的广告一再宣扬砸掉旧家电,换件新的。广告创意很有意思,但从策略上来说,显得很勉强。
耐用品类的商家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此,只能眼巴巴地等待着消费者自己感到厌倦。
宜家早期的战略似乎也是这样,在广告里拼命地宣传你应该扔掉旧家私了。但现在的宜家似乎找到了更能站得住脚的理由,即所谓的创意家居。说白了,就是没事在家穷折腾。加之现代都市生活的空间感不足,宜家就在穷折腾上大做文章,当然这一点非常迎合都市的小资白领们,让他们有了重复购买的理由。
可是电器呢?除了在早期可以满足中国老百姓四大件的虚荣心,“抢人头”式地搞普及外,到现在依然找不到重复购买的借口。
比如你家客厅里摆放的那台特占地方的柜机空调,虽然已经失去了向客人炫耀的功能,但使用功能还在,而你一直找不到理由去更换。
耐用品变得“不耐用”
再看看鞋子。曾经我们多么看重鞋子的质量和寿命,但到了今天,我们首要看重的却变成了款式、潮流。
从穿烂一双再买另一双的那个年代,到现在正装鞋、休闲鞋、运动鞋,甚至还有专门的篮球鞋、网球鞋,用以搭配不同的服饰,满足不同的场合。对鞋子的评判体系的改变,导致需求在分化,鞋子的种类在变多,购买频次在加快,需求量在增加,鞋子完成了由基本的护脚走路功能到今天千变万化的需求。
甚至连手表也在变化。过去有一块上海表,就基本上满足了我们对有手表的所有需求,但今天手表也在分化:有商务正装戴的表,有运动戴的表,有旅游戴的表,有情侣表……
手表的套路与鞋子如出一辙,不再满足于看时间的需要,成了我们身份、个性、场合、服饰搭配的需要。网络蹿红的“表哥”也生动地演绎了这些需求是多么广泛,需要多少块表才能满足。
定位派的观点认为,手表里能进入人的心智的品牌只有两个:一个是占据手表高端心智的劳力士(ROLEX),一个是低端代表斯沃琪(Swatch)。
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并非心智起了主要作用,起作用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构想:
劳力士针对的是消费者的炫耀性心理,刻意创造稀缺性,打造边际价值极高的奢侈品,追求高毛利;
而斯沃琪所走的是快销化的道路,它更关注手表与服装的搭配。斯沃琪的表店很少扎堆到名表行里,而是跟许多时尚服饰品牌厮混在一起。斯沃琪强调的是跟不同的服装的搭配,我们有多少套不同风格的服饰,斯沃琪就可能有多少个销售机会。
所以斯沃琪的售价比较便宜,因为它也没有把自己当名表卖,而是当服饰配件来卖。你买它,不是因为它占据着你的心智低端,而是因为它款式多样,可以满足你对某款服装的搭配。
说白了,斯沃琪是甘当服装的配角。斯沃琪这一屈尊忍辱,反而更改了手表的基本属性,它不再像那些名表、珠宝一样,作为一个独立的主角商品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件搭配服饰的饰品。
家电的绝症
家私可以走创意家居的路数,让你重复购买,鞋子、服装甚至手表可以因时尚之名多买一些,而家电走到今天仍无头绪。时而借用时尚因素,时而主打摆阔的身份取向,时而推出高科技概念,时而又危言耸听地搞健康主题恐吓一轮,有用吗?
我们今天摆阔的方法太多了,比如在身上摆阔(名服、名表、名车等),比在家里摆阔重要多了。而只要冰箱还能用,我不会因为伊莱克斯冰箱更时尚,就把较老土的新飞冰箱扔了。我们对电器的基本需要摆在那里,促成购买的第一评判标准是功能性,而非时尚什么的。
这不像鞋子。鞋子的第一评判标准是时尚,第二评判标准才是结实不结实。“鞋子坏了”,通常是我们嘴上的理由,本质是经不起某个新款式的诱惑,否则你怎么不把老款修修继续穿?
用科技创新敦促消费者重复消费,未尝不是一种方式,但科技创新哪里有那么快?即便有那么快,为了那么一点点科技利益,消费者会接受暴涨的开发和生产成本吗?
所以商家所谓的科技创新,更多的是概念,具体的利益往往说不清道不明,即便说得清道得明,消费者也无法评判,说得难听点,纯属坑爹的招儿。
并不能说家电一直没有创新。黑白电视换彩电,彩电换平板液晶,甚至3D电视的大面积推行,都是彩电业再卖一次的机会,但购买频次依旧太过漫长。想想看,我们由黑白电视到彩电用了多少年?黄花菜都凉了!
电视机的一线曙光
但近期智能电视的出现,或将改写家电不在状态的局面,因为智能电视已经不是一台孤立的电视,而是像电脑一样,立身于软件系统,进而立身于互联网了。
电视搭乘上了互联网的快车道,可以像电脑一样每隔两三年就更换了。电视被其安装的安卓系统给捆绑上了,安卓升级,电视也要升级,那就要换台新的,而不是用坏了才买。
你不想升级?对不起,安卓4.0版本意味着你能享受更多的影像自由,而安卓2.3版本只能在特定的网络平台上看有限的电视节目。由此,功能性商品或将变成了享受型商品。
不再因为更全面的功能,不再仰赖以旧换新的促销,接轨了安卓软件系统和互联网,电视将有可能与PC一样,在软件的推动下不断更新。
电脑一软一硬交替推新模式
美国人在电器上输给了日本人,而在电脑上赢了日本人,这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两个不同民族特性的反映,或者说是美国人找到更高级的生存方式,而放弃了在具体的工业制造上的弱势。
日本人擅长于某些具象的事物,例如手表、汽车、相机、电器,而缺乏系统性全局思考。他们可以精益求精把商品造得更为卓越,这一点连严谨的德国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却对商品模式缺乏系统的思考,鲜有开拓性的创新。
电脑就是日本人难以把握的一个商品。因为IT产业里有太多不确定的东西,日本人只能像造电器一样降低生产成本,造出合乎标准的电脑,以更高的性价比卖给你,而对于IT产业的未来则一片茫然。
IT产业不像电器或者汽车,焦点都在商品本身。IT产业是个复式结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互为平台、互相推进。硬件PC为软件Windows提供了平台,没有PC则Windows没有用武之地。
比尔·盖茨的理想是人均拥有一台PC,其背后的本意就是人均卖给你一套Windows。但Windows绝不白白地借用PC的平台,而是随着Windows的系统不断升级,逼迫你购买配置更高的新PC。如果不是系统的逼迫,你很难放弃自己还能用的老电脑,破费买台新的。
要知道,很多所谓的创新是无效的,消费者不接受,创新血本无归。而有了软硬件的强制措施,你必须接受所有的创新,硬件的创新是有效的,而软件的创新也是有效的。
IT业这种强制性的推进科技,是对科技努力的奖励,也就吸纳到许多科技人才,从而更加促进软硬件的创新,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越来越快,以至于产生了摩尔效应:18个月后以同样的价钱可以买到配置提升一倍的机器。现在据说更快了,13个月。
这样高频次的循环,产生了一个现象,就是我们没必要去维修老电脑,因为维修成本几乎赶得上买一台新的了。
想想看,IT产业的二元模式,软硬件互为影响,周期越来越短,频次越来越快,不正是商品快销化模式的极端例子吗?
这就是商业模式构思远胜于商品本身的奥秘。做加工生产,需要的是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而做企业,则更需要美国人的思维模式。
(杨
如果不是软件系统的升级,我们很难放弃自己还能用的老电脑,破费买台新的。江涛:无形营销机构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