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物理新课改教学新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启动和逐步展开,各种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来,已使我校的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笔者在所带的初中物理课上也初尝了这一改革带来喜悦,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如何使使学生由"苦学"变成"乐学",防止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对策: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两极分化学生的形成发生在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难度比较大的八年级电学部分。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觉得"难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觉得是"苦学"。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1)重视兴趣激发。初中学生正处在物理启蒙阶段,他们最初对学习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抱有很大的信心,这是学生学好物理,教师教好物理的有利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丰富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为基础,努力创设物理情境,并结合物理新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好身边的学习用具、物品,做些小实验。例如:在"串联和并联"的学习过程中,笔者除了课堂上让学生上台做探究实验外,还让学生利用家里的灯泡和开关进行串并联电路实验,让他们知道身边处处有物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难学"变"易学"。
(2)实施分层教学。我校初中学生生源复杂,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对学习的认识、态度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不同,即使八年级阶段物理作为起始课,似乎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文化积淀"的问题,客观上也存在有不平衡性。这在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就逐渐暴露出来。为此,笔者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从备课、课堂提问、课堂训练、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如在练习册作业的布置上,笔者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应用概念、规律解答的基础题;第二类是简单的综合题;第三类是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笔者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完成第一类题目,选做第二类题;中等生完成一、二类题,选做第三类题;优秀生完成所有作业题。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了抄作业的现象,也很好地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使学生由"苦学"变成"乐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教师如何调节学生自主学习
首先,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许多学生还不善于合作学习的情况下,笔者考虑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把学习优秀的与学习困难的学生搭配,把动手能力强的和动手能力弱的搭配,指导学生参与合作,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独立转向合作,这样,逐步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步骤,克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盲目性和无意义的猜测。
其次,把握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张""驰"尺度。笔者认为,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调控应该像渔夫一样,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在活动准备阶段,笔者基本估计到了学生可能遇到的障碍,做好适当的铺垫;在活动进行时,笔者注意观察,倾听并收集有关信息,进行适当的引导,当学生迷失学习方向时,笔者就好像"指南针",使学生辨清方向;当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时,笔者就找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大多数学生都能真正投入;当学生陷入学习困境时,笔者就成为"领头人"和学生一道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究。笔者对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对物理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
三、如何进行探究实验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某个知识的获取,而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的方式,是要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虽然无法实现人人动手探究,但是不要轻易放弃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尝试,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可以考虑由一组学生上讲台探究,其余同学观察、评论、场外指导或出主意,下次上课或其他实验可再换另一组同学上台,例如: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教学中笔者就采用了此法。此外,笔者还引导学生采取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只要学生有探究的积极性就完全可能在课外去做他们有兴趣又能做的事。笔者认为作为课堂探究的延伸,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小制作、小发明等都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欲,从而弥补因客观原因带来的探究实验不足。
四、如何提高学生提问能力
1.我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都不太爱发言,更不说能提出问题了,而探究教学就是要学生在探究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上课时,尽量营造学生敢问的氛围,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的意识。笔者在备课时用心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易适中的问题情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以此带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允许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注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并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大胆探索,在交流中相互启迪,促进问题的提出。
2.培养学生好问习惯。主要从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物理现象,利用学生好奇心入手。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的年龄,这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心理基础。好奇心又是他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往往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注意,以及为弄清它们的因果关系而提出各种问题,是潜在的创造力。在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已有的探究实验,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探索性,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尽可能多自制些直观教具,以便学生动手操作与观察。这些都会大大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并能引出探究行为,提出问题。当然适时传授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学会观察也很重要。教师应充分利用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学科特点,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观察习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教师、同学或其它渠道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新课改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虽然从形式上才刚刚起步,从内容上才开始尝试,但欣慰的是我们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对课改的理念还需要深入理解和再认识,更需要加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冷静地进行反思,以期少走弯路。笔者坚信我们一定会逐渐将新改的理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