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用生活资源 绽放品德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用生活资源 绽放品德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告诉我们:“生活是人利用环境不断更新自己的历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学生的现实生活就成了《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立足点。教师应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教学中,我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挖掘生活资源 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挖掘生动鲜活的资源,引入品德课堂,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红绿灯在站岗》这一课时,我一开课就让大家欣赏一段录像。(录像的内容是:我们学校附近的津淮街的十字路口车水马龙,上下学时段,许多同学擅闯红灯的危险画面)录像一开始,学生们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住了。看完录像后,我问学生: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受?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这太危险了,有可能会被车子撞倒的。”有的说:“我想对这些同学说,别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了,过马路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我们要遵守规则,虽然这次你没事,难保哪一天你会出事故的,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这一材料的出现,学生能自觉地意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性。此时此刻,教学的效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二、参与生活实践 培养学习能力

学生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和传递过程,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的,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在品德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领悟,能力才能得到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如教学《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课时,我认为如果只是空洞地说教就会使课堂毫无生气,不如进行一次“动手能力大比拼”,让学生自己系红领巾、穿衣服,看谁的书包收拾得又快又整齐;看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等。通过这一系列比赛,使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良好的道德情感转化成道德行为。

三、创设生活体验,提升学习实效

《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活动是提高学习实效的方法之一。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如教学《关爱残疾人》这一课时,针对学生只能看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而没有真切的感受,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两个生活情境,进行体验性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穿衣服等体验肢体残疾给肢残人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盲罩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独立行走、寻捡掉落在地上的钥匙等,体验盲人行走及生活的种种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 真切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感受到残疾人更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这种精心设计的回归生活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围绕如何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残疾人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强烈愿望,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四、解放生活时空,体验学习乐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社会“大课堂”是品德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真实社会,去体验现实情境,了解现实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根据教材,开发社会生活资源,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亲身体验等都给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公共场所拒绝危险》之后,组织学生到校外收集在公共场所看见的安全标志,并画下来,然后以手抄报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教师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外,校内外的生活连成一体,使课程延伸到课堂之外,让课程教育的作用幅射于整个生活。

五、关注时事新闻,拓宽学习视野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学生不只做学校的学生,还要做社会的学生。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时事教育是品德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按规定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上予以保证。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是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生活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眼睛,给学生创造观察的机会,并且保持学生的好奇心,经常给他们鼓励、奖赏。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关注社会热点,感悟日新月异的时事,留意与时俱进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广采博收,注重积累,在关注时事的习惯养成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为激发学生关注时事的热情,更好地融入生活德育,我在一开学就在班级设立“新闻热点播报”,从学号一号开始轮流,每天摘抄泉州新闻、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在每天的晨会课,每周的班队课,每周两节的《品德与社会》课中,留出5——10分钟,用于“新闻播报”活动,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能力与个性的舞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论是为大家读报还是说身边的新闻事件,这对于每一个发言的学生都是一次挑战自我和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实践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从新闻的选题到自己语言的组织都在课前精心地准备,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比如:在学习《家乡的新变化》这一主题单元时,适逢党的十顺利召开之际。我结合泉州正开展喜迎党的十特别活动——评选身边最美社区,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形式,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学生动手制作《最美的家园》手抄报,拍摄家乡风景宣传片等方式,向身边的人宣传、介绍自己的家乡,还鼓励学生参与投稿,在活动中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一种“生活即教学”、“教学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只有把握了生活性,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用现实生活教育学生,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