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让孩子改掉“躺地”坏习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让孩子改掉“躺地”坏习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孩子不高兴的表现五花八:哭泣、扔东西、打人、发脾气……还有一些孩子一不高兴就会躺到地上,引来一群人围观,那场景必定让孩子的父母极为难堪。小小的孩子,怎么会如此刁蛮任性?这样下去,脾气会越来越坏吧,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林林妈妈的烦恼

林林今年3岁半,从小就很任性,有任何事让他不开心就会摔东西或者躺在地上。为此林林妈没少打他,也和他讲过道理,但都没用。本以为上了幼儿园,林林在外人面前会收敛些,没想到他非但没改,反而变本加厉,频频为难老师。

这天,小朋友们都去睡午觉了,林林一个人坐在滑梯上就是不肯下来,老师答应他,再玩三次就去睡觉。滑完三次,当老师抱起他,准备去休息室时,林林不高兴了,说什么不让老师抱,并使劲挣脱下来。当老师想再次抱他时,林林索性躺到地上,一面阻止别人碰他,一面嚷嚷着“我不睡觉”。任凭老师怎么劝、怎么哄,林林就是不肯起来,最后没办法,老师只好答应他继续玩滑梯,他才从地上爬起来。

放学后,老师把林林中午的表现跟林林妈做了交流。才上幼儿园半年,这已经是第五次被老师反映儿子的“躺地”行为了,回家的路上,林林妈又是气急败坏地冲儿子一通批评。但批评之后,林林能变乖吗?林林妈也没多大信心,可是她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能让儿子彻底改掉这个毛病。

孩子小心思

妈妈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生气时也就是哭哭闹闹,自己家孩子却表现得如此激烈,又没有人给孩子做示范,他怎么知道躺到地上反抗?电视剧里有时会看到女人坐到地上撒泼的情景,难道是孩子受了这些不良情节的影响,而盲目模仿?

每个孩子个性气质不同,生活环境不同,表达情绪的方式当然会有所不同。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会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可是因为年龄小,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实在有限,而且有的时候自己也没有话语权,于是干脆躺到地上,以这种特殊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孩子躺到地上,到底有什么小心思呢?

要挟大人 孩子一躺到地上,马上会有人来围观,那样大人会因为尴尬而满足自己提出的要求。孩子一定是尝到了这样做的甜头,他发现什么都不如躺下来对大人的影响大。所以才会一次次地躺下来,以示对大人的要挟。

拖延行动 如果大人执意要让孩子做一件事,孩子本来不想做,又没有办法阻止大人的劝说行为,只好用躺下来的方式,表示反抗。躺到地上感觉很舒服,既可以赖在原地不动,还可以借机休息一下。

免受体罚 父母生气时一般会打不那么要紧的地方,屁股与腿,当孩子察觉到父母的神情不对劲,尤其是父母已经发怒时,可能会躺下来。那样父母一打就打到危险的地方,往往就不再打了,孩子也会逃过了一次体罚。

妈妈好办法

孩子躺在地上,妈妈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生气,其实在了解了孩子的意图后,妈妈大可不必那么激动。通过几个小方法,妈妈完全可以化解尴尬的局面,并且慢慢引导孩子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

装作没看见 聪明的妈妈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孩子躺在地上后不理他,过不了多久他就会自己站起来,起来后也不会再继续胡闹。相反,妈妈越是关注孩子的躺地行为,结果造成孩子的行为被强化,让孩子感觉他胜利了,孩子就会越多地躺。所以,如果想让躺的行为减少,装作视而不见,应该是一个好办法。

适当惩罚 妈妈对孩子“躺地”的行为,不但要不关注,还要不满足。孩子越是想借此要挟,妈妈就越不能称孩子的意,孩子无法从躺中获益,当然不会再重复这样的行为。除此之外,适当的惩罚也是应该的,比如可以暂时拿走孩子喜欢玩的一样玩具。

预先提醒 孩子若习惯性地生气后就躺到地上,妈妈可以在孩子还站着的时候对孩子说,“如果你要躺到地上我就走开”,孩子会想一个人躺着也没什么意思,他会选择不躺。

悉心教导 告诉孩子,不高兴了就躺到地上是不对的,不是好孩子的做法。孩子可以跟妈妈说自己为什么不高兴?想要怎样?那样妈妈更容易接受孩子的请求。如果孩子这样做了,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并适当满足孩子的请求。强化正面行为的同时,孩子的负面行为自然会减少。

模仿孩子 有些时候,妈妈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躺下,感觉躺下后与孩子交流会不会不一样。对5岁以下的孩子,要把与孩子的交流与教育游戏化,要用这样的语言:“如果你躺着,妈妈也只能躺着”,这样冲突很容易就化解了。

做个记录 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挂个记事板,妈妈可以很有兴趣地记录孩子躺下多少次,拍点照片,充满好奇与惊讶地评价孩子的姿态与造型。当孩子躺的意义成了妈妈取悦与欢笑的谈资,孩子慢慢会懒得再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