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激发学生兴趣 提升课堂活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发学生兴趣 提升课堂活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为了达到小学语文教育目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将这种情感体验化成学习语文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 键 词】 兴趣;学习动力;语文;教学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让兴趣真正内化为学好语文的动力。为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如下探究。

一、关键要找好入趣点

“入趣点”是指人在做事情过程中的兴趣所在。每一件事情只要认真去做,努力去发掘,必定能找到入趣点。在教学时,我们应借助课文文字,循循善诱,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激发他们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爱上学语文。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生活激趣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一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找春天,课前我先把全班学生带进校园里,在自己的身边找春天。看看谁的眼睛亮、耳朵灵……果然,带着他们走了学校一圈,回到教室,学生有的说:“老师,我发现树叶变绿了,春天来了。”有的说:“小草由黄色变成了绿色,真好看呀!”有的说:“校园里的花儿开了,有黄的、粉红的、紫红的,春天真美呀!”有的说:“小蜜蜂出来了,春天来了。”有的说……他们说得太精彩了,让人听了真是一种享受。

(二)图画激趣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如教学《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第二课时,我们就可以在挂图上贴上一个光芒四射、火辣辣的太阳。出示课文的挂图给小朋友们看,太阳火辣辣的,知了在树上一个劲儿地叫着,好像在说:“热呀!热呀!真是太热了!”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蚂蚁和蝈蝈又在干什么呢?快让我们去看看吧!学生个个兴致极高,“啪啪啪”地翻开课文,大声朗读起来,可见利用图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也可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音乐激趣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如教学课文《放小鸟》,在学到笼中的鸟宝宝和鸟妈妈对话时,我有意识地让孩子们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当时,我们班有一名学生,妈妈是贵州人,生下她就离她而去了,唱着唱着,我发现她的眼睛湿润了,唱完歌曲她趴在桌上哭了。此时,孩子们就是文中的小鸟,都被感动了。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我注意渲染一种与教材一致的氛围,用音乐渲染情境,小心地拨动学生的情弦,有意识地让教材蕴含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活动相连接、相沟通。

(四)表演激趣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怎么才能激发儿童兴趣?有这么一句名言,叫做“蹲下来看孩子”很有道理。举例来说,教儿童口语交际──听故事演故事,可以给他们戴上大树、苹果的头饰进行表演。不要低估了头饰的作用,儿童的世界是童话的世界,一戴上头饰,无论在扮演者本人的眼里,还是在其他小朋友的眼里,他就是故事中的某个角色了。有经验的老师都很注意头饰的运用,它会增加趣味性,使学习变得轻松。

二、课外自主,养成习惯

(一)贵在得法

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应用所学的语文技巧,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但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搜集到有关的资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教师要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一是要先弄清楚要搜集的资料是属于哪一类的,再有目的地进行寻找;二是带学生到学校阅览室阅读,教师加以指导;三是列出参考书的书名,让学生到图书室借书;四是提供信息,指导学生到书城、少年活动中心或上网查找;五是方法灵活多样,可采取主要内容概括法、摘句法、复印法等。学生掌握了方法,学起来就显得轻松,自然也就有了兴趣。

(二)恒在收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如学习《长城和运河》《桂林山水》时,让学生查找有关长城、桂林的历史、传说、歌曲、图片等资料;学习《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要求学生阅读《西游记》小说。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及责任感。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独立地学习语文,面向世界、认识世界,创造个人的世界,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足够的能力和信心。

总之,为了达到小学语文教育目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将这种情感体验化成语文学习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世正. 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M]. 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

[2] 牛春燕. 激发学习兴趣 激活内在动力[J]. 山西教育(教学),2013(4).

[3] 朱庆华. 激发兴趣,驱动语言积累的动力[J]. 语文学刊,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