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游戏教学法在软件系列类课程中的通用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为主,《数据结构》和《数据库》为辅,通过对这4门计算机软件系列类课程立项进行研究,针对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对知识点进行提取、整合,并构建核心知识体系。将其融入到游戏案例中,从教学计划、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反思、评价体系、考核形式、激励机制这9个方面入手,在构建程序思维、协同合作和文档训练方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在计算机相关专业领域的就业率。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游戏案例;激励机制;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90192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7107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CDB297);武汉市教育局重点科研项目(2011020);湖北省教研项目(鄂教(2011)32);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B20129003);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B2013254);校本重点研究项目(2013JZ06)
作者简介:周方(1982-),女,硕士,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分布式系统与软件工程。
0引言
纵观笔者所在院系人才培养方案,除去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专科学生在校学习5学期,程序设计类课程开设共持续4学期,本科学生在校7学期,程序设计类课程开设共持续6学期,虽然经过长时间的系统学习,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该系针对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两类程序设计类课程,开设有《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Delphi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Net语言程序设计》等一系列程序设计类课程,期望用程序设计语言的高覆盖率换取高就业率。但大多数学生均感觉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却没有精通任何一门程序设计类语言,并且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毕业生
人数比例不到25%,这与人才培养初衷出现了严重的不一致。针对该现象,汲取各程序设计类课程任课教师的经验,在现有教学学时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寻找各类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方式、教学评价等的通用性研究,并构建知识共享平台,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校校情的程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并争取向其它兄弟院校推广。
1游戏教学法定义及创新
所谓游戏教学法,就是在分析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在校大学生爱玩游戏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游戏案例作为载体,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平等、信任关系的建立,实现“寓教于乐”的最高境界。具体创新如下:
(1)该方法通过深入剖析计算机相关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将其组成群组进行立项研究,通过调整教学大纲、注重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利用案例特别是游戏案例进行知识点讲解等方式,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2)该方法首次将软件产业中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职能,引入高校计算机教学课堂,以便学生对该行业有所了解,更早、更好地涉及该领域,从而定位和充实自己的职业生涯。
(3)该方法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协作方式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依照“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让学生自己组合成小组,自己参与管理,摸索适合自己团队的激励机制,促使学生在提升程序设计能力的同时,也相应提升其管理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技能和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我国软件产业迅猛发展的需要。
(4)本项目研究坚持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动手)能力的培养,从教学过程的一点一滴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工作的意识,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5)本项目以游戏案例为载体,快乐学习为理念,通过寻找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的通用性并建立通用性案例库等方式,达到缩短能力培养周期的目的。
2游戏教学法具体内容
该教学方法以《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为主,《数据结构》和《数据库》为辅,通过对这4门计算机软件系列类课程立项进行研究,针对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通过对知识点进行提取、整合,构建核心知识体系,将其融入到游戏案例中, 从教学计划、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反思、评价体系、考核形式、激励机制等9个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2.1教学计划研究
虽然网络游戏已经盛行,但暂时还没有进入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堂教学,因此很难借鉴其它兄弟院校的教学计划,而培训机构和游戏公司却充当了先行者。可以借鉴其课程体系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开设游戏策划基础、游戏构架设计、Flash、Flex、Java、网络游戏程序设计、网络游戏算法设计、游戏数理概论、游戏渲染技术、游戏平台设计、游戏组建开发等课程。
2.2教学案例研究
建设程序设计专用案例库,以便复用。以游戏案例为切入点,结合当前计算机业内的热点,选取游戏中的某个片段,结合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带领学生去实现,例如:人人网、腾讯网、雅虎网平台上的社区类游戏。案例收集过程中,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交通信号灯程序、打字程序、计算器、猜数程序等,以此来吸引学生,学生对其了解后,可进行适当的完善和修改,以培养其创新意识。
2.3教学方法研究
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同时也要清楚地意识到第一堂课的重要性。能否上好第一堂课,直接影响到整个课程的学习,在上第一堂课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该门课程的目的和学习任务,建立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使学生能树立为用而学的学习动机。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入学起点、已学课程、对该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认识和需要、兴趣爱好和关心的话题等,还要对课堂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予以充分估计,并拟定多种相应的教学方案。
讲解知识点时,加入公司实际运作时岗位分工的介绍,例如:美工、前台程序员、后台程序员、游戏策划、运维等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知识体系等,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自己在该方面的能力,以便更早、更快地与工作接轨。
2.4教学模式研究
采用“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寓教于乐。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表达欲增强。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针对青少年模仿能力强、好动、好玩、爱表现的天性,将游戏元素引入课堂,通过游戏案例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的“概念—命令—程序”一条线的教学安排,让学生能够轻松接受新知识,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的积极性,使得学习逐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1]。
2.5教学内容研究
重设授课内容顺序。程序设计类课程,通常是按知识的体系结构进行组织,即“数据类型—基本结构—数组—函数—模块与项目—文件”的章节顺序,在课程起始阶段,系统地讲述各种数据类型和基本语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映证相关内容重要性的例子又相对缺乏,导致许多学生在此阶段开始就丧失了学习的耐心和兴趣。按此授课内容顺序不利于案例教学法的进行,而授课时以案例为载体,将核心知识体系贯穿其中,则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2.6教学反思研究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教学反思鼓励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审视、分析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活动,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才能够逐渐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2]。
2.7评价体系研究
要检测教学效果,必须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只有各个方面的评价指标都较高,才能真正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从而促进游戏案例教学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发展。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学生而言,应该从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和是否具备了独立设计管理软件的能力等指标来进行评价;对教师而言,主要从案例的选取、课堂实施效果以及教学艺术等方面进行评价。
2.8考核形式研究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它不注重学生死记硬背各种语法规则,而看重学生利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将考试形式多样化,采取闭卷、开卷、考查、免考、实验报告、口试(类似于毕业答辩)、现场操作、小论文、作品等方式,精心营造“创新”的浓厚氛围,通过全程考核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9激励机制研究
激励有两种对象:一种是游戏玩家,对游戏而言,激励就是游戏的可玩性,即如何使得玩家能够对某个游戏乐此不疲。从游戏的视觉效果、声音效果,到人物设计、剧情编制,乃至规则制定、操作设置等方面都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将玩家类型分为成就型玩家、探索型玩家、社交型玩家和杀手型玩家,研究其特点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另一种是学生,在项目的分工合作中,也需要构建健全的激励体系。
3结语
本方案已在笔者所在院系实施了3年半的时间,效果良好。该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本系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试点,并跟踪调查,提升了学生在程序员岗位的就业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认知度和对学校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FANG ZHOU.General implement research of program design inquiry method on software series course[C]//Proceedings of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2012.
[2]刘智珺.大学课堂与研究性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