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要讲究“四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要讲究“四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是作秀课。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进一步学会品评、鉴赏,吸收、传承、创造精髓文化,学会沟通表达。任何教学形式都不能偏离这个核心,否则就是“伪语文”。坚守语文真实,把语文课上得朴实、扎实和厚实,当是我们语文老师不变的追求。

关键词:真实;朴实;扎实;厚实

不少语文课堂,包括各类教研活动举办的语文示范课、展示课,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泛语文”“假语文”的现象,偏离了语文教学本源。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做到语文课要上出“语文”来,要上得实实在在。

1.真实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语文就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进行表达、沟通的母语文化,它的核心是语言文字。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教育家洪镇涛提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他特别提到“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四个过程。如果我们从新课程理念分析,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也体现在其中。“积累、运用”的即是语言组织能力,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感受、领悟”即是在“工具性”能力基础之上解读文本、批文入情的过程,体现较强的“人文性”。当然如果能够再推至“鉴赏”的高度,就更全面了,更能够体现语文的本质。从语文载体“文字”来看,每一个汉字符号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则意义更加深厚。引领学生探究这些语言就能够很好地习得解读、鉴赏、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砥砺思想,陶冶性情,接受人文濡染,理解、升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透过语言文字,把握文字背后的意义,习得知晓、理解、鉴赏、运用的能力便是语文教学应该坚守的本质。任何教学形式都不能偏离这个核心,否则就是“伪语文”。 语文就是语文,就是母语教学,不是政史课,也不是地理课,更不是海阔天空似的漫谈课,一个字“真”,即真实,真切。

2.朴实

判断一堂语文课上得是否实在,不仅要看上了什么,还要看怎样上的。哲学常识告诉我,一切形式均为内容服务,偏离了内容的实际需求,也就成了形式主义。一位刚入编的年轻老师普通话很棒,善于朗诵,在讲授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春》时,先引领学生梳理词语,然后示范朗诵,再划分段落。这篇课文段落结构比较容易把握,稍微点拨,学生即可明白;本文的语言艺术、抒情言志的方式,学生并不能真正地理解,老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这里。但整节课老师读的环节占据了重心,似乎连学生的读也退居其次,因为老师并没有引领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吟诵、品评。一节好的语文课应是洗尽铅华呈素姿,应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时下课改纷纷攘攘,但是我们务必保持冷静,观其形式,察其内容,直击本质,不可盲目跟风,追求时髦,更要拒绝行政命令式的一统。平心而论,没有哪一种模式能够包治百病,放之四海而皆准,并且适合人家未必适合自己。先前的目标教学法不是销声匿迹了吗?钱梦龙式的教学方法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魏书生的“甩手式”的教学是他经常外出被逼出来的,有谁赞成没有老师的教学呢?他的方法只适合他的学生。

3.扎实

语文课堂第三个境界就是要上得扎实。所谓扎实就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采取切实的手段、用恰当的方法,把语文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培养落实到位,不漂浮。一棵幼苗只有扎下根,才能枝繁叶茂,才能成长为大树;一堂课只有立足于语文本真里,才能有效影响学生,才能培养真正的人。

要切实上好语文课,最要紧的是坚守三维目标这个核心,扣住语文本质,突出语言文字在语文中的地位。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语言文字即情、意、思、理的载体,“披文”即可“入情”,情浓即入文,反反复复的体验鉴评即是语文的要务,这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得扎实有效。

4.厚实

语文的开放性、多样性、综合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的外延无限扩大,如果偏执一端,会造成学生视野狭隘,语文认知局限,难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语文老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语文教材无论多么经典,数量和种类上还是不能满足阅读的实际需要,况且语文教材更新的速度相比时展、日新月异的鲜活生活而言,自然慢了许多。如果能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认真研读,我们就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游刃有余地驱遣这些资源,使得语文教育的价值最大化。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课程资源,语文老师的厚度决定着语文课堂的厚度。

语文课堂厚度的增加靠读书,靠对语文能力点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地品析。所以师生热爱读书、牢记语文本真是打造厚实课堂的唯一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