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县域主体功能区在城镇总规阶段运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县域主体功能区在城镇总规阶段运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结合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区作用,现有的主体功能区研究,结合当前城镇化新形势新特点,将主题功能区研究方法引入到镇总体规划阶段,从县域角度建立主体功能区,在镇规划中以主体功能区为载体,进行县域资源的横向比较。最后以山西省沁源县为实证, 通过从功能区概况分析、用地比较、产业对比三个方面,确定各镇发展目标及方向,最后以实现各镇在主体功能区内统筹推进,联动发展为最终目标。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镇总体规划实例分析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概念及研究范围

主体功能区是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内承担一定的区域功能的空间单元。这些单元,因为其资源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不同,在区域协调发展总战略的实施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然而当前主体功能区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规划层面,在研究范围上也主要集中在省域及市域范围。结合小城镇规划的主体功能区相对研究较少。

本文将县城为中心的结合各乡镇建立的县域主题功能区为载体,探讨在小城镇总体规划阶段,通过深入研究主体功能区内各镇功能定位、产业规划、社会统筹等内容,实现对各镇总体规划的科学化合理化。

研究意义

主体功能区空间功能的实现,最终都要落实在各乡镇土地规划规程中,在县域范围内通过建立主体功能区,通过功能区统筹乡镇发展、从功能区角度引导乡镇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统筹自然资源、加强乡镇横向竞争力比较、逐层落实更高层次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具体来讲就是综合比较县域内各镇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要素,在此基础上,对各镇进行统筹规划。这将有利于从县域角度统筹布局,实现各镇的联动发展,能够有效的避免同质竞争现象。并能够实现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发展需求旺盛的区域承担高强度的社会经济活动,而让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的区域主要承担生态维护功能, 从总体空间上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

城镇总体规划阶段县域主体功能区的规研究内容

目前,县域范围内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城镇等级规模、城镇空间布局都是影响区域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而主体功能区具有宏观性、战略性,核心就是强调空间主体功能协调,优化空间结构,达到最佳区域发展功能。以主体功能区思想,构建主体功能区的城镇体系,通过镇总体规划增强城镇分工,从区域资源优势角度通过分工的差异化实现主体功能区内的集聚经济效应,扩大中心城镇规模,对于本区域建立一个等级规模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意义重大。

应用研究――沁源县域主体功能区应用研究

功能区概况

沁源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长治市西北,地处太岳山东麓,系沁河发源之地。县域总面积2554平方公里,总人口16.13万。沁源县东北距首都北京公路里程744公里,距离太原217公里,东南距长治市137公里,县域辖辖5镇9乡。

功能区现状

城镇等级规模差异较大、空间结构不合理

受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及社会经济开发等条件的影响,沁源县区内城镇空间分布不均,多数城镇所处的空间相对比较封闭。由于过境道路所带来的各种经济机会是城镇生长的经济动力,吸引了各类商业设施和工业企业大都沿着道路两侧建设,而水是满足其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导致村庄发育表现出对交通基础设施和河流的强烈依赖。因而,等级较高的省道及河流,一般就成为城镇布局发展的重点地带。同时作为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基地,沁源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产业受煤炭资源影响较大,各镇发展对资源依赖度较高。同时各乡镇在发展规模及空间结构上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

三产结构以及经济发展不均质

目前,主体功能区内现有产业大多数为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 第一产业主要分布在大多数县域,而且以种植业为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 ,它既是城镇的经济支柱,也是居民谋生的重要手段,靠人工进行低层次、简单操作;第二产业受国家政策、资源环境等影响,集中布局在郭道镇、李元镇和聪子峪乡,其占县域第二产业产值的70% 以上,但是由于以煤炭等传统工业为主,使得轻重工业比呈失调状态,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直接跟进消费市场变化的下游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工业初级化特征明显;第三产业以商贸、饮食服务业为主,分布在交通便利、人口较多的四个乡镇,县内4个镇的第三产业产值超过120 亿元,占主体功能区区第三产业产值的80% ,而其他地区产业化水平低,市场化程度不高,发展比较滞后,同时,受投资环境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很小,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各镇在面临新的产业调整任务时存在着同质竞争的风险。

主体功能区下的规划方法研究

在前面综合分析各镇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在镇总规阶段将沁源 县域作为一个主体功能区进行研究,从功能定位、用地、产业发展等方面确定各镇最佳发展战略及发展方向,通过统筹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实现功能区的统筹发展。具体如下:

统筹功能定位

在深入分析各镇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以实现县镇联动,城乡统筹,永续发展为目标,同时考虑各乡镇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避免资源配置重复现象。如表1:

表1 沁源县主题功能区功能定位调整图

从主体功能区划对于地区发展的指导作用来看,以县城为核心建立县城―乡镇功能区管理体系,并以乡镇为基本单元进行分析评价最为有效。以乡镇为基本的分析评价单元,可以基本保证每一个县都有“重点开发区”,便于引导产业和人口向“重点开发区”内转移,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乡镇作为我国最基本、最广泛的行政级别,以其为基本单元开展主体功能区划,既能保证区划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又能保证区划结果直接作用在区域内,达到最好的效果。在研究中运用了产业空间化分布比较将产业空间化,在此基础上确定各镇的重点发展方向。

总结

作为山西省重点县,其空间开发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城乡统筹下的科学发展,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上,力求为沁源县主体功能区的成形提供一定的依据。针对不同的功能区应该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使各类主体功能区发挥各自的功能,切实保障主体功能区划落到实处。提出并实践针对主体功能区的政策措施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即需要基层职能部门针对区域主体功能改进工作思路,又需要各部门统筹安排、科学协作,在这方面本文未作探讨,亦是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甘成,县域主体功能区划与开发管制研究[M].中国重庆,2012.

2. 周彬学,城市边缘区主体功能区划研究一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 [M].西安,2009;

3. 栾贵勤,田芳孟,仁振试.论主体功能区的产业政策规划[J],上海2008

4. 唐玉玲,艾 飘,张 敏.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实践基础与经验借鉴. [J],上海.2012

【作者信息】

方波,男,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设计。

武凤文,女,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王晓东,莱芜市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