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强师德建设 塑造时代教师形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强师德建设 塑造时代教师形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能否把学生真正培养成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有用之才,师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技是师德建设的依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讲出了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高”是教师执业的资本,是其之所以为“师”的根本所系。做一个合格教育者,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师形象;师技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38-02

加强师德建设,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

1.要筑牢师技这一基础

师技是师德建设的依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讲出了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高”是教师执业的资本,是其之所以为“师”的根本所系。做一个合格教育者,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

1.1 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教师的专业知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的标准,掌握教材的重难点,才能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放得开并收得拢,才能准确地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适时调整教学,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并提高教学质量。比如,作为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应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数学发展史、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等。

1.2 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在当今,每天学生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书刊以及网络等途径获得新知识,了解变化中的世界。面对这种形势,教师仅靠"一技致胜"的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文化知识, 才能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学科知识,才能够融会贯通使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学科知识,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才能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1.3 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人们时常讲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实践性知识,这种知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自身对教育各个阶段和层面的感知、辨别和顿悟而积累下来的一种实效性知识。一些“专家型”教师之所以成为“专家型”教师,不只是因为他有独特的教学技巧,还在于他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作为教师,要发展实践知识,就必须主动改变教学中教师独霸课堂的旧习,从关注教师的"教"变为关注学生的“学”,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角色的互换等,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善于“剖析案例”,挖掘亮点,活用到教学实践中;要有善于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促进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不断优化自身实践性知识结构,从而使自己在教学路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2.要紧抓师爱这一核心

“一切教育都源于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品德形成的引导者、心灵发展的疏导者、生活选择的参谋者、成长的指导者。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出现“信其道”的佳境。

2.1 要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学生。任何学生都是蕴藏量丰富的矿藏,存在无穷的开发潜力。只要教师多一点的鼓励,多一点的赏识,多一点的机会,就会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作为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他们的缺点,努力让他们获得学习的空间、探索的勇气和学习的内在动力,着力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

2.2 要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视大圭者,不察察于微玷得大木者,不怏怏于末蠹。以玷弃圭,则天下无全玉;以蠹废材,是天下无全木。”对玉、对木要求不能过苛,对学生更是如此。鼓励胜于批评,关心胜于指责,指导胜于命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懂得宽容,以宽广的眼界对事,以宽阔的胸怀对人,每个学生都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但必然后悔不迭。轻拉一把,就能痛改前非,一味苛责,只会适得其反。

2.3 要用教育的细节感化学生。近年来,社会一直呼唤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细节中体现对学生的应有尊重。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在那些可能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教与学过程中的互动。教师无小事,处处是楷模;管理无空白,时时能育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是一种教育方式.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的特点,要通过每一个教育的细节,关注每一个学生,温暖每一颗心灵,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声音,掌握他们的情绪发展,开展人性化的教育,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必然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3.要铭记师责这一使命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作为教师,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

3.1 当事业不当职业。现实中有两类教师,一类是把教师当作职业,这种教师把当教师当作无可奈何的选择,对教师本身缺乏认同感,对工作敷衍应付了事,对教学和学生没有热情,其结果从小的方面说是误人子弟,从大的方面说,危害国家、危害民族。另一类是把教师当事业,把教育本身看作是可以终身托付的事业,当作神圣的使命去完成,对教育充满着无限的敬意和热爱,把学生的成长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自愿付出自己的精力和心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平凡的课堂中体验人生的轻舞飞扬,收获人生。

3.2 讲奉献不讲索取。乐于奉献是教师精神的重心。教育是一项事业,是事业就需要奉献,教师应当把给学生服务当作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乐于献出、不重索取,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师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应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也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特点、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对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并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才能不为名、不为利,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价值,把培养好下一代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

3.3 善创新不自封。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手段。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是源头,人才是基础。而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富有创新精神,不断地研究教情、学情,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创新精神直接影响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新时期的教师必须要具有创新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对创新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懂得创新在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独立人格,塑造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4.要常养师品这一根本

新时期对教师品格的要求很多,但主要的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4.1 廉洁从教。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作为教师,就要廉洁从教,服务学生,这是为师立教的根本。当教师够不够资格,对学生进行教育能不能有效,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能不能做到廉洁从教。教师廉洁公正,有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廉洁公正的教师,才会无私地热爱学生,不贪图什么,也不索求什么,就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学生的关爱是自然而然的情,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廉洁品格。

4.2 以身作则。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要树立“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的思想。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该考虑到对学生的影响,切不可因小事而随随便便,更不可因小事可为而不为。教师只有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带动和感染学生,才能培养出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