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陈鲁:养育是一道探索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陈鲁:养育是一道探索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物印象

不轻易下结论,善于用各种科学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既有科研人员的严谨理性,而当“妈妈”的身份展现出来时,又可以在这份理性之外,明显感受到她感性的那部分。她是一位心理学工作者,一位也会有困惑的妈妈,一位运用了这两种身份提出“6种儿童需要的心理能力”的人。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见到了陈鲁女士,采访了她,听她讲述“养育是一探索题”。

受访专家 陈鲁

纽约大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博士。现任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分校心理系副教授。曾任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学会,纽约科学院,美东心理学会,日本语言科学学会会员。著有《0~6岁A+育儿法》。

陈鲁:6种儿童需要的心理能力

1 健全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

2 对自己、家人、生活环境感觉良好并充满安全感;

3 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和同情心;

4 浓厚的好奇心,良好的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5 初步的自我感情调节能力和行为自控能力;

6 足够的语言能力表达自己情绪和思想。

Part 1 生活经验 + 专业背景

您是怎样提炼出孩子需要的6种心理能力的,是从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吗?

陈鲁:应该说,很多领悟、感动都取自于我平时随手记下的育儿片段,因为被朋友们看见,希望一起分享,所以我又进行了总结和提升,再结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背景,于是提炼了这6大心理能力。

当我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我逐渐撇开了自己做妈妈的视角,而是从研究者的视角入手进行总结。一方面,我希望自己的语言表述是平易近人的,另一方面,在把这些研究发现介绍给家长的时候,我又绝对要保证准确性。所以我会很小心。

知道了这6种心理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能做点什么?

陈鲁:天性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类共有的特质。另外一种天性,指的是个体差异,孩子天生会有一些不同。

哈佛大学有一位教授培根,他做了一系列追踪研究,发现人们的大脑里面有一个信任核区。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是一无所知的。当他看见了一样东西、一个人,他首先要判断这个东西是危险的还是不危险的,应该怎样反应。该给这个东西、这个人贴一个什么样的感情标签。所有的孩子都会做这样的工作,但是有的孩子会特别警觉,这就是个体差异。跟踪研究发现那些高度紧张、敏感型的孩子到了4~7岁的时候,大多是比较腼腆、怕人、害羞的样子。再跟踪到十几岁,发现如果这些孩子生长在持续稳定的家庭环境中,他会有所改变。

将这个结论和6大心理能力联系在一起,我们就会知道,对于孩子来说,我们为他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持续关爱、交流,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您提到6岁以前的重要性,是不是意味着需要在6岁之前尽可能地获得这6种心理能力?

陈鲁:6岁以前不可能完全获得这些心理能力,之所以提到6岁之前的重要性,理由在于:

6岁以前是自己的风格、精神开始基本定型的一个好时段

比如自主。这是一个人的办事风格,自主的人会主动有想法,有了想法以后会主动去实践,可以说这种风格在6岁之前基本上就可以定型了,只不过等孩子长大以后,他会把这种自主的意识运用到别的事情上去。

又比如安全感、依恋关系,有太多的研究发现,在6岁以前安全感特别重要。

再比如爱心、同情心、道德感也非常重要,心理学研究发现,其实孩子天生就有这种美好的倾向,如果在他的人生伊始,人为地消灭了这些美好的倾向,以后再恢复其实就变难了。

6岁以前还需要培养一些比较复杂的本领

除了这个年龄段会形成一个人的风格以外,6岁以前的重要性还表现在需要培养一些比较复杂的本领。比如口语、表达能力。

6岁之前要培养出喜欢交流的风格。具体表现在,能倾听他人,也愿意表达自己。在口语表达上,无论是量,还是质,或者表达速度,都应该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这里的水平是针对6岁的孩子而言的。我们当然不可能希望一组6岁孩子的表达能力比16岁的孩子还要强。我这里说的意思是,在大脑这个生理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让6岁孩子达到最高的水平。

发展是毕生的,并不局限在6岁以前

比如自我意识。其实人的自我意识是毕生发展的,成年人也需要继续了解自己,不断地学习新东西,给自己造成挑战等等。再比如,6岁以前孩子们会有基础的道德感,但是6岁以后,会碰到更多新的人、新的事。当道德感发生冲突的时候怎样解决?20多岁的时候去了一个新的国家,遇见了新的文化,当文化产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对自己进行定位?这些,都是需要一辈子学习的事情。

Part 2 做妈妈需要自己解难题

您是心理学专业人士,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不会也有挣扎、犹豫的时候?

陈鲁:有,而且有很多。因为我跟我先生都是心理学专业的,所以,我们掌握了一些大原则,有些方面我们是不迷茫的。比如跟孩子交流很重要,倾听孩子很重要。还有,学前不用认字,因为我知道,研究发现学前只要孩子喜欢书,跟书亲近,以后就会爱读书。但是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中,那些心理学的大原则没有给你答案的时候,就需要自己去摸索了。

第1个例子,要不要羊水穿刺?

孕检的时候,医生怀疑胎儿是唐氏综合征,必须要进一步检查,做羊水穿刺,才能知道是不是患有残疾。但是如果做羊水穿刺,又会面临流产的风险。当时,面对这样重大的事件,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商量。如果做,孩子有可能会流产,如果不做,万一孩子有残疾,我们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最终,我们决定不做羊水穿刺。

很幸运,女儿平安地到来了,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决定,绝对是一次挑战。那个情景迫使我们思考:“你觉得孩子的意义是什么?”“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传统的思路来考虑,孩子应该是健健康康的;还应该是一种投资,等我们老了以后,他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回报;或者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很高层次的互动,可以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当我们做了那个决定,也就代表我们差不多已然认定,无论孩子带给我们什么,无论他在各个方面的能力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他都是一个生命,他有他独立的价值。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就是在他天生的、有残疾的、生理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帮助他获得最大的幸福和发展。这次决定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没有正确答案的挑战。

第2个例子,“妈妈不爱你了”有多严重?

女儿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吃晚饭,大人们上了一天班回来,都很累。我先生把做了很久的饭菜放在桌子上。女儿觉得西蓝花不好吃,就直接扔在了桌子上,还连续了两次。我看到以后,突然就特别生气,一下子联想到很多诸如孩子不孝敬父母的事例,内心里的道德评判不自觉地上升到了那个高度。怒气冲冲地对着女儿说了一句:“你再这样妈妈就不爱你了!”原本洋洋得意扔西蓝花的女儿,忽然很震惊,一下子抱着爸爸大哭起来。

女儿的哭声让我意识到,在美国家庭里,家长从来不说“我不爱你了”,他们认为爱是独立的,行为也是独立的。但是在我小的时候,在中国文化里,家长常常会这样说。

这句话,到底对还是不对?我有点想不清楚。晚上睡觉的时候,女儿跑到我床上来,抱着我说:“妈妈,我已经很努力了,尽自己最大努力了,我不是完美的。”听见女儿喃喃的语句,我知道我的话对她有很大的震动。

后来,我又想了很久,我认为,当时我的情绪是合理的,但是我说的话不对。不是“不爱你”,更好的一句话应该是:“你这样做不对、不公平。我们已经很累了,辛苦给你做饭吃,但是你对我们不尊重。”

在这样的思考里,我为无解的问题增添了答案。因为我又找到了一个大原则。那就是公平和尊重。我要尊重你,你也要尊重我。而不是轻易地吓孩子:“我不再爱你了”。

结语

孩子需要的心理能力就像一个框架,搭好以后基础就会很好。这样有助于6岁以后更好地学习技能,拓展视野,变换看问题的角度。而作为妈妈,在为孩子创造好的环境的同时,保证自己的成长,勇于思考未知的答案同样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