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企业“牵手”创业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企业“牵手”创业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事实上,创业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果刚一推出,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质量就有问题,那么就会有很大风险。像香港的创业板,推出的初衷和机制都是好的,但在推出之初,一系列质量低的企业都被批准上市,投资者没有在这一市场上赚到钱,很快就把香港创业板抛弃了。

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为了增强文化产业活力、降低外资及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门槛、加快用资本力量改造文化产业的步伐,文化企业改制上市开始真正换挡提速。

据介绍,目前包括光线传媒在内的北京多家文化创意企业正在积极进行上市准备,并将目标确定为创业板。多家文艺演出院团也在筹备联合体利用创业板上市事宜。而深圳有十多家文化企业有意上市。

然而,目前中国的文化企业多数处于成长期,企业规模较小,不具备上市条件。如果今年正式推出创业板,那么创业板计划首批推出50家企业中不会出现太多文化企业。

有关专家认为,纵观整个文化创意产业行业规范还不健全,真正有条件的企业有可能会观望。上市本身是把双刃剑,第一个吃螃蟹的既有可能带来良好的广告效应,也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文化企业上市将提速

自文化体制改革实施以来,文化企业改制上市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此前,《2009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正在制定《国家“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这将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其中相当大篇幅鼓励文化领域领头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上市融资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界和资本市场对此充满期待,并将其视作从战略层面为文化企业的改制上市整体布局。

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为了增强文化产业活力、降低外资及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门槛、加快用资本力量改造文化产业的步伐,文化企业改制上市开始真正换挡提速。

分析人士表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助推中国传媒行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速,使文化企业尽快成为市场化运营的主体。《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除将掀起传媒业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并购重组的高潮,还将带来文化企业上市高峰。

国泰君安的行业分析师也认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对整个传媒板块构成利好――其中,传媒行业的子行业图书出版、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都将受益。

事实上,资本市场是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渠道之一。而中国文化行业中从来不乏优秀的企业和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体制和政策的制约,文化企业在国内上市并不容易,一些优秀的企业选择在香港或者境外上市,造成了传媒板块总市值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占比很小的现状。

分析人士表示,文化企业的大规模上市,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为国内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标的,将在整体上提升传播文化板块在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

据了解,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南中南出版传媒都在酝酿上市。作为第一个完成全面转制的试点单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董事长陈昕表示,目前集团正致力于数字出版等新业务的发展,一旦新的盈利模式稳定下来,就会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上市。“我们希望能实现整体上市;但也不排除个别前景很好的项目具有单独上市的可能性。”

文化企业瞄上创业板

创业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服务于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这两类企业,是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及支持处于成长期的创业企业的重要平台。而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自主创新,目前又正处于成长创业期,完全符合创业板的内在要求。目前,已经有一些具备一定盈利基础、拥有一定资产规模、存续满3年、具有较高成长性的文化企业,正在积极准备,争取在创业板上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称,2007年底,全国最大户外数字电视广告网络运营商华视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华视传媒也是深圳第一个上市的文化企业,华视传媒从创立到上市,仅仅用了2年半时间,开创了纳斯达克上市速度的最快记录。不仅如此,日前在纳斯达克概念股中,几乎所有股票都跌破发行价,唯独华视传媒价格比发行价涨了1倍,这不可不说是个奇迹。

深圳福田区文产办负责人表示,华视传媒成功上市,充分说明了国际资本市场对深圳文化企业的认可。而努力培育出更多像华视传媒这样优秀的文化企业,必将激发更多的深圳文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深圳文化产业做强做大。

据知情人士介绍,目前包括光线传媒在内的北京多家文化创意企业正在积极进行上市准备,并将目标确定为创业板。多家文艺演出院团也在筹备联合体利用创业板上市事宜。

事实上,地方出版社冲击创业板可能性会更大。从中国传媒业发展来看,南方的出版集团发展是走在前列的。它们市场化的意识更强,相对受到传统文化制约更小;另外,区域政府的积极性较高,地方在整合资源方面迈的步子很大。一个出版业跨区域资本运作、整合的成功例子是,原辽宁出版集团现在更名为北方传媒。

“赶集”创业板面临挑战

尽管创业板出现对文化企业融资是一个好的通道,但文化企业要实现在创业板上市融资成功,也还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好。例如,文化企业应当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3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才有可能上市。

据称,文化部文化经营管理直属院团对能否成为上市公司很是期待,但实际上文化部直属院团还绝大多数是事业单位,5年内成为上市公司基本上没有希望。

文化企业创业板上市融资最大的障碍是在公司治理方面不规范。中国的文化企业来源于两大类型:一是从国有文化事业改制而来,二是多种所有制资本混合设立而来。无论哪一个类型的文化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公司治理不规范问题。

而根据创业板公司特点,在文化企业公司治理方面参照主板上市公司从严要求,这个要求是很严的,有许多细化的具体要求,例如:创业板规定,发行人应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依法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审计委员会制度,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够依法履行职责,而文化企业内部这些机构大多形同虚设。例如:创业板规定,发行人会计基础工作应规范、发行人内部控制制度应健全且被有效执行、发行人应具有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存在资金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以借款、代偿债务、代垫款项或者其他方式占用的情形等,而文化企业在上述各个方面都有缺陷。

因此,当真正面临上市的诸多问题时,文化企业有可能选择暂时不上市或谨慎上市。问题是,经营受到的约束就更多,经营的灵活性也会受到影响。同时风险也很大,上市就意味着别人能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你的公司,在市场运作方面,从拥有公司的人来讲,也有一定风险。

事实上,创业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果刚一推出,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质量就有问题,那么就会有很大风险。像香港的创业板,推出的初衷和机制都是好的,但在推出之初,一系列质量低的企业都被批准上市,投资者没有在这一市场上赚到钱,很快就把香港创业板抛弃了。

作为上市企业,当创业板市场被戴上“不良企业”的帽子,企业想要翻身或者摘掉帽子都不太容易了。长此以往,企业就不愿意在这一市场上市了。因此,要严把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质量关。

目前中国的文化创意企业多数处于成长期,企业规模较小,不具备上市条件。创业板计划首批推出50家企业,这50家企业将由各个行业内有实力的企业来争夺,相比之下,文创企业受自身的局限明显缺乏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