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音乐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音乐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音乐学专业大学生规模的扩大与培养质量的提高如何协调发展,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学生培养质量是整个音乐学教育的核心,而创新能力又是其培养质量的标志,所以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构建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刻不容缓。

一、注重创新意识培养

音乐学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要经过由一度创作到三度创作的不断实践、发现和创新的过程,即作曲家创作―演唱、演奏作品―欣赏者的欣赏和感知这三个过程。在这三个学习活动环节中,既要借助通过书本得来的知识和经验,也要运用联想、想象、拓展等手段,通过由感官到认知到表现的一系列的过程来实现。通过这一系列的感知变化可以看到,学生学习需要以激发创新意识为起点,要做到在音乐理解和表现中,不断发现、探索、补充,从而形成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索,产生新的认识和见解。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实现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能动建构者、学习的主体;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驾驶式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学生学习、情感和社会交往技能和谐发展。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为导向,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并做学习的主人,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二、引导创新思维

高校音乐学习的课程包含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等属性。所以,在课程结构的构建环节中,既要体现课程之间看似独立又彼此共融的属性,又要体现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分类、教学模式设计等环节突出对扩散思维的训练,体现出以引导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课程结构机制的构建。

(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高校音乐专业的总体课程设置,要以市场应用的变化和学生就业为导向,不断调整教学内容,规范课程教学体系;对于专业课和基础课,既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又要考虑到学科之间的连贯性,同时还要考虑两者之间的比重,避免重技能、轻能力问题的出现;选修课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多增加一些交叉学科的选修课,增强跨专业、跨学校之间的选修自由;实践课程的设置要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增加舞台表演和社会实践课。

(二)学科课程教学分类。高师音乐专业应体现以引导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课程分类,笔者认为可以分为理论研究课程、技能性课程、应用性理论课程、拓展性课程和个性类课程。理论研究课程包括乐理、和声学、音乐史等,注重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体现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为应用性理论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技能性课程包括声乐、钢琴、舞蹈等,注重学生的技能学习的同时结合理论知识,体现学生技术技能,知识指导和辅助技能的创新思维发散课程;应用性理论课程包括作曲、配器法等,以理论知识为基点,其成果体现在学生对理论和技能的双重掌握,以及创新思维的实践能力;拓展性课程包括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其宗旨是整合课程知识,有效展开课程之间的延伸。通过教学延伸,搭建和课程互动的平台,有效节约教育资源,体现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和实践的结合能力;个性类课程包括音乐美学等,主要是对音乐审美的感知和了解,是创新思维升华到精神的境界,注重学生的自我控制,学生对音乐审美能力的体现和表达。

三、构建课程教学结构设计及创新实践

笔者以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即兴伴奏教学进行课堂设计为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1.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说出进行曲类歌曲的特点,这个环节需要结合对学生作曲理论的考察,使学生深入地了解二段体、进行曲式等关联知识;2.教师讲述柱式和弦的伴奏音型,让学生听辨适合这首歌曲的音型,这个环节是考察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听觉带来的不同感受进行判断,并决定使用适合进行曲的伴奏音型;3.师生互动进行和声分析,这个环节要加入对键盘和声的编配和具体的和弦使用规则;4.采用有旋律或无旋律伴奏形式,这个环节要引入钢琴弹奏,自弹自唱,或者运用小组互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5.举一反三论证其他进行曲歌曲是否适用此类伴奏型,这就是教学拓展。遇到进行曲式的歌曲,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应用其中,并能够举一反三,掌握进行曲式的伴奏特点,做到学有所得,学有创新,等等。

四、培养创新素养为目标的机制构建

(一)以培养创新素养为目标。音乐教学过程要遵循以激发创新意识为中心,引导创新思维为核心,鼓励创新实践为途径,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素养。创新素养的提出涵盖了理解力、创造力、领导力、创新力、沟通力等,是人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是音乐教育美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同时,音乐教育也是一种人文教育,是以学生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作为总目标。在音乐教育中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目标机制构建,即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的研究应用能力。学生的人文科学研究和应用能力体现在分析能力、知识积淀、灵学活用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技能,还要将相互关联、交叉课程等知识一并讲授。笔者以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力。

在《小河淌水》的课堂教学中,要结合人文研究能力进行讲述。歌曲借月光、流水和清风来表达妹妹在月夜深山里盼望阿哥前来相会的无限柔情。旋律秀丽流畅,婉转动人,特有的民族风格和节奏特征是其独特之处。

在《小河淌水》的作品分析中,需要学生体现出对作品精神层面的了解和掌握能力,兼顾钢琴伴奏的弹奏和音乐表现力。弹奏中,应以轻柔透明的音色为主,用充满诗意的情感挖掘歌曲的意境美。这首作品在歌唱过程中的伴奏音并不多,仅仅是几个琶音或和弦就能支撑几小节的演唱,这首作品中的钢琴伴奏在休止符、前奏、间奏、尾声中用五连音、六连音、八连音来刻画月光、流水、清风的不同形象,起到渲染气氛、烘托情绪、刻画环境等作用,使人恍若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结尾处以一连串的附加六度音和弦的分解形式在四个八度内流畅地弹奏,如月光的清辉徐徐洒下,又如潺潺流水缓缓地流淌,使人不忍呼吸,不忍打断,沉浸在音乐的意境中流连忘返。

《小河淌水》这首歌曲的演唱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歌曲力度变化有规律可循,情绪对比不强烈,体现了中国古典音乐含蓄、内敛、温婉的特点。演唱技法要求细腻、准确和精美,通常采用中西结合的演唱方法,讲究音色的变化和音量的控制,就像一件艺术品,要做到精雕细琢。情感表现不过分外露,可张可弛,体现歌曲深情、期待和盼望的感受和意境。这要求学生既要有演唱技能方面的能力训练,又要有知识积淀带来的精神层面的感悟并能转化为深情演唱的水平。

由《小河淌水》的教学我们可以延伸到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关注蕴含在作品中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气质,尤其要讲究音质的纯美和情绪的内敛,强调意境的表达和民族韵味的体现。因此,要求学生重点研究作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习惯,并对声音音色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情,眼前有景,以期做到以声颂情,以琴融情。

总之,由《小河淌水》教学可以延伸到对其他声乐作品的人文精神解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对其他歌曲类型的演唱,并能够深入到音乐美学、人文精神等层面的研究中,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核心和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1]杨晓宏.我国高师现行课程体系的缺陷[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5―47.

[2]刘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J]. 中国音乐,1997(1):39―43.

[3]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270-276.

[4]姚思源.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文选[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84―394.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