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应建立“再融资责任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应建立“再融资责任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投资者对一些公司再融资的抨击主要有两个,一是量大,二是用途不明。

我们看到,某公司的新闻发言人频频发表这样一个意思,大家要相信我们会好好用这笔钱。但这笔钱究竟用来干吗,对不起,无可奉告。

大家该不该相信这家公司?我认为,不该相信。这种靠“人品”而非制度保证的事情太悬,也许该公司的“人品”的确好,但是此风一开,以后上市公司都拍着胸脯来再融资,我们岂不是要成立一个“人品鉴别委员会”?

看看以前的教训,你会发现,内地上市公司“人品”好的还真不多。

从1991年到200]年,上市公司通过首次发行股票募资3581.76亿元,通过配股共得到1931.88亿元,而且配股价格逐年提高。如配股高峰期的2000年,配股价的算术平均市盈率高达32.69倍。更恶劣的是,很多股票配股后迅速跌破配股价,而大股东纷纷主动“放弃配股权利”,让小股东独扛损失。

按1998、1999和2000年3年的配股方案统计,大股东放弃配股的比例分别高达57%、58.9%和86.36%。他们为何放弃?因为通常他们会在配股前把业绩包装上去,好尽量拉高配股的价格,而配股完成后业绩自动迅速下滑。比如当年赫赫有名的厦新电子,1998年底计划配股3300万股。由于大股东放弃实际配了1200万股,每股价格19元。这个价格按照1998年厦新电子的年报情况看并不高,因为它当年每股盈利高达1.02元,排全国第三!但是配完股它立刻变脸,1999年每股盈利就成了0.108元,2000年更是每股亏损高达0.487元,今19元配股的投资者欲哭无泪呀!

另一方面,大量的公司把融资来的钱不当钱,乱糟蹋,

2000年,有超过100家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也就是放着自己的主业不做,拿募集来的钱委托证券公司炒股。2001年又增加了50来家,平均每家公司委托出去的钱高达1.4亿元。2001年前再融资前30名的公司中,有14家净资产收益率明显下滑;在1994年到1999年间实施配股的公司中,有55家在2001年戴上了ST帽子。2002年底,中国证监会曾普查1175家上市公司,发现676家公司存在大股东占款现象,占款总额为967亿元,这个数字在世界范围内恐怕可称登峰追极了!

这些恶劣现象,也正是2001年到2005年间大熊市的“主凶”之一。

当然,股市开着的目的之一就是让需要资金的企业融资和再融资。所以我认为,这些公司要融资可以,但不能没有制度约束。现在唯一的约束就是净资产收益率连续3年超过6%。这个约束有跟没有一样。因为投资者关心的是你再融资来的钱如何使用,效率如何,这跟你过去的净资产收益率关联并不大。正确的制度限定应该是:承诺再融资所得资金的预期收益率和分红比例,如到期达不到,就效法“股改”那样由大股东拿出“对价”,差几个百分点就“十送几”。农民种地都有“责任制”,上市公司董事长也不能太好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