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中央电视台走出来的书法家――秦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中央电视台走出来的书法家――秦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眼光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书法是研究视觉的艺术,无论中西,都讲究如何去“看”,而中国人尤其注重书法创作的境界。其实这个“境界”就是“眼界”的浓缩。秦源先生是书法界修养比较全面的艺术家,他是“眼界”高、“视野”阔的一位艺术大家。

秦源先生由一位部队转业干部转变为成功的书法家,是他在艺术选择的着眼点上有过人之处,秦源先生的“眼”放在了“传统”,“根”,“以碑入书、碑帖结合”之上。

清中晚期碑学的出现,改变了帖学唱独角戏的局面,更为当代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秦源先生潜心碑学多年,我曾和他交流过这个问题,对此他有许多独到见解。晚清时期的碑学是从金石学中流变出来的一门新学问,与传统金石学所隶属的史学、谱录之学迥异,严格说来,碑学当属艺术批评和艺术鉴赏之学,它的出现体现了金石学的繁荣及金石学家研究兴趣的转移。批评和览赏的重要内容就是对书面的视觉形态作全新的、精微的诠释,对字形、字体、点画之美有新的发现和解读。秦源先生宗于碑,专于秦汉,对篆隶书体、笔法的研究也是一般书法家难于相比的。

他以为篆隶笔意的应用是清代书家风格变迁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他书法成功的转折点。邓石如从刻印而体悟笔法,得力于秦汉碑额,瓦当砖铭,以篆法入隶,面目古朴,笔力雄强,成为清代书家开风气的重要人物。显然,秦先生意识到,篆隶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本身就是楷书、行书和草书的创作根基。因此,在秦先生的创作过程中,清人的结字、运笔之法,像笔方势圆、逆入平出等书写技巧都在他的沉着痛快中得到了自然的发挥。

看一个书法家的艺术历程,对我们研习其艺术是必要的。“步入老年的人总有许多力不从心”,“遍读百家已经不可能,只能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作重点研读。多年临习的秦汉字帖是我爱不释手之卷”。“笔墨当随时代”,而时代性则往往表现在书法家的艺术个性上。秦源先生的书法之所以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就是因为他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他既从直淳的古代书风特别是从秦雄、汉厚的书风中吸取营养,又从传统书学中走出来,形成了与当今盛世中华的社会审美情趣相适宜的属于自己的风格。

一个书法家的风格,也是人们便于观赏和认同的符号,秦先生的“专利”是这样的:气象浑成、宽博沉雄、苍圆婉通、外紧内松、古拙奇崛。秦先生于秦汉和于右任用功最深,同时潜心于大草,取其中锋运行、血脉通畅之势和转折舒缓、结构活脱之法。近几年参之于右任、林散之、王锋等名家法帖,融诸体现于一炉,形了秦家自法,终于自成面目。

我曾多次拜观秦先生挥笔,先生善用长毫大笔,起笔处顺无缺锋,转折处断而后起,收笔处用旋锋而求其 圆浑;墨则浓淡自然,讲求圆厚而通畅,运笔留重,笔道圆满流便,间出枯笔,然不刻意追求迟涩,用笔奇正相生,方圆得宜,点画苍雄,古拙厚重,绝少无故出尖露锋,每笔均尽力输送,笔到、力到、气到。

“只能从中选取自己喜爱的作重点研读”。寥寥数字,道出了秦先生是一位思考型的艺术家,因而能广采众长,厚积薄发,用宏取精。他认为,勤奋于积于法,悟者才嬗其变,静观万象于理,心悟精微于道,此乃学书之大要。古今之书艺大成者莫不如此。他在不断探索自己创作风格过程中感到,一个书法家的风格应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与时代气息的融合,注重民间文化内涵的滋养。因此,三秦大地的厚重从他的笔墨中奔涌出来,演绎着属于他内心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