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在课堂实践中的过程性渗透与有效投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在课堂实践中的过程性渗透与有效投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英语写作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但又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从师生两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与探索,阐述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37-02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在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中是综合性最强最难习得的一种能力,是重中之重,然而“写”却一直是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上存在“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的现象。因此,如何提高写作的“投入”和“产出”比,如何促进语言的有效输出和运用,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摆在高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值得探究的实际而重要的课题。那么,如何将写作教学融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策略和技能,提高实效性呢?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多种尝试,将结合上述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与同仁探讨一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

1 点滴渗透,融入课堂

1.1见缝插针,仿句型

20世纪80年代,勃雷泊提出了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语言学习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且要注意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学习过程。因而,写作教学离不开句型的学习与积累的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写作教学中的句型训练与语法教学巧妙结合,见缝插针,互为渗透,教学效果良好。

例1:在教授高二上第5、6单元语法名词性从句时,教师穿插作文句型指导,提出讨论话题“中学生该不该带MP3到学校”,要求学生用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不同句型结构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思考,小组讨论写出了以下精彩的句子:

(1)It is unnecessary that we should bring MP3 to school. (主语从句,it作形式主语)

(2)My opinion is that we shouldn't bring MP3 to school. (表语从句)

(3)We hold the view that it is no good bringing MP3 to school. (同位语从句)

(4)Some of us think it unnecessary to bring MP3 to school. (it作形式宾语)

例2:学生学习完了定语从句基本结构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定语从句,穿插讨论话题“学生是否该有零花钱”,让学生使用定语从句展开讨论,学生积极发言:

(1)With the pocket money, we can buy a lot of books, from which we can get knowledge.

(2)Some students use the pocket money to play computer games, which has a bad effect on their study.

例3:高二上第7、8、9单元教授语法倒装、虚拟语气时,在课堂上插入话题“谈谈学习英语的建议”要求学生模仿倒装或虚拟结构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写出以下句子:

(1)Only with great efforts can we study English well.

(2)Not until w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can we study it well.

(3)If we didn't work hard, we would not study English well.

这样转变传统枯燥的语法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考,将语法教学与写作句型教学巧妙结合,抓住时机,设计一些“互动交流”的讨论话题或者提供图片、创设场景,让学生根据所学语法,“仿写”基本句型,语法教学与写作教学相得益彰。整个课堂学生积极参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写作的水平也逐步提高。

1.2挖掘教材,重复述

除了“语法句型模仿训练”,“复述”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笔者充分挖掘丰富的教材,“listening”,“reading” 以及“integrating skill”等部分的文章都是很好的复述材料,以“读”促“写”。课堂上有时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要求各小组成员合作参与,共同讨论,互为补充,最后由一位同学代表发言,课后则将复述材料布置成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整理成文。从说的输出过渡到写的输出,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再创造,活学活用,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从而使书面表达能力也上了一个台阶。

2 积累锦句,记忆模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如果没有平时一定的基本功训练和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很难在应试中写出一篇佳作。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句、段、文的积累。对于教材中的一些“良言锦句”,要求学生模仿、记忆,并用“范文例句摘抄本”记录,经常翻看,“温故而知新”,在模仿、记忆、反思中提高写作能力。

例1:模仿锦句"They realize that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record and teach them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学生写出以下精彩句子:

(1)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2)It is of great use to learn English.

例2:模仿优美句子“Brave and strong, the activists talked to workers outside the factory and left a positive message about protecting the earth.” 学生写出以下精彩句子:

Confident and perseverant, he overcame the difficulty and reached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除了句子的积累,笔者还强调了记忆“作文模块”,让学生尝试记忆各种文体,如请假条、日记、通知、信件等,并分类整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模块,让学生摘录并记忆。如议论文往往分为两段式或三段式, 让学生记忆基本模块,搭好“脚手架”,并提醒学生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联词。

学生通过记忆作文模块,对于类似结构的文章,学生能举一反三,迎刃而解。笔者发现碰到这一类型的议论文,学生基本能套用所记模式,提高了文章写作结构方面的能力。而对于一些经典文章,笔者要求学生背诵,日积月累,学生扩大了库存量,学会了模仿,提高了知识迁移能力,从“言之无物”到“言之有物”。平时从句到段到文的积累和输入,为“写作”的“输出”奠定了基础,学生的整体文章写作结构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 合作学习,实效训练

写作不能仅仅理解成个人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不宜总是采取学生单独写出作文来让教师批改的模式,而应该提倡学生开展两人或数人小组活动,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写作。例如,笔者在写作课上,布置“一封感谢信”,让学生在课堂上写限时作文,分组讨论感谢信的格式、词汇、句型并共同写出一封感谢信。教师只需从每个组收一篇感谢信加以点评,然后文章再返回到各小组,根据教师的讲评,同时借鉴别组的长处,重新修改,再定稿。在合作学习中将“过程教学法”贯穿始终,一篇文章的写作经历了从讨论――写初稿――点评――修改――再定稿的过程。整个过程学生积极思维,合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 科学批改,重在讲评

许多中学教师都非常重视写作教学,但却往往忽略了批改和讲评这两个重要环节,没有及时批改或批改了没有及时讲评。

笔者针对这种现状,尝试了互改法、抽改法。学生通过互相修改既能借鉴彼此的长处,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加写作的乐趣和主动性,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抽改法就是根据学生的程度,分上、中、下三个层次,分别抽出几份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范文”集中批改,针对典型错误及时讲评。

作文全批、互批、抽改结束后,教师要针对本次的作文及时进行点评。针对作文中学生存在的典型错误、典型问题,及时讲评,及时反馈,针对学习层次不同的同学抓典型,提出不同要求。对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讲评的重点是指导他们纠正语法错误,将简单句写清楚,将要点写全;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写全要点的基础上注意句式变换,尝试用从句等较复杂的句式结构,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关联词,争取提高作文档次;而对于处于上游水平的学生,讲评时鼓励他们使用高级词汇、有档次的句式,如: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格言等,注意谴词造句,不仅“准”而且“美”,表达恰当,行文流畅,文章有文彩。当然,在讲评时,教师应及时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并保持写作激情。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不断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语言基础知识,重视有效指导与实效训练,为他们构建练笔的平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道义.Beginning to write [M].人教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

[3]杨延从.注重过程的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训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5.(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