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位移介质动词的语义与论元表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位移介质动词的语义与论元表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运用词汇语义学(Lexical Semantics)理论考察汉语位移介质动词的论元表达情况,探讨位移介质动词与位移方向动词在论元表达方面的差异,可以揭示汉语部分位移动词在论元表达中表现出的语义因素,并分析出动词家族相似性的基本表现:不同语义类的动词存在着“大异小同”,同一个语义类动词的不同成员存在着“大同小异”。不同动词成员在意义上存在着相互关联,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语义网络。

关键词:位移动词;词汇语义;论元表达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3)05―0088-05

一、引言

位移动词是“所有动词中最具有动作特征的动词”和“最纯和最原型的动词”。位移与人们的感知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因此,语言中的位移动词具有深厚的认知和感知基础。从儿童语言习得提供的证据来看,位移动词也是儿童最早习得的词类范畴之一。对于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来说,位移在人类的思维中发挥着特别的作用,它直接内嵌在人类最基本的概念之中。方位主义(localism)假设:位移为其他各种抽象的意义域如领有(possession)、交际(com―munication)和转移(transfer)等提供了一个认知框架(cognitive frame)。与其他各种非空间的表达相比,空间表达在语义和语法上都是更为基本的,涉及空间的位移和方位的事件是理解所有事件的中心。因为空间组织在人类认知中有着中心作用。因此,方位事件也能被用来对那些不具有明显的空间位移和方位事件进行描述,它可以用来作为其他表达的结构模板。例如Jackendoff在他的概念语义学研究中,就使用了位移动词(大写字母)作为它的概念元素(conceptual primitives)。认知语言学也从空间角度来研究人们的认知表达。

二、位移介质动词的语义与论元表达

(一)本研究选取的样本

本文主要讨论动词来、去、到、走、跑、逃、跳、爬、飞、漂、飘、滚、游。从句法属性看,多数学者认为,这些动词大部分是不及物动词。范晓认为“躺、爬、走、站、来、跑”是一价动词,朱晓亚、范晓认为“去”是二价动词。袁毓林认为是“去、逛、爬”是一元二位(二项二联)动词,根据“来、到、走、逃、跑、飞、跳”这些动词的义项不同,可将它们划分为一元二位三项(三联)动词和一元二位三项四项动词。从他对这几个动词的定价中可以看出,这些动词在“元、位”这两个层级是相同的,它们的差异只是表现在项和联上。林杏光等在《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中将表达位移的“去、来”看作是“他动词”,而“到”是“自动词”。从上面介绍来看,学者们对这几个动词的“价”的数量划分基本一致。国外学者一般认为,“来、去、到”等动词是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s)。

从意义上看,这些动词都词汇化(lexical―ized)了“一个实体发生了位移”这样一个意义。其中“来、去、到”这三个动词不仅对已经到达的处所进行了词汇化,还蕴涵了位移的方向(direction of motion)。尽管“来”和“去、到”在位移方向上存在着差异,但它们都词汇化了一个共同的语义成分――位移方向。因为这些动词的意义中包括了一个内在特定的位移方向,所以有的学者将“来、去、到”等动词成员称为“内在方向性位移动词”(verbs of inherently directed mo―tion)。例如动词“到”指称到达一个特定地点的位移。请看下面的句子:

(1)他来上海了。

(2)他去学校了。

(3)他到车站了。

这三个句子中的位移动词“来、去、到”都表明了“他”到达了某个方位(上海、学校、车站),这三个动词在表达位移时,还同时蕴涵着一个位移方向。但这三个动词没有对动作者如何到达一个方位或处所(即位移方式)进行词汇化。就例(1)来说,位移动作的发出者可以通过“跑”、“走”、“坐公共汽车或火车”、“开车”、“骑自行车”、“坐飞机”等各种方式到达(来)“上海”。

与“来、去、到”等动词都必须表达出内在方向不同的是,“走、跑、跳、爬、飞、漂、飘、逛、滚、游”这些动词并没有显示出任何位移方向,但这些动词都词汇化了一个相同的语义成分――位移方式(manner of motion)。尽管这些动词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多不同。如“走、跑”词汇化了一个位移主体在地面或表面发生位移的原型场景(prototypical scene)。动词“跑”词汇化了一个位移主体在一个地面或表面徒步快速位移的原型场景。此外,“跑”还涉及一个竞技性事件认知框架(competitive eventframe)――竞技性体育活动,如“跑一百米(八百米、一千五百米、一万米等)、跑马拉松、跑里圈、跑第二棒、跑了个奥运会冠军”等。Traugott和Dasher认为:“在抽象的层次上,run(跑)和jog(慢跑)是相同的,但在更为细分的层次上,它们是不同的。”

我们先来看上述动词在下面句子中的反应,如:

(4)?前面来着一个人。

前面来了一个人。

(5)*这所大学去着一批志愿者。

这所大学去了一批志愿者。

(6)*车站到着一批新战士。

车站到了一批新战士。

(7)马路上匆匆走着两个年轻人。

马路上匆匆走了两个年轻人。

(8)马路上跑着两个小伙子。

马路上跑了两个小伙子。

(9)*监狱逃着一个犯人。

监狱逃了一个犯人。

(10)空中飞着一只鸟。

空中飞了一只鸟。

(11)空中飞着几架战斗机。

空中飞了几架战斗机。

(12)*桌上跳着一个人。

桌上跳了一个人。

(13)地上爬着一群蚂蚁。

地上爬了一群蚂蚁。

(14)地上滚着一只皮球。

地上滚了一只皮球。

(15)水上漂着一只船。

水上漂了一只船。

(16)天空飘着一团乌云。

天空飘了一团乌云。

(17)水池中游着一群小孩。

水中游了一群小孩。

上面两组句子是论元相同,体标记不同,句子可接受性表现出差异。

(二)汉语学界的解释

对于上述左右两边的句子为什么会出现接受性差异?学者们的解释是不同的。有的学者从体标记“着、了”的使用方面进行分析。还有一些人从动词的时间特征(动态性特征)进行分析。齐沪扬从空间位置系统角度进行了解释,认为形状系统对位置系统中静态位置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影响。他给出的句子如下:

(18)马路上走着一群人*马路上走了一群人。

(19)学校里走了一群人*学校里走着一群人。

(20)天空中飞着一只鸟*天空中飞了一只鸟。

(21)树枝上飞了一只鸟*树枝上飞着一只鸟。

齐沪扬认为,右边的句子之所以不可以接受,除了在于“走、飞”两个动词本身具有不同的意义外,也在于“马路上”、“天空中”和“学校里”、“树枝上”所表示的空间范围的形状是不同的。左边句子表示的是一种“线”形状和“体”形状,在这个形状的空间范围内,可以允许出现表示动作持续的“V+着”组合,而右边的句子表示的是一种“点”形状,只能出现一些表示“离开”义的瞬间动词。形状系统与动态位置的表达缺乏一种直接的联系,这是因为讨论物体的位移时,要引出源点和终点的概念。这样,任何一种形状的空间范围在广义上都被看成是一个“点”了。

应该说,齐沪扬的解释是很精辟的。不过,他是先承认这两个句子中的动词意义有差异,而后从空间位置系统进行解释。至于是动词的什么语义因素造成了两组句子可接受性存在差异,他没有进行解释。也就是说,他没有解释为什么右边句子不可接受的动词语义因素。

(三)我们的解释

本文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即是动词中何种因素造成了这种句子可接受性的差异。我们认为,“走、跑、飞、爬、滚、漂、飘”等动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它们的意义中都词汇化了一个意义成分――位移介质(medium of motion)。上述这些动词在这种句型中的外部论元“马路上、空中、地上、天空、水上、水池中”等都是位移介质,即“走、跑、飞、爬、滚、漂、飘”等位移方式动词中,都刻划了一个位移事件发生的介质。对于“走、跑、爬、滚”这几个位移方式动词来说,它们最原型的位移介质是“地面”(地面或表面),当然,“爬”还存在着其他介质,如“树上”。对于位移方式动词“飞、飘”来说,最原型的位移介质是“空中”或“天空”(实际上也是唯一的介质)。对于位移方式动词“漂、游”来说,最原型的位移介质是“水”,当然还包括其他“液体”介质。虽然这些位移方式动词所刻划的具体介质(地面、空中、水)不同,即这些动词具体的位移介质是由常量刻划的。但它们都是位移事件发生的位移介质。正是由于这些动词意义词汇化的“位移介质”这一语义因素决定了“马路”、“地上”、“空中”、“水中”等这些外部论元不能视为位移源点,即“马路上”不能作为“走、跑”的位移源点,“地上”不能作为“爬、滚”的位移源点。“空中、天上”不能作为“飞、飘”的位移源点,“水中、水池”不能作为“漂、游”的位移源点。因此,这种句型中的外部论元是位移介质论元,而不是简单的处所成分。句子表达的位移事件在何种介质中发生。按照Talmy力的作用关系(force dynamic)理论,即这些位移介质与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种“支持”关系(support relation)。

这几个动词在这种句型中所表达的意义是与“位移介质”接触,而不表示“离开”。上述这几个动词外部论元所指称的位移介质不同,但这些不同位移介质的动词具有相同的句法表现和句法行为。只要位移介质论元出现在位移动词之前,那么,这种位移介质都不能有位移动作发生源点的解释。上述动词构成的句型所表达的构式语义表达的是:[某个位移主体在某种位移介质上发生位移]。

值得注意的是:“漂”这个动词在这种句型中可以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意义,一个是位移主体在何种介质中发生位移,这时,动词“漂”的表达的客体与位移介质之间存在着“支持”关系;一个是客体以何种方式在何种介质中的存在(静态),这时动词“漂”表达的是客体与介质之间存在着“浮力”关系(buoyancy relation)。Talmy认为,后一种用法是更为基本的。像英语这样类型的语言一般都存在着“词汇的同源异义”(lexical doublet)这样有规则的模式。汉语也存在着这种情况,《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对“漂”这个动词的释义就表现了这种有规则模式:

[漂](1)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树叶在水面上漂着。(2)浮在液体表面顺着液体流动或风吹动的方向移动:远远地漂过来一只小船。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993页)

而《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

[漂]停在液体表面不动,或顺着风向或液体流动的方向移动。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1999增订本第284页)

从外部论元对方位词的选择来看,“走、跑、滚、爬”的位移介质论元选择的方位词是“上”,而“飞、飘”位移介质论元选择的方位词是“上、中”,而“游、漂”的位移介质论元选择的是“上、中、里”等。实际上,上述这些动词的外部论元已经表明了位移介质:“空中、天空”和“水”。

上述这几个动词在论元表达(Argument Re―alization)变化中具有相同的句法表现,所以在这种论元表达变化中,与“位移介质”接触就是这几个动词共同具有的语义因素。正是动词的这一语义因素使这几个动词聚集为一个语义类。我们称为“位移介质动词”。它们的成员是:走、跑、飞、爬、滚、漂、飘、游。而位移方式动词中的“跳、逃”和位移方向动词则不是这个语义类成员。

值得注意的是,位移介质论元是位移介质动词的结构论元,它在句法中必须表达出来,否则句子不可接受。请比较下面的句子。

(22)*走着一群人。

走了一位亲戚。

(23)*跑着两个小伙子。

跑了一个小伙子。

(24)*飞着一只鸟。

飞了一只鸟。

(25)*逃着一个犯人。

逃了一个犯人。

(26)*爬着一群蚂蚁。

(27)*滚着一只球。

(28)*漂着一只小船。

(29)*飘着一面红旗。

(30)*游着一群小孩。

我们看到,左边的句子是位移介质论元没有表达出来的句子,右边的句子是源点论元在句法中没有表达出来的句子。左右两边句子可接受性出现差异,这说明对于“位移介质”动词来说,位移介质论元必须在句法中得到表达,不论环境提供的信息是否充分,它都是一个结构参与者。

(四)“走”和“跑”的差异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位移方式动词“走”和“跑”在很多方面句法行为都相同。

(31)马路上匆匆走着几个小伙子。

(32)马路上跑着几个年轻人。

(33)家里走了一位亲戚。

(34)土罐里跑了一只蟋蟀。

(35)他走在前面。

(36)他跑在后面。

(37)我的哥哥跑在后面。

(38)我们跑在前边,是任何人也赶不上的。

但是一旦动词的间接论元表示的是位移介质,则这两个动词的句法表现就会出现差异。请看下面的例子。

(39)过去我走在街上,来去自由,和影人交谈也很随便。

(40)年老的武训,仍然走在家乡的小路上,已经步履蹒跚。

(41)我走在大街上,人们还得跟着我。

但是当位移介质作为位移终点时,“跑”不能出现在这种论元表达变化中。

(42)*他跑在路上。

(43)*他跑在街上。

(44)*他跑在海边公路上。

(45)*他跑在田埂上。

我们看到,上面例(42)-(45)句子中动词的间接内部论元都包含了对位移介质的刻划,如“街上、公路上、田埂上”,这些论元都包含有位移介质(地面或表面),句法上都有一个标记,即使用了方位词“上”。因此它们都是位移介质。但是动词“跑”在这种句型中却不可接受。

为什么位移介质在句法中不同的配位方式会造成“走”和“跑”这两个动词在这种句型中的句法差异?我们认为,虽然“走”和“跑”都词汇化了“位移介质”(地面或表面)这一共同的语义成分。但“走”和“跑”在这个共同的意义中还是存在着细微差异。就是当位移介质出现在表示终点的句子中时,“走”和“跑”的句法表现就出现了差异。而当表示终点的论元不指称位移介质时,则“走”和“跑”的句法表现相同。

(46)他跑在(了)前面。

(47)他走在(了)前面。

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观察:正是由于动词“走”的意义中刻划了“经常接触位移介质(地面/表面)”这一意义因素决定了它在上述句型中的论元表达,而“跑”的意义中没有刻划“经常与位移介质接触”这一语义因素,它在上述论元表达变化中,不能带具有原型意义的位移介质论元。因此,“经常接触位移介质(地面或平面)”这一语义因素就是使“走”和“跑”在上述句型中区别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走”在上述句型中与句法相关的语义,它直接影响动词“走”的句法表现,而且也决定了它与动词“跑”的句法表现差异(论元选择的差异)。

人或有生命的物体在发出“跑”和“走”这个位移动作时都要与地面或表面接触。在真实世界里和人们的认知理解中,如果“跑”和“走”的动作不涉及“腿部接触地面或表面”那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经常接触位移介质(地面或平面)”这一语义因素对于“走”和“跑”在上述句法模式中来说具有语言学上的意义。

三、理论蕴含

第一,动词意义是十分丰富的,但它们与句法的关系不同。有的动词意义成分决定动词的句法行为(syntactic behavior),有的动词意义成分与动词的句法表现无关。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到,“走”和“跑”这两个动词的位移速率(rate)的差异并不对这两个动词的句法表现产生影响,相反,这两个动词是否经常接触位移介质对它们的论元表达产生影响。

第二,在词汇化基本意义(原型意义)上不同的动词语义类(大异)的动词成员之间可能在某种构式中存在着某些相同的句法表现(小同)。如位移方向动词和位移方式动词。具有相同词汇化的基本意义的动词语义类的动词成员之间(大同)也存在着不同的句法表现(小异),如“走”和“跑”。换言之,不同语义类的动词存在着“大异小同”,同一个语义类动词的不同成员存在着“大同小异”。不同动词成员之间在意义上存在着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不同动词成员在意义上存在着相互关联,从而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语义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