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济增长方式与我国经济的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济增长方式与我国经济的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要素投入增长明显超越经济增长,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经济的高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集约型;劳动力年增长率;投资年增长率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

一般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粗放型增长方式即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或依靠扩大再生产规模来实现经济增长,不注重改善经营管理和推动技术进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等而实现经济增长,即在人力资源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资源利用上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财力资源利用上,不断提高投资收益率和资金利用率。因此,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是要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实际上就是从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为主的转变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般都首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活劳动耗费,使劳动力的增长低于经济的增长,实现劳动力使用的集约化;然后注意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果,尽量缩减投资增长超越经济增长的系数,进而达到低于经济的增长,实现投资使用的集约化。这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呈现出从单项到综合、从局部到全面、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如英国、韩国(如表1)。

二、我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现状怎样呢?我国GDP增长率、劳动力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的数据如表2所示,鉴于统计数据的来源有限等原因数据从1995年开始。

表2反映出我国GDP年增长率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劳动力年增长率除1998年数据异常外,总体上保持平稳。投资年增长率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2001年之前呈波动状态,投资增长超越经济增长不明显,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为主或粗放型为主。但是,2001年之后投资增长率明显上升并保持在高位,投资增长超越经济增长明显,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型。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宏观经济总体处于一种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2001~2007年,我国GDP增长高位运行且增值率呈上升趋势,2007年更是达到了11.5%。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经济的高增长也付出了代价。从资源要素的投入量看,产出效率是比较低的。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54%。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都未达到十一五规划要求降低的幅度。2007年以来经济的高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地显现出来,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环境突发事件增多,使得经济的发展面临资源环境方面越来越大的约束,这种情况与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政策建议

转变增长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科技进步,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艰巨。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1、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第三产业占经济的比重大,但层次低,大多为生活服务业。因此要着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细化深化专业分工,加快迈上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步伐。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如物流业、信息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还要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继续发展主要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2、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因此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改变以往大量依靠要素投入来推进工业化的做法,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大力开发对高新技术发展具有带动意义的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重点技术和配套技术。重点开展安全生产技术、工业节水技术、节能技术、高效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应抓紧研究制定专项规划,确定重大领域关键技术创新的目标和措施,加大研发和推广力度,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促进节能减排

1、重视源头控制。把节能评估、环境评价作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门槛,实行耗能产品最低能效标准,扩大强制性能效标识实施范围。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快建立新开工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全面推进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为从根本上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问题打下良好基础。以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农村农业节能、交通运输节能为重点,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2、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管理控制,着力督促重点耗能排污企业节能减排。把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放在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和企业的管控和治理上。抓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和制度建设,努力解决能耗居高不下的问题;加大对高耗能行业企业的检查监督;对全市重点排污企业进行严查监控,建立排污总量控制和削减目标责任制。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首先,建议制定专项制度和政策体系。鼓励企业应用节能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及设备,促进废弃物的再利用。加大对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企业的监管和限期治理的力度,使企业形成内在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其次,建立循环经济的试点和示范工程,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活动,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最后,区、县(市)政府应加强对县域经济的规划和政策引导,在招商引资中慎重选择项目,坚决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落户。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积极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逐步建立健全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三)深化体制改革

通过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政府引导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科学制定规划,完善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资源环境财税政策,调整污染收费政策,促进“两高一资”产品承担其应承担的社会成本。

1、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把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把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节约用地作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条件,达不到最低能效和排放要求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建设。对新上项目,按照国家“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有保有压”政策,严格执行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程序。

2、加快财税、金融、价格体制的改革。市财税部门综合运用财政资金、财税政策、财税服务等手段,支持企业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促进节能减排。最近,国家在实行“区域限批”、“流域限批”等行政手段之后,又推出了“绿色贷款”,以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应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入,控制污染企业的信贷资金来源,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先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加快推进污染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中的杠杆作用。用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手段来迫使企业将污染成本内部化,引导市场主体自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参考文献:

1、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案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杨建功.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J].经济师,2007(7).

3、孙咏梅.论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其内在矛盾[J].经济纵横,2007(10).

(作者单位: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