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林奕华 一颗糖放进海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林奕华 一颗糖放进海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再现不是目标,是辩证。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就是现代。”

去年一整年,林奕华做了一出舞台剧《贾宝玉》。《贾宝玉》先在香港公演,再到中国内地11个城市及台湾巡演。2013年,新一轮《贾宝玉》的巡演正在进行,林奕华对它算了一笔账。

每到一个场子,预留两天半时间搭台,布景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全女班十三个演员加上幕后工作团队,总共五十个人乘飞机、住酒店,外加工作开销,一整年来来回回,纵使每一场演出都一票难求,也赚不了钱。

如果为着赚钱,或者做个对市场收益负责点的导演,早就应该收手—林奕华很清楚。事实是,林奕华有点“知之而后勇”,不仅没有按照市场规则出牌,在《贾宝玉》的演出场次奔向一百时,还又排了另一出新剧《三国》。

一月初,《三国》在台湾首演,上台前,林奕华完全不知道它的命运如何。《三国》的布景比《贾宝玉》更复杂,灯光运量更庞大,演员数量也更多。林奕华忐忑的是,与以往绝大多数作品不同,它里面没有一位名号惹眼、响亮的明星。 林奕华做好了接受现实的准备,尔后却为之释然—首演五场的票全卖光了。让他欲说还休的是,它还引发出了一些论文式议题:《三国》到底在表达什么?放之现在,

它代表了一种“要成功不成仁”的成功学? 与台湾两厅院(国立中正文化中心戏剧院、音乐厅),林奕华有过一个不成文约定,把四大名著全部做成舞台剧。 2006年,先将《水浒传》搬上台。作为“非常林奕华四大名著系列”首部,《水浒传》是“一场九个男人主演的黑帮电影”,用九段心灵剖析、九个破解男人的密码,借“梁山好汉”之名打开了现代男人心中的潘朵拉之盒。

《贾宝玉》有一个非常林奕华的特征,从贾宝玉到十二金钗,全部班底都是女演员。舞台上,以破天荒的近四个小时演出,让一个现代的贾宝玉去追溯生命中的过往,找寻曾经的意义。但对 “非常林奕华四大名著系列”来说,《贾宝玉》只是个插曲。真正的系列第二部是《三国》。《三国》的演员亦全是女生。

林奕华前阵子看了《甄传》。原著《三国演义》之于他,与《甄传》是两个完全相反的人类世界。曹操、诸葛亮、司马懿……这些三国人物身上背负着各种界于英雄权谋、忠奸之间的名号,林奕华深表赞同的是台湾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杨照的观点,“他们都不是敌人,是对手,最浪漫的是对手之间的情谊。”

《甄传》演绎了人与人之间的 “羡慕嫉妒恨”,《三国演义》表达的是“忠勇仁义恕”。《甄传》里,林奕华没有看到任何情谊,那出剧里的女人之间,“做朋友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可能。她们的关系只有争位和夺利。这却让现代人在里面看到了自己,自己的生活、职场和情感。”为此,林奕华很伤感。

林奕华眼里,《三国演义》的好玩在于,“要知道京戏里有多少折子戏用三国人物做主题,写曹操和诸葛亮的那些唱词太棒了,让我感动得不得了。”《三国演义》不是《甄寰传》,不是《金枝欲孽》,后两者表达的是“欲望”,在《三国演义》里林奕华看到的是纯真。

林奕华十四岁开始写作,中学时兼任香港TVB编剧。除了编、导大量舞台剧,1994年,为关锦鹏改编的电影《红玫瑰白玫瑰》曾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这一路经历,让林奕华非常注重台词。《三国》的舞台上,他专注于每一个角色的人物素描,把感动他的唱词分给演员,“不是唱,而是说,说出莎士比亚式的诗意和婉转。”

“非常林奕华四大名著系列”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一而再地把名著搬上舞台,它们是否还属于这个时代?“曹操是本我,刘备是超我,孙权是自我”,林奕华在《三国演义》里看到的是现代心理学,“换句话讲,就是性格决定命运。《三国演义》本身就用现代的眼光刻画14个代表人物的性格,讨论他们是如何走向自己的命运,以及他们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林奕华从小读四大名著,读得欢喜不已。“里面的很多东西甚至超现代,它们本身就是刺激想像力的好东西。西方戏剧不一定比它们有想像力。”林奕华把对传统的认知当作自己的使命,“既然传统已经有交叉能力,不如借着它们的名字,创造出更新的东西。”传统的东西不再用传统的视角看,林奕华称之为“再现”。“再现不是目标,是辩证。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就是现代。”

“人的灵性是一种特别懂得听的能力。人把自己的这种东西投到这里或那里,发现,原来石头可以变成玉。 ”

如果没有忽略《三国》后缀的英文“What is Success?”就不难明白林奕华在《三国》里面的用意。无论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他们在林奕华的舞台上失去了气概,多了无助和失意、孤独和恐惧。与2006年的《水浒传》一样,说到底,“他们都骄傲,但都输给了时间和命运”。

有关“命运”,林奕华这样叙述,“我们正如那条船上的生还者般,航向self-fulfilled prophecy(自我预言实现):基于对‘未知’的恐惧,便情愿与‘未来’同归于尽。”

“我是悲观的”,对于戏剧、对于人性、对于自己,林奕华像起舞时戴着镣铐,“相信我,愈贴近真实的戏剧,于演员、于观众,愈难面对,因为不安全。”《贾宝玉》是不是在做封箱演出?不知道。《三国》能不能在中国内地上?不知道。这该不会是林奕华的最后一台剧吧?不知道……“林奕华最大的特点就是包括我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是最后,“一沉吟,林奕华却又补充,“而这些‘不安全’和‘不知道’可以排除在外。《贾宝玉》里有一句台词,‘如果经历改变不了的话,你有没有轮回的勇气?’“林奕华答,“我有。”

“我不是主流导演,是对抗性导演”,林奕华说。在香港出生,小时候在台湾短暂上过学,再后来,从伦敦、布鲁塞尔到巴黎,林奕华见识了各色形态下华人的各式处境。无论生态和环境如何,恒定不变的是,华人都是大团圆爱好者。“他们抵抗孤独,拒绝寂寞,一生花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去抵消这些东西。这种人为的排斥反而让他们内心空虚无助。”

在林奕华看来,这是一种“侥幸”, 侥幸自己会功成名就,侥幸自己会家庭幸福、子孙满堂,如果这些都没有达到,便侥幸自己还可以依附于宗教—可是,它们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为什么要侥幸?“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来,自己去。就像贾宝玉。”在所有钟情并搬上舞台的角色中,林奕华自认为“最像贾宝玉” 。

林奕华的戏剧里有很多并非“喜闻乐见”的元素。2006年,《包法利夫人们》是林奕华对真实的一次挑战。做剧之前,林奕华并没有读过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有一天在地铁上,一路闪现的全是女性广告,从瘦身、整容到美白,林奕华的脑子里自动跳出了“包法利夫人”几个字—哦,原来人人都是包法利夫人。借用这个标题,林奕华用“180分钟解决了女人的48个问题”,即女人对美丽、幸福、婚姻,和物质的过分欲望。

相比之下,林奕华更想挑战的主题是男望。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愿意看前一点,女英雄成为越来越被社会认可的角色,以前在一段婚姻里面,男人最好比女人大五岁甚至十岁,但现在姐弟恋越来越不是问题,并且倒过来,男人更受女人照顾—林奕华举例。尽管已经在进化,林奕华眼中,女人仍是社会的弱者角色。放在舞台上,观众也更愿意看男性英雄如何扭转乾坤、抚慰世界,而不愿花钱去看一个女性的思想,尤其是在舞台上体会一些感性的女性思想。林奕华用全女班演《贾宝玉》、《三国》,他介意的是,即使在演艺圈,片酬最高的从来都不是女明星。

在香港,林奕华属于实验派,“格格不入”。一部叫《我X学校》的舞台剧是林奕华在2000年的作品。舞台上,45个学生同时举手提问,静默三分钟后,台下狂躁成一片。“叫导演出来”,剧目手册被折成飞机扔上台,还有观众配音:“哎呀,我的手累死了”……“观众在不安中开始毁灭,这是一种极致,我反抗的是香港教育制度里的非人性。学校是一个非常不文明的地方,香港学校不鼓励学生提问,我抗议。”

更早在1998年,《爱的教育二年级-看得太多了》同样在挑战观众极限。台上二十个演员,挨个回答“你是什么样子”,然后花十分钟时间用烟机幻化出答案的模样,演出结束。“我被骂凭什么这样的演出要花钱买票,凭什么林奕华有资格讽刺剧场已死。我把自己当成一个箭靶,用流血的伤口回答什么叫做观念。”

林奕华小时候很淘气。小学时,一位范姓老师把他拉到一旁,“你是一块玉石,好好打磨,以后的期许和经历会告诉你将来能变成什么样子。”林奕华不记得老师的模样,也忘记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只是真切地记住了这句话。并不是确认自己就是那块玉,林奕华经历到现在的程度感叹:“人的灵性是一种特别懂得听的能力。人把自己的这种东西投到这里或那里,发现,原来石头可以变成玉”。“先锋”的尝试是一种“流血”的体验。林奕华不是一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甚至需要刻意的疼感,才能饱满地表达对世界的观念。当然,林奕华乐意和解。《贾宝玉》是一个倒叙的故事,剧目开场,十二金钗“八卦”式地道白了《红楼梦》的梗概。不是所有的华人都知道《红楼梦》是怎么回事,林奕华在缩短自我表达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做剧场还是需要有一个位置,我的考量不同了,一步步走到现在,发现可以做一些戏,让观众在剧场里坐满两到三小时,不至于骚动。如果这是一种能力,我现在更需要培养这种能力的强度。作为导演,除了先锋之外,我要培养一个市场,一个可以慢慢被正常化的市场。”林奕华的市场目标真实明确,让观众愿意相信戏剧,觉得一场剧的观看经验值回票价,再者,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给这个行业。

“我不能放弃对未来的想像,对爱的信念。最重要是我想告诉大家,人与人之间不只有斗争和冷酷,还有温度。”

三月初,《贾宝玉》在台北巡演,林奕华被安排了一场讲座。主办方讨教题目,想了想,林奕华说,“痴情的人是有福的。”原本不确定讲什么,有了题,就有了数。现下的台湾,有两件东西几乎无人不晓,一件是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一件是林奕华刚看完的内地电视剧《甄传》。从此处说起,林奕华讲,“为什么我可能不会爱你?”“为什么《甄传》里只有勾心斗角?”“现在人们心里缺失感情,总要确认存在一些保证、可能或者回报之后,才会决定是否付出。而痴情的人是通过付出,再心怀期待。” 林奕华一直在寻找“自己”,并心怀期待。没有“自己”就好比失去生命,没有“期待”大抵形同“行尸走肉”。穿梭于各种华人世界,林奕华深深存有一种遗憾—华人从十六岁至六十岁,一直在承受压力,先失去了自己,然后很难有爱。

林奕华独身一人。没有家庭,没有伴侣。“我最爱的人和最爱我的人,之间都不是爱情。爱情更多是一种关系,一种叫荷尔蒙的东西催生出来的关系。爱情为什么会死?因为它常常存在于外在和内在都兴奋的时候,这些没了,爱就没了。它没有被提炼成可以穿透时间的表象。” 林奕华心中的“爱”首先来自家庭。“现实中人们结成家庭却不拥有爱,他们的‘爱’通过物质衡量。相比对父母的爱,很多人觉得一份职业更具有保障,如此一来,他们也不会觉得辜负了爱。”华人是一个不安全感很严重的群族,“人们觉得资源有限,‘爱’直接呈现在资源的得到和得不到。从十六岁开始,人们忙着争夺资源,爱和内心就空虚了。”为什么没有爱? 意识到这个问题,林奕华开始寻摸它的来龙去脉。

”我不能放弃对未来的想像,对爱的信念。最重要是我想告诉大家,人与人之间不只有斗争和冷酷,还有温度。”《贾宝玉》中,主人公走完一生后,觉得自己白活了,想重回人间经历一次不可能改变的从容。林奕华完全不改变贾宝玉的命运,甚至“让贾宝玉发现盖头之下的居然是林黛玉”。“没有人在知道了未来的命运后还能安之若素”,“知晓遗憾,尔后学会吃苦、学会从容“,林奕华不确定观众能否感受到他的初衷。乐观来讲,“50%也就够了”。

林奕华最大的快乐来自“自爱”,这两个字被他提升为信仰。奥斯卡最新“最佳外语片”《爱》让林奕华看得恐怖。两个八十多岁的人,靠什么维持在一起?“再一想,还是‘自爱’。他们把对方当作了自己,这样一来,就不害怕失去,不害怕老去,也不会因为成功而过分开心。自然与智慧并存,超越了物质,有点像一种药“,林奕华因此拥有了很多免疫力。

能如此“自识”,林奕华感到幸运。 林奕华自动屏蔽了很多社会上的位置和身份,用“边缘”、“出位”形容自己的影响力。“我没有身处有影响力和权力的位置,我垂涎三尺。香港是个很保守的社会,是个短视的社会,因为它有短使的历史。但如果我在那个位置上,能激发他们做到更多。”林奕华的现实做法是通过剧场改变能彼此感动到的观众。《三国演义》里面,即使是敌对关系或者阵营,也能成为彼此欣赏的朋友。这是英雄与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也是林奕华想表达的情感原点。林奕华希望的改变不知何时会发生,他确定的是“不会在有生之年看到”。“如果这样我不去做,就是自私,和大家一起往下沉。我知道把一颗糖放在海里,海水不会变甜,这样做只是为了心安理得。”

[记者手记]

开始倒数

林奕华此时的心情如同他身着的颜色,绿色。林奕华的生日是3月17日,在爱尔兰是一个叫“圣帕特里克”的节日,爱尔兰的民族色是绿色。两处纯属巧合,林奕华讲出来,想表明他心情非常不错。

前一天,从高雄飞往香港的路上,林奕华远远看见一个陌生人,当时的距离几步之遥,他突然想到一件事。二十多岁时,林奕华很爱一个人,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一瞬间觉得,没有在一起是对的,因为两个人的两条路根本没有重叠。林奕华释然。

回到香港的当天晚上,林奕华跟自己无意间对话—”如果我今天晚上死了,会有人觉得像死了亲人吗?““两三个。”林奕华没有“家”,对此很满意。

林奕华重申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他最大的释然是 “距离死亡更近了”。林奕华开始倒数生命,对生命做减法,越来越知道什么更珍贵。林奕华慢慢适应“这个没了,那个走了”。不能适应对他来说是最大考验,因为随之而来着恐惧。

林奕华看上去很年轻,本人和作品被嵌上很多“青春“的符号。“青春当然有悔。必须做错很多事,知道很多遗憾,才会觉得人生没有白活。“林奕华眼中的青春是一场体验。他自己现存两样东西,非常青春的部分依然活跃,对已经拥有的经验精益求精。不管怎么说,这是他认为的勇气,有了这份可以面对一切的勇气。

林奕华很感性。剖析贾宝玉,他一度落泪。对于那个与自己最相近的人,林奕华如此看—贾宝玉不是传统男性,一般男性承担着家庭责任,形象要做到顶天立地。贾宝玉天天泡在女人堆里,传统观念里被很多人看不起。贾宝玉以身为例,不把性别和气质规定在一个模板上,对阳和阴做了转换,用多元角度认知人生。贾宝玉还长不大。

听起来,这和林奕华很像。既然,贾宝玉给林奕华演绎了相似的性情和道路,为什么后者还要偏离感性和理性之间的矛盾?“为了看得更远,我必须告诉自己不要这个东西吗?”林奕华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人是为了方便而存活”,这是林奕华看到的世态。当“方便”越来越先进,就省了用心和守候。往“文明”的路上,林奕华边接受边对抗。

林奕华没有朋友。“我对自己要求高,不愿彼此不舒服。交朋友现在还要问值不值的问题……”林奕华愿意花时间在网络上与素未相识的人交流,却不愿意在现实世界里结识。“这是一个同归于尽的时代,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计较当下,是计较,而不是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