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高中教学衔接的误区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高中教学衔接的误区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初、高中两个学段之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科思维能力、教师教育理念、教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研究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尊重了学生个体差异,有助于减少初、高中在教与学方面的自然和人为落差,缩短了学生的不适应期,能为其高中学习打好知识及能力的基础。

关键词:初高中;教学衔接;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8-0024-02

初、高中是既密切相联、又相对独立的两个学段。这两个阶段的学生在情感、心理、认知、思维、意志品质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面对这些差异,我们是视而不见,还是正视它,改变初、高中教育教学“鸡犬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呢?目前,高中教师普遍不了解初中阶段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而初中教师也只满足于把初中那一碗水倒给学生。两个相异但却相连的阶段完全脱节,造成了知识传授,人格建构,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空白”或“重复建设”,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整体提升。高中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初中与高中两个阶段教与学的相互衔接,提出探索衔接教学的多元的途径,从而促进初、高中、教学的无缝对接。

一、初、高中教学衔接的误区

(一)教学衔接的单向性

由于受制于传统教育理念和片面的教学业绩评估体系,初、高中往往各自为政,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就研究什么,导致初、高中教育教学和教研上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形成了“铁路上的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为初中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后续学习埋下了隐患。而不少学校对高中新生的学习基础、兴趣、能力和存在问题缺乏深入调查和研究,分班也只根据中考的总成绩。学校即便有对学生进行短暂的入学前教育,但多流于形式;对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式、状态等无统一部署、要求和目标;教师也多根据自己的经验自行其是,而作为衔接主体的学生,对此却无任何话语权,只能被动地听任教师的摆布;衔接教学成了学校和教师单方面的事。就衔接教学所涉及的学段和对象而言,衔接应该是学生、初中段教师和高中段教师三方的共同行为,决不仅仅是高中教师一厢情愿单方面的行为,然而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却是衔接教学中,初中学段管理和教师教学的缺位及学生方面被动接受的单向性。

(二)教学衔接的功利化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之下,一些学校初、高中的教学衔接也不可避免的表现为过分功利化,追逐短期效应,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衔接教学被简化为单纯的学科知识的查漏补缺,学校和教师对新学段学生在心理、角色变化、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等方面变化所引发的深层次问题视而不见,导致衔接教学陷入了从知识到知识的怪圈,部分学生心理和学习的不适应期被拉长,一些基础不扎实、习惯不太好、学习策略不当的学生纷纷掉队。

(三)教学衔接的突击性

教学业绩评估中的简单化导致一些学校办学价值取向的异化,部分高中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基础、心理、学法等缺乏认真的摸底盘查。衔接教学没有统一、协调、周密的计划,随意性大,突击性强。学校和教师在短时间内不清楚学生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以至衔接教学中分不清矛盾的主次,衔接就成了教师满堂灌知识;学生埋头做练习的同义词,衔接教学异化为学校和教师的一种临时性、突击性的任务。

(四)教学衔接的表面性

虽然一些学校和教师也重视衔接教学,但因为对学生情况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衔接教学找不到切入点。教师只关注了学生学科知识、技能等表面内容的衔接,却忽略了学生在内动机、思维品质和学习策略等方面与新学段要求的深层次衔接;或在衔接教学中一味强调知识上的单兵突进,却忽略了新生接受知识的渐进性;或只关注学生学科技能的衔接,忽略了学生学习意志品质、学习内趋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衔接。表面上轰轰烈烈的衔接教学实质上成了教师吃力不讨好的单方面行为,学生在新学段迫切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却被束之高阁。

(五)教学衔接的超前性

尽管目前高校入学率已较前些年有大幅度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竞争在更高层面上仍然非常激烈,当前高中教师所面临的升学压力与过去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及早进入复习,三年新课两年结束已经成了当下高中阶段的普遍现象。不少教师违背教学和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置学生的能力、知识、要求、方法和心理的发展而不顾,在衔接教学中“深挖洞,广积粮”,过早把以后阶段所涉及的知识和高考考点渗透到衔接教学中,妄图用盲目的超前来填补学生初升高后出现的“跳空缺口”;或过分强调年级、班级学科教学一盘棋,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目标、练习多寡、考试要求等方面齐步走,结果欲速则不达,不但未能促成新生向合格学生的角色转移,反而使一些学生对高中学习产生了严重的畏难情绪,结果在学习上消化不良。

二、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策略

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深入研究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内容以及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比较初、高中学习的差异,分别从教材内容、初、高中学科知识层次的变化,初、高中学习对学生学法要求上的差异,高中教师如何改进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策略。

(一)强化制度建设

加强衔接教学的相关制度建设,为初、高中教学有效、有序地衔接提供制度性保障,避免衔接教学的随意性,促进衔接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发展,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尽快从初中学段到高中学段自然过渡的环境,缩短进入新学段的不适应期,尽快帮助他们完成向高中学生的角色转换。

(二)树立全局意识

通过校本培训,让管理者和教师逐步认识到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意义、目的和方法,树立全局意识。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初中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抬头看”,了解和熟悉学生进入高中学习阶段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加强他们在学科内容、思维能力上的训练和提高,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知识和能力基础;另一方面高中教师要尊重初中教师的劳动,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向下看”,了解初中教材的编排体系、教学重难点、学习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衔接教学的过程中适当降低教育教学的坡度,选准切入点。

(三)整合教师资源

打破初、高中学段之间的人为形成的藩篱,探索学校内部教师资源的整合,真正解决初、高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各自为政、互不了解的现状,根据学校教师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个人意愿,在部分学科教师中实施初、高中两个学段的大循环,从教学人员的合理配置上降低衔接教学的难度。

(四)统筹规划教学

完全中学在衔接教学的研究和实施上具有单设初中和单设高中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应制定以六年为一个周期的教学规划和达成目标,在培养目标、学科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统筹安排和统一实施,使初、高中教学既体现一定的差异性,又能反映出整个中学阶段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即或是单设初中和单设高中也可有所作为,可就近与一所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办学质量相近的“高中”或者“初中”联姻,对口衔接,组建一支衔接教学研究和实施的“共同体”,探索衔接教学的实施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黎.初高中英语衔接中的误区与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9):105-106.

(作者单位:成都第十八中学校,成都 610072)